聊下天
左右好吃
关注数: 6
粉丝数: 19
发帖数: 167
关注贴吧数: 67
布衣乐队新专辑新歌预热第二首 布衣最近要出三十周年新专了,算是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但似乎没啥讨论度。《山旋水转》这歌我听感很不错。融合古琴曲《酒狂》,配合中国大鼓,中国风摇滚。我始终觉得摇滚进了中国,唯有植根于其本土文化才有新生的力量。
青春时代的叙事 我从小便觉着我与一般人不同。 倒也不是智商的差异如何,而是在我心中莫名其妙的事情在他们眼中仿佛是理所当然的稀松平常。这常常令我困惑,这份不解伴随了我整个青春生活。 小学的老师总是不讲人情,独裁霸道,同时偏爱女性。那时候上午第一节下课有大课间,先做两套广播体操,然后跑两圈步,最后可以跳绳。这里的跳绳是那种长绳,需要两头有人甩绳的,男女生各一个绳子,是拿着出教室的。这绳子一个磨损很大很粗糙还黑,一个光鲜亮丽,散发着光泽。我想是没有人喜欢第一个绳子的。可是班干部都是女生担任,她们利用职务之便,在早读结束前就先将绳子拿到手中,每次都留给男生一捆烂绳子。久而久之,积怨成多,男生自然不满,于是早读未结束就冲过去把好绳子攥在手中,可这倒是引起女生的怒火了,怒骂男生不是班干部怎能在早读期间擅离座位。越吵越响,最终引来班主任。班主任首先就盖棺定论,男生要让着女生,男生有错在先,给女生好点这是应该的,男生吃亏是福。随后便好声好气地批评女生下次不许再这样抢绳子了,并且规定以后男生一周,女生一周。于是男生们欢呼雀跃,庆祝着革命胜利,完成了不畏强权的壮举。我独自在角落里不出声,我感到很奇怪,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堵住了我的鼻子,让我无法呼吸。我看着他们手舞足蹈,仿佛我是另一个世界的人。鲁迅先生说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着他们吵闹,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明明大家平等拥有绳子,平均分配这不是应该的吗?而且明明是女生的错,怎么到头来是男生的问题还假模假样原谅我们呢?我不由得苦笑一声,所谓反抗权力的戏码,不过又是一个扮作青天大老爷的人物在愚弄罢了。伟大的毛主席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事情本该到这就结束了。可是你们想一想,每一周的时间不一定是一样的,如果这一周有假期,那么这一周就会比下一周少拥有好绳子几天,这不是又不公平了?对此,女生的解释是老师说了是一周,那么你们少了几天怪不了谁,等待下一周就是要轮给我们。男生不同意,认为一周原本五天,现在少了两天,那么下一周就要匀给我们两天。又争论不休了。我看着他们吵,觉得异常烦躁。两拨人为什么会这样理解,无非就是现在这一周是男生吃亏,于是她们乐意,若是调换位置,必定是另一场戏码了。 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军训都是必须经历的。这些教官从普通的列兵一下子拥有了管理一个班级的权力,不由得摆谱自大起来,肆意妄为,将这小小的特权发挥到极致。比方说站军姿,男教官会刻意地去调整女生的手势,借此揩油一把,以满足自己的处男欲望。而面对男生则会刻意刁难,动不动便是俯卧撑准备,随后还要你假模假样地恭维他,感谢他,让其感受到平常在军队里感受不到的快感。这种与自己班长身份互换的爽感是一生中难有的,他们会想尽办法获得它。可是尽管如此欺压且不讲道理,当他给你一些小恩小惠时,大家却往往感恩戴德,如同市井小民面对苛捐杂税时的卑微与讨好。最后军训结束时,还会上演一场师生情深的依依不舍的戏码,仿佛一辈子都要将这一幕刻画在脑子里,并时常怀念那时的刻苦训练。我每次都会感到奇怪,因为这并不是个例。每一次军训都是这样,他们总会与教官互动,可是我们明明是两个阶级,不保持斗争就算了,还要相濡以沫,这真是背叛革命啊!我每每都感到痛心。还要拍照合影,教官此时也会带上一副面具,满脸微笑,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奈何不了我们了,军训结束了,他的权力也到头了,他即将回到军营里,继续被他的班长训着,重复着我们被他训着的日子,并且更加长久。 我抬着望着天空,深远寥廓。毛主席有诗云:“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为什么人们本该无条件天生便被赐予的东西,一旦被强夺取后,只要微微送回一些,就会肝脑涂地地拥护,以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想这也许就是驭民之道吧。于是我终于明白,寥廓如天空,也被一块幕布遮蔽。
国风摇滚几乎没有任何讨论度 滚吧几乎没有国摇的讨论度,更别提还是国风的国摇。国摇几乎全是用西方的价值观和叙述方式来呈现。没有人能够挖掘中国古典音乐,并同西方摇滚结合起来。 我印象中做的最好的还只能是窦唯吧,《艳阳天》这张专,可以称的上是国风摇滚,以及山和水,幻听,雨吁这些,至于后面的无人声和诗念白暂且不提。 国内更多的还是像苏阳《贤良》这种民歌形式,像民俗靠拢,接地气的国风。而不是像艳阳天写出自己独特视角的新叙事。 以及不得不提一嘴赞诗《神农尝百草》,虽然通篇用文言方法,但是内核还是西方的表达,有点可惜在我看来。 还有景德镇文艺复兴,他们是和类似后摇,舞台剧结合起来的感觉,不过没啥热度。 张楚的《西出阳关》我也提一下,虽然好像没有民族乐器啥的,但是文字表达很中国古典,这也是一种方式,我可以说这就是诗歌的结构和节奏。 苏紫旭有一张《元气集》,听感上有古味了,可惜没有民族乐器。 唐朝乐队《浪漫骑士》这张可以说搞得很好,尤其是酒狂,这个我认为称得上国风摇滚。可以说唐朝乐队建立之初就是国风。 像厨子和戏子《夏日南亭怀辛大》这种,很多,但是都很平,像念白一样,旋律不好听,好像诗歌只能平平地吟出来,不能撕心裂肺,不能跌宕起伏,其实中国古诗的韵律创作就决定了其情感一定是一波三折,丰富饱满的,而不是有气无力地吟唱。 痛仰《西湖》,我知道滚吧都看不起痛仰,但其实这首西湖是艺术表达与商业结合的典范。整首歌分四段,重复再也没有几句,最后用那一天几句收尾,很明显的诗歌结构。以及前奏用吉他音模拟出琵琶一样的湖水荡漾的感觉。 我没提到的还有很多,但是都不是做的很好,各位可以探讨一下。 我认为的要求有两点: 中国本土文学化叙事 听感至少中国风,比如琵琶,古筝,笛子,或者融合古曲。 暮良文王镇楼
原创诗歌《吴兴听雨想》 诗歌立意如题目所述,在吴兴听雨,心有所想,便写了这首诗。江南我一直很喜欢,总是不停地赋予它独特的生命体验。我个人写诗喜欢短点的句子,同时非常不喜欢惠特曼的自由诗😂。我个人整体还是植根于中国古典吧,虚无主义,超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等都有些许色彩吧😂。国外的诗我读的不多,我认为诗歌是不可翻译的,但是我的外语水平挺差的哈哈😃。以前喜欢古典诗,后来觉得现代更符合当下。当然一切都是个人爱好,就像我写这诗的时候都是发散的意识的想法。
欢庆的歌目前哪里能听 欢庆的歌目前哪里能听,全网资源少的一逼,只有零星几首,现场版也很少。目前只看到《谁之歌》有完整的专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