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今夜我做主😜
楼主
特朗普一拍脑袋,说要对中国加关税。
白宫那帮人觉得,中国离不开美国市场,一吓唬就服软。
他们想得挺美:咱们一收税,中国出口商立马慌了神。
企业扛不住,北京自然就得来求情,低头认错。
可现实啪啪打脸。
几天后,中国直接亮出底牌——稀土出口管制。
这招太狠了,直接捅到美国的命门上。
你手机里那个小芯片,电动车里的电机,战斗机的雷达,还有导弹的导航系统,全靠稀土。
尤其是中重稀土,全球99%都来自中国,精炼技术更是独一份。
美国那边一听,炸锅了。
一家叫美国元素的公司CEO急得直跳脚:申请出口许可要45天。
45天?那可不是开玩笑,等于断粮。
工厂停摆,订单黄了,谁顶得住?
五角大楼更坐不住了。
军事承包商的稀土库存基本为零。
MP材料公司说得很明白:以后打仗靠无人机和机器人,原材料却卡在别人手里,太危险。
这还不算完。
中国第二招来了:对美国能源和高端制造产品加税。
第三招更狠——把配合美国搞技术封锁的企业列入“黑名单”。
三板斧下来,美国工业、军备、科技全被摁在地上摩擦。
数据不会骗人。
2025年上半年,美国丢了18万个岗位,制造业占六成以上。
老百姓也遭殃了。消费支出跌得厉害,这是18年来头一回。
阿迪达斯、宝洁这些大牌子开始涨价。
沃尔玛和美泰玩具公司都在喊:今年圣诞季可能要厂最惨。福特一个季度亏了8亿,创了新纪录。
通用、斯泰兰蒂斯也一样,全年预计损失70亿。
耶鲁大学算过一笔账:高关税每年让美国少赚1150亿美元。
平均到每家每户,相当于少拿2400美元。
这时候,特朗普才终于松口。
4月22号,他承认:“对华关税确实太高了,145%。”
还说,要是谈成了,会大幅下调。
财长贝森特也说了:这玩意儿撑不住。
从日内瓦到伦敦,再到瑞典,美方态度越来越软。
主动提出要减税。
这可是个大转弯,等于承认:我们当初以为能吓倒对方,结果反被逼到墙角。
中方回应很干脆:可以谈,但必须对等,不能一边倒。
8月12日,协议签了。
暂停24%的关税90天,但留着10%的基础税率。
这不光是文件,更像是一个分水岭。
美国没压垮中国,反而自己先退了一步。
其实道理很简单:你以为你有市场,就能拿
捏
别人。
可真到了关键时候,才发现,谁才是真正的“关键节点”。
中国不是靠卖货活着,而是靠完整的产业链活着。
41个工业大类,从芯片到新能源车,样样都有。
2025年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7%,新能源车产量猛增45.4%。
这种韧性,不是随便一纸关税就能击穿的。
再看大豆这事,更讽刺。
特朗普的老票仓——中西部农场主,天天喊救命。
去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700万吨,值4可现在,中国进口里美国占比只剩21.1%,几乎腰斩。
巴西、阿根廷抢着补位,巴西对华大豆出口涨了24%。
美国那边大豆堆成山,仓库爆满,根本卖不出去。
爱荷华州有人开着拖拉机堵政府大门,说“再不救,就没活路了”。
特朗普嘴上说着要中国买三倍大豆,可人家早就不买了。
秋季采购已经结束,没买一粒美国豆。
这不是“非美豆不可”,而是——我们有别的选择。
这场风波暴露了一个真相:
美国那套“我强大,所以你能听我的”逻辑,早就过时了。
全球化不是单向依赖,而是互相嵌套的网。
你缺我,我也缺你。
这场闹剧让我想起:真正的力量,不在口号响亮,而在谁能扛住风暴。
当一个国家只想着用拳头说话,忘了供应链是怎么运转的,迟早会被自己的傲慢绊倒。
中国这些年没吹牛,也没炫耀,只是默默建起了自己的体系。
今天,它站在这里,不是靠谁施舍,而是凭实力说话。
世界变了,强者不再是那个嗓门最大的,而是那个最稳的。

















2025年08月20日 02点08分
1
白宫那帮人觉得,中国离不开美国市场,一吓唬就服软。
他们想得挺美:咱们一收税,中国出口商立马慌了神。
企业扛不住,北京自然就得来求情,低头认错。
可现实啪啪打脸。
几天后,中国直接亮出底牌——稀土出口管制。
这招太狠了,直接捅到美国的命门上。
你手机里那个小芯片,电动车里的电机,战斗机的雷达,还有导弹的导航系统,全靠稀土。
尤其是中重稀土,全球99%都来自中国,精炼技术更是独一份。
美国那边一听,炸锅了。
一家叫美国元素的公司CEO急得直跳脚:申请出口许可要45天。
45天?那可不是开玩笑,等于断粮。
工厂停摆,订单黄了,谁顶得住?
五角大楼更坐不住了。
军事承包商的稀土库存基本为零。
MP材料公司说得很明白:以后打仗靠无人机和机器人,原材料却卡在别人手里,太危险。
这还不算完。
中国第二招来了:对美国能源和高端制造产品加税。
第三招更狠——把配合美国搞技术封锁的企业列入“黑名单”。
三板斧下来,美国工业、军备、科技全被摁在地上摩擦。
数据不会骗人。
2025年上半年,美国丢了18万个岗位,制造业占六成以上。
老百姓也遭殃了。消费支出跌得厉害,这是18年来头一回。
阿迪达斯、宝洁这些大牌子开始涨价。
沃尔玛和美泰玩具公司都在喊:今年圣诞季可能要厂最惨。福特一个季度亏了8亿,创了新纪录。
通用、斯泰兰蒂斯也一样,全年预计损失70亿。
耶鲁大学算过一笔账:高关税每年让美国少赚1150亿美元。
平均到每家每户,相当于少拿2400美元。
这时候,特朗普才终于松口。
4月22号,他承认:“对华关税确实太高了,145%。”
还说,要是谈成了,会大幅下调。
财长贝森特也说了:这玩意儿撑不住。
从日内瓦到伦敦,再到瑞典,美方态度越来越软。
主动提出要减税。
这可是个大转弯,等于承认:我们当初以为能吓倒对方,结果反被逼到墙角。
中方回应很干脆:可以谈,但必须对等,不能一边倒。
8月12日,协议签了。
暂停24%的关税90天,但留着10%的基础税率。
这不光是文件,更像是一个分水岭。
美国没压垮中国,反而自己先退了一步。
其实道理很简单:你以为你有市场,就能拿
捏
别人。
可真到了关键时候,才发现,谁才是真正的“关键节点”。
中国不是靠卖货活着,而是靠完整的产业链活着。
41个工业大类,从芯片到新能源车,样样都有。
2025年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7%,新能源车产量猛增45.4%。
这种韧性,不是随便一纸关税就能击穿的。
再看大豆这事,更讽刺。
特朗普的老票仓——中西部农场主,天天喊救命。
去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700万吨,值4可现在,中国进口里美国占比只剩21.1%,几乎腰斩。
巴西、阿根廷抢着补位,巴西对华大豆出口涨了24%。
美国那边大豆堆成山,仓库爆满,根本卖不出去。
爱荷华州有人开着拖拉机堵政府大门,说“再不救,就没活路了”。
特朗普嘴上说着要中国买三倍大豆,可人家早就不买了。
秋季采购已经结束,没买一粒美国豆。
这不是“非美豆不可”,而是——我们有别的选择。
这场风波暴露了一个真相:
美国那套“我强大,所以你能听我的”逻辑,早就过时了。
全球化不是单向依赖,而是互相嵌套的网。
你缺我,我也缺你。
这场闹剧让我想起:真正的力量,不在口号响亮,而在谁能扛住风暴。
当一个国家只想着用拳头说话,忘了供应链是怎么运转的,迟早会被自己的傲慢绊倒。
中国这些年没吹牛,也没炫耀,只是默默建起了自己的体系。
今天,它站在这里,不是靠谁施舍,而是凭实力说话。
世界变了,强者不再是那个嗓门最大的,而是那个最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