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务
level 12
布茨120
楼主
网上不少人说萧绰执政时期内部混乱,不止萧绰,其他女主也被这么说过。萧绰执政时期内部并不混乱,觉得混乱的应该是看了营销号和垃圾论文。营销号和垃圾论文都是很喜欢阴谋论的,尤其在女主身上,把她们的很多行为都往阴谋论上凑。还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说萧绰南下签澶渊之盟是因为内外交困,大哥,你们看《辽史》能看出她内外交困?你们怎么这么喜欢睁眼说瞎话的?
国内对于女主都是刻板印象先行,默认她们能力不行、心狠手辣、内部混乱。你们能不能先了解她们再做出评判?你们能不能把女主和男性皇帝平等对待?说萧绰能力不行,等于是说康熙在清朝能力不行。萧绰也不心狠手辣,内部也不混乱。
还看到过这种评论,说女主里面只有刘娥是内部平静的,其他的都很混乱。说出这种话的肯定是一句史书都没看过,刘娥的资料基本都在《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他估计连长编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而且刘娥是网上风评最好的女主,所以别人在评价她的时候,会往好的方面去想。
刘娥很喜欢贬谪大臣,而且她执政六年,大臣就让她归政了,她内部很平静?宋朝在平稳时期几乎不会杀士大夫,她没有杀过人,所以别人会以为她内部很平静。萧绰几乎不会贬谪大臣,其实只要好好看辽史,是能看出来萧绰对大臣的态度是宽容亲切的(一般情况下)。
实际上看过辽史的都不会觉得萧绰内部是混乱的。
萧绰的史料一点都不少,我在《了解萧绰应该看什么书》里面列过的,在很多帖子里也列过。对她的研究差不是她的问题,是学者脑子的问题。
辽国恰恰是因为萧太后的上台才稳定下来的,在此之前太祖三支一直在斗争,典型的就是“横渡之约”、“火神淀之变”,还有穆宗之死(大概率是耶律贤干的)。萧绰是最爱辽国的,她也是最喜欢稳定的。在耶律贤在位时是相对稳定,他死后,隆绪年幼,因为他年幼和辽国早期的皇位争夺现象,宗室是想过篡位的。但是宗室和萧绰关系好,辽国的皇族和后族休戚与共,宗室不会和她产生矛盾。“皇后引诸内戚徐为开解”,内戚就是宗室、皇族,说宗室和她有矛盾的,这个词被你们吃了?耶律贤想杀韩匡嗣,被萧绰引导着宗室救了出来。宗室是看隆绪年幼,有那种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是人就会想的。只不过因为他们怕萧绰的能力,和平时和她关系好,最后没好意思。契丹国志里面有这样的记载:“隆运(韩德让)请于后,易置大臣,敕诸王各归第,不得私相燕会,随机应变,夺其兵权。时赵王等俱在上京,隆运奏召其妻子赴阙。”但在辽史上面没有相关的记载,在辽史上面韩德让也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并且赵王就是喜隐,当时已经死了。契丹国志显然拔高了韩德让的能力。按照辽史的记载,萧绰是去拉拢贵族了,她是用柔和的手段解决这一切的。还有学者认为宗室为了隆绪反对萧绰,这就是用中原的思维在看契丹。宗室是想篡隆绪的位子,把他弄死的想法倒是有的,保护肯定没有。傻子都看得出来宗室是想篡位,萧绰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觉得宗室为了隆绪反对萧绰的就是厌恶女主,不管事实是什么,厌恶就对了,国内的女主研究基本就是这样。
要是不是萧绰执政时期,辽国是不会再发生父死子继的现象的,宗室肯定会篡位。萧绰的能力是极度膨胀的,她的一个治国方针就是让辽国稳定下来,在她死后辽国都是一个调子,她就是想让辽国一个调子。后面的那些皇帝吃她的老本、守成就行了。事实证明他们也没有什么志向。
萧绰上台以后,一边收拾以前的烂摊子,一边理性治国、对外用兵。萧绰一上台辽国就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她接手的辽国是最艰难的,内部矛盾重重,需要改革,对外有宋朝虎视眈眈。但她不仅解决了这种困境,还把国力推到极盛。
萧绰一看就是不可估量的,她的能力太强大,在契丹统治者里面独树一帜。她在女主里面也独树一帜,如果要排名,她得和前列的皇帝排在一起。
在萧绰执政时期,只发生了三次谋反,郎君鼻舍谋反,耶律休哥的两个儿子谋反,萧绰的姐姐萧胡辇谋反。她执政27年,谋反了三次,这个概率是很低的,和前面的统治者比起来,并不突出。她执政的大部分时间是平静的。你们是怎么看出来她内部很乱的?
韩德让打死耶律虎古,可能和虎古和韩匡嗣的矛盾有关。胡里室撞倒韩德让,是他自己撞的,难道还是萧绰让他撞的?她从来没有清洗过任何人。
萧绰做什么都是有规划的,982—989年之间理性治国、对外用兵、击败宋朝雍熙北伐,并两次亲征报复(三十几岁)。989—999年之间制定制度、对内改革、开疆拓土、镇服周边(四十几岁)。这十年对辽国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十年,辽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999—1004年之间发动对宋战争,三次亲征宋朝,签订澶渊之盟(五十几岁)。1004—1009年之间国内平静,建造中京(晚年)。萧绰还制定了辽国政府的政治运行规范,从萧绰到天祚帝,一百多年。
#萧绰#
#萧燕燕#
#萧太后#
#契丹#
#辽朝#
#辽金史#
#承天太后#
#宋辽战争#
2025年07月25日 01点07分
1
国内对于女主都是刻板印象先行,默认她们能力不行、心狠手辣、内部混乱。你们能不能先了解她们再做出评判?你们能不能把女主和男性皇帝平等对待?说萧绰能力不行,等于是说康熙在清朝能力不行。萧绰也不心狠手辣,内部也不混乱。
还看到过这种评论,说女主里面只有刘娥是内部平静的,其他的都很混乱。说出这种话的肯定是一句史书都没看过,刘娥的资料基本都在《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他估计连长编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而且刘娥是网上风评最好的女主,所以别人在评价她的时候,会往好的方面去想。
刘娥很喜欢贬谪大臣,而且她执政六年,大臣就让她归政了,她内部很平静?宋朝在平稳时期几乎不会杀士大夫,她没有杀过人,所以别人会以为她内部很平静。萧绰几乎不会贬谪大臣,其实只要好好看辽史,是能看出来萧绰对大臣的态度是宽容亲切的(一般情况下)。
实际上看过辽史的都不会觉得萧绰内部是混乱的。
萧绰的史料一点都不少,我在《了解萧绰应该看什么书》里面列过的,在很多帖子里也列过。对她的研究差不是她的问题,是学者脑子的问题。
辽国恰恰是因为萧太后的上台才稳定下来的,在此之前太祖三支一直在斗争,典型的就是“横渡之约”、“火神淀之变”,还有穆宗之死(大概率是耶律贤干的)。萧绰是最爱辽国的,她也是最喜欢稳定的。在耶律贤在位时是相对稳定,他死后,隆绪年幼,因为他年幼和辽国早期的皇位争夺现象,宗室是想过篡位的。但是宗室和萧绰关系好,辽国的皇族和后族休戚与共,宗室不会和她产生矛盾。“皇后引诸内戚徐为开解”,内戚就是宗室、皇族,说宗室和她有矛盾的,这个词被你们吃了?耶律贤想杀韩匡嗣,被萧绰引导着宗室救了出来。宗室是看隆绪年幼,有那种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是人就会想的。只不过因为他们怕萧绰的能力,和平时和她关系好,最后没好意思。契丹国志里面有这样的记载:“隆运(韩德让)请于后,易置大臣,敕诸王各归第,不得私相燕会,随机应变,夺其兵权。时赵王等俱在上京,隆运奏召其妻子赴阙。”但在辽史上面没有相关的记载,在辽史上面韩德让也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并且赵王就是喜隐,当时已经死了。契丹国志显然拔高了韩德让的能力。按照辽史的记载,萧绰是去拉拢贵族了,她是用柔和的手段解决这一切的。还有学者认为宗室为了隆绪反对萧绰,这就是用中原的思维在看契丹。宗室是想篡隆绪的位子,把他弄死的想法倒是有的,保护肯定没有。傻子都看得出来宗室是想篡位,萧绰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觉得宗室为了隆绪反对萧绰的就是厌恶女主,不管事实是什么,厌恶就对了,国内的女主研究基本就是这样。
要是不是萧绰执政时期,辽国是不会再发生父死子继的现象的,宗室肯定会篡位。萧绰的能力是极度膨胀的,她的一个治国方针就是让辽国稳定下来,在她死后辽国都是一个调子,她就是想让辽国一个调子。后面的那些皇帝吃她的老本、守成就行了。事实证明他们也没有什么志向。
萧绰上台以后,一边收拾以前的烂摊子,一边理性治国、对外用兵。萧绰一上台辽国就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她接手的辽国是最艰难的,内部矛盾重重,需要改革,对外有宋朝虎视眈眈。但她不仅解决了这种困境,还把国力推到极盛。
萧绰一看就是不可估量的,她的能力太强大,在契丹统治者里面独树一帜。她在女主里面也独树一帜,如果要排名,她得和前列的皇帝排在一起。
在萧绰执政时期,只发生了三次谋反,郎君鼻舍谋反,耶律休哥的两个儿子谋反,萧绰的姐姐萧胡辇谋反。她执政27年,谋反了三次,这个概率是很低的,和前面的统治者比起来,并不突出。她执政的大部分时间是平静的。你们是怎么看出来她内部很乱的?
韩德让打死耶律虎古,可能和虎古和韩匡嗣的矛盾有关。胡里室撞倒韩德让,是他自己撞的,难道还是萧绰让他撞的?她从来没有清洗过任何人。
萧绰做什么都是有规划的,982—989年之间理性治国、对外用兵、击败宋朝雍熙北伐,并两次亲征报复(三十几岁)。989—999年之间制定制度、对内改革、开疆拓土、镇服周边(四十几岁)。这十年对辽国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十年,辽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999—1004年之间发动对宋战争,三次亲征宋朝,签订澶渊之盟(五十几岁)。1004—1009年之间国内平静,建造中京(晚年)。萧绰还制定了辽国政府的政治运行规范,从萧绰到天祚帝,一百多年。
#萧绰#
#萧燕燕#
#萧太后#
#契丹#
#辽朝#
#辽金史#
#承天太后#
#宋辽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