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人性
50年代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8
星云辉映 楼主
如今社会,科学一词是很热的了,君不见什么都要冠以科学才时髦吗?也就几乎在同一时刻,人性也是不甘落后的一热词,当然,这大都是在以人为本、人的权利口号下进行的,其实本质上分别不大。
其实这两者存在着极大的矛盾,相信就不是很多人能了解的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物质文明方面,科学能起促进作用,能极大的满足人们对物欲的需要,在这方面,科学与人性似乎是相当融洽的,所以深受人们喜爱。接下来,科学也自然进入了思想领域方面,这样一来就问题大了,因为科学与人性在这方面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用比较实在的语言说,人的精神文明就是在制约人性的基础上取得的。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人是需要许多糊涂意识的,否则就活得不快乐。为什么?这就是理性(科学)让我们的人性感到不自在而产生的感觉。举例来说,人性的最大特点有三个:一是情感需要;二是私心(欲)需要;三是生死观需要。科学(即明理)能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吗?可以清楚看到,科学解决的结果是:我们的情感意识会越来越淡,爱情是什么?不过是一种化学作用而已;孝顺是什么?不过是老一辈对后一辈的无理要求及压迫;人的私心是改造社会的最大障碍,必须与之斗争;宗教信仰都是不科学、逆科学的害人迷信。等等。
我们清楚,人性基本是不可改变的,而以上所说的科学结果又是否能改进呢?很显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所以说,科学(社会)发展的结果只能是一方面人们满足于物质享受方面的改变。另一方面承受人性需要方面不满足的更大痛苦。
这里就不想再说什么科学的道理了,以留作大家思考吧。呵呵

2010年12月22日 00点12分 1
level 8
很深,我不明白。
2010年12月22日 00点12分 2
level 9
科学具有先进性,人性具有复杂性......
人们通过学习科学、发扬科学精神,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提高道德水平。
2010年12月22日 01点12分 3
level 9
    与楼主有不同的看法,商榷:
   楼主此处谈论的科学似乎是自然科学,不包括人文,心理等等,广义科学也应该包括人性的研究.
   我认为自然科学与道德水平的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自然科学从有了人类开始就一直是上升趋势,但是我们不能说现代人的道德水平比古人高.在举个特殊的例子,纳粹德国在当时的科学是世界领先水平,但是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恰好相反.
   
2010年12月22日 05点12分 4
level 9
楼主既然讨论“科学与人性”,就要把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人性分别阐释,使朋友们明白科学、人性的基本概念和道理,继而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
2010年12月22日 06点12分 5
level 8
星云辉映 楼主
谢谢跟帖和好意见!
2010年12月22日 15点12分 6
level 1
应该是科学与宗教齐飞。
2010年12月23日 03点12分 7
level 1
这 是教授等谈的事啊
2010年12月23日 03点12分 8
level 6
确实。道德与人性是两回事。人性是很难改变的,道德是为了维护社会安定而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人性是感性的,道德是理性的。既然是理性的,所以就是科学的?
科学应该是可以认识人性的。也可以用科学的态度制定道德规范。
2010年12月23日 04点12分 9
level 7
与楼主探讨(一):
楼主原文:“科学……进入了思想领域方面,这样一来就问题大了,因为科学与人性在这方面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用比较实在的语言说,人的精神文明就是在制约人性的基础上取得的”。
这句话中楼主有两个观点值得探讨;
1、“科学进入思想领域”如何解释?“思想领域”与“人文”是什么关系?
我的观点,科学本身就是人对客观事物内在规律的探讨,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过程。因此“思想领域”并不是科学探讨的对象。也不存在“科学进入思想领域”的问题。“思想领域”与“人文”并不是一个相同或相近的概念。显然,楼主将这两个概念混淆在一起了。
2、楼主说的“精神文明就是在制约人性的基础上取得的”这句话存在着明显的逻辑错误。
大家都知道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关系,引伸到现实中来,就是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反作用。而“人文”是什么呢?“人文”这个概念简单的说指的就是“价值观”,这与“精神文明”的概念是极为相近的。因此,精神文明受到制约的要素应该是物质文明,而不可能是“人文”。
(时间有限,待续)

2010年12月23日 05点12分 10
level 8
星云辉映 楼主
回7楼,有那么夸张吗?哈哈,不过是比较新鲜的东西罢了。
你说的是一个重点,科学与宗教是不可能齐飞的,信仰也是如此,经过科学教育的人,大都会鄙夷宗教与信仰。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人的结构组成尤其是大脑没有多少可称高级的东西,根本不可能协调于以逻辑推理发展而成的科学道理。再说一个例子,人们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觉,大道理好说好懂,可挡不住不由自主的行为,七情六欲,由不得我们很好的去把握,这就是科学与人性的冲突。
前面有朋友提出给出科学的定义,我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本来什么是科学,应该是没有什么人存在疑问的。科学首先是关于自然的知识,是自然发展规律一类的东西,称为自然科学,随后发展出社会科学,其共同特点就是以逻辑推理为基础。其实问题应该就出在这里,也许一些违反目前科学定义的东西才是可称"科学"的。比如迷信,比如"洗脑"等等。
2010年12月23日 05点12分 11
level 8
星云辉映 楼主
9楼,说得好! 10楼,待我思考之。都谢谢啊!
2010年12月23日 05点12分 12
level 1
科学是让人明白道理,人性是让人回归自然,矛盾又统一。
2010年12月23日 05点12分 13
level 1
楼上错了,科学是了解自然,宗教是了解人性
2010年12月23日 08点12分 14
level 7
与楼主探讨(二):
楼主原文摘录:“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人是需要许多糊涂意识的,否则就活得不快乐。为什么?这就是理性(科学)让我们的人性感到不自在而产生的感觉”。
对于这句话,我觉得“星云”先生似乎进入了一个误区;先生认为人的快乐往往是由于糊涂(对客观事物不了解)才有的,而一旦人们对客观事物了解多了,快乐的感觉就会逐渐淡化和消失。这种观念,表面上看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想想却不尽然。“成长的烦恼”决不是小孩子的感觉,而是因为人长大了、见识多了、情感丰富了,才希望找回到无忧无虑、天真快乐的童年时代;“难得糊涂”也决不是一个原本糊涂之人的自慰之语,而一定是一个人由糊涂变聪明之后才产生出的“无奈感概”。但追踪寻源,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逐渐深入,恰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甚至可以说,恰恰是科学的发展,人类社会才有了今天。当然,什么事情也要一分为二,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越深入,摆在人们面前的不解之谜也会更多。这,只不过是科学发展不可避免给人类带来的附属品罢了。人们不会因为稻子做成大米的过程中会出现谷糠而放弃种植稻谷,人们更不会因为婚姻会带来烦恼而放弃恋爱。
(未完待续)

2010年12月23日 09点12分 16
level 8
星云辉映 楼主
回16楼:
我想你是没能抓住我所表达的意思。这样说吧,我并不反对自然科学,只是严重质疑以同样的方法论来创造社会科学,那样就会与人性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是赞成人必须有所糊涂的,那是指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因为依照我们的认识论不可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比如哲学并不能让我们解决世界观的问题。像人生的意义,更是一个不得不糊涂对待和交代的问题。我们知道,最多的悖论产生于社会科学,也就是说社会科学中存在着许许多多人类永远弄不清楚的东西(依照我们科学定义的认识论)。又比如说,我们一方面承认宗教信仰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因科学道理反对它们,而宗教信仰也不会因为被反对而完全被人们抛弃。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个问题,科学能促进人们的道德水平吗?这里说的不是道德理论而是实际效果。
2010年12月23日 14点12分 17
level 6
我发的帖子吗说我有不适当的语言 只好 用另种办法发了 如果图小 请点击放大
2010年12月23日 16点12分 18
level 6
效果不错 呵呵
2010年12月23日 16点12分 19
level 8
星云辉映 楼主
截图效果很好,欢迎参加讨论。
你说得不错,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结论是与一般的自然科学有一些差异,大体是以解剖学(医学)和统计学的结合为基础,目前来说,对人性的贴进度是最高的。不过,心理学没有什么可称理论的东西,比如产生什么定律之类的,对人们的人文思想指导起不到什么作用。当中的一些重要内容更是常常以唯心主义来指导结论的。
但不管怎么说,心理学的发展还是对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尤其是当人们都对其有更多了解以后。老实说,我所写的这篇文章就是从心理学的学习中得到很大的启示,同时也对我们的社会科学产生了很大的怀疑。
2010年12月23日 18点12分 20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