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zen345
楼主
哲学的眼光是主动的审视,全方位的扫描和反省,对于任何一种理论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将它的音节中的颤音剔除掉,浓缩成自己的思想。
这是一篇地史哲类。
事实上,当那个骑在马背上的“世界幽灵”闯入闭锁狭小的耶那小城时,对海洋的渴望已经开始成为一种社会的思潮,暗自在日尔曼森林中鼓荡。比如,黑格尔在柏林大学开设的“历史哲学”讲座中,对于“水元素”的自然本性予以重新勘定:“我们惯常于把水看作是分隔的元素,尤其晚近以来,人们坚持主张,以为国家必须按照自然的形态来划分。可是,反过来说,也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基本的原则,认为那结合一切的,再也没有比水更重要的了”。
古代人认为海水分隔陆地是神赐的自然秩序,因而,航海被看作一件渎神的行为,因为它试图去“搅扰古老的女神”,把大自然分开的东西连接起来。[ix]对这一古老的自然秩序的认信决定了古代特殊的政治共同体的构建形态——城邦。与此一致,普世性的帝国在古代被认为是反自然的,不值得追求的。这一种认识记载在史家修昔底德对雅典的批判、哲学家色诺芬对斯巴达土地贵族政体欣赏、以及传记家普鲁塔克对亚历山大大帝的事业的轻松讥讽中。
2010年12月17日 12点12分
1
这是一篇地史哲类。
事实上,当那个骑在马背上的“世界幽灵”闯入闭锁狭小的耶那小城时,对海洋的渴望已经开始成为一种社会的思潮,暗自在日尔曼森林中鼓荡。比如,黑格尔在柏林大学开设的“历史哲学”讲座中,对于“水元素”的自然本性予以重新勘定:“我们惯常于把水看作是分隔的元素,尤其晚近以来,人们坚持主张,以为国家必须按照自然的形态来划分。可是,反过来说,也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基本的原则,认为那结合一切的,再也没有比水更重要的了”。
古代人认为海水分隔陆地是神赐的自然秩序,因而,航海被看作一件渎神的行为,因为它试图去“搅扰古老的女神”,把大自然分开的东西连接起来。[ix]对这一古老的自然秩序的认信决定了古代特殊的政治共同体的构建形态——城邦。与此一致,普世性的帝国在古代被认为是反自然的,不值得追求的。这一种认识记载在史家修昔底德对雅典的批判、哲学家色诺芬对斯巴达土地贵族政体欣赏、以及传记家普鲁塔克对亚历山大大帝的事业的轻松讥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