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345 zen345
关注数: 72 粉丝数: 25 发帖数: 1,729 关注贴吧数: 1
拉康 一)拉康的悖论(Paradoxes de Lacan) 拉康根据自己的思考以及精神分析实践的经验,越来越意识到:精神分析学,不论就其理论和方法,也不论是其分析实践过程及其技巧,都不是单靠外人的教导,靠第三者的教育或传授,就可以学到手。这涉及到精神分析学这门学科及其实践的性质,也涉及到把握它的过程中所牵涉到的多面向、多维度及多领域的相互穿插、重叠和渗透的运动变化过程,尤其涉及到语言、精神活动、人对自身的理解以及其他非常复杂的问题。 所以,拉康的传人贾克-阿兰·米勒,根据拉康本人对他的反复指示和暗示,在出版拉康著作和讲演录时,强调说:“一种精神分析教给你的,并不是通过其他任何途径所能获得的;既不靠教学,也不靠其他任何精神活动。那么,怎么办?难道说,这门学问必须闭嘴沉默?如果它对任何个人都是如此特殊,难道就没有办法教会他,没有办法哪怕向他教些基本原则及其结果?拉康提出了这个问题,而他还在回答中又特别强调了文风问题。 在他的各种研讨会上,他轻快自如地对此进行论证。在他的《文集》中他试图论证,并愉快地对文字进行刁难。另外,还有他的研讨会论文,他的对话录以及他的各种即席插话等等,也都是如此。在这些场合,这一切都瞬时即逝地自然进行的。显然,这是为了让公众感到惊异好奇,以便更好地引诱他们关注精神分析活动。这就是悖论。究竟谁在讲?是一位有智慧的大师,但这是一种不随波逐流的智慧,一种反智慧的、爱讽刺的、嘲弄性的智慧。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把他的理念实施成一种行为。”(Jacques-Alain Miller, Paradoxes de Lacan. In Jacques Lacan, Mon enseigment, Paris, Seuil, 2005)。
富勒评价德国 在一九一四年的八月间,德国人在西战场上的敌人已经不只是一个法国,而且也包括英国在内。虽然在这种环境之中,英军是可能与法军同归于尽,可是英国的领土完整却并不因此而受到影响。于是就引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不管施利芬计划是如何的成功,它是否能使战争就此告一结束,似乎还有待考虑。历史性的答案是“否”! 正好像拿破仑的时代一样,英国人仍然会继续打下去,直到它再建立了另一个同盟,获得了胜利时才停止;要不然就是英德双方都已经而临着经济性的崩溃,于是一个依照英国传统路线的和平谈判可能会结束这个战争。         还是像过去一样,当英国投入一个欧陆性的战争时,历史上的教训就会告诉我们:只要它仍然控制着海洋,则其疆界就会是不可以攻击的,并且海上的交通也就能够确保。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个欧陆性国家,不管它的陆军兵力是如何的强大,却还是无法从英国的手中把主动权夺了过去。一***年,德国失败一次;一九四五年,它又再失败一次,这都是没有认清这一条真理,悲夫!   虽然口气里明显带着英国人的骄傲,但所说的却是事实,自拿破仑失败直到二战结束的一百多年,欧洲政治格局的钥匙始终掌握在英国人手里,不管是拿破仑还是俾斯麦,不管是德国还是法国,即使控制了整个欧洲,但只要英国人还拥有海洋,他们就是不可征服的,而他们的光荣孤立政策,保证了他们会动用一切资源来保证欧洲的均势。不列颠的和平,是这一百年欧洲外交的主线, 在对英国人的认识上,俾斯麦显然明智而深刻。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