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风令)
⠀⠀⠀
子平第一课:
https://tieba.baidu.com/p/5896225279?pn=55(1854~1863L)
⠀⠀⠀
据我以目光丈量,要在东西十二宫之间以足履走一转,约等于我打马绕着苍山脚畔的草场驰骋上一整圈——只是我尚且没有机会做到前者,因掖庭中有许多的忌讳,比从崇圣寺到喜洲庆洞、再到洱海边绕三灵更繁杂。而比这许多忌讳还要琐碎的,则是那浩瀚如海的典籍和功课了。
⠀⠀⠀
“我不当值的时候,便在抄写道德经,‘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自来京城后,我开始认真地学讲官话,然不免还是会在某些音节中带着滇南特有的口音,“其实我早已抄得会背了,但重华宫的李代诏说,抄经是为了叫我练一手端正的馆阁体,字正人则正,不许再像狂草委地一般不羁。”
⠀⠀⠀
与搦管操觚相比,显然小段女官更擅长的是挽弓策马、舞刀弄枪那一套,可惜这在被称为世上第一富贵繁华地的红墙之内却无太大的用武之地——权且算作锦上添花的点缀,并非是宫廷不需要刀兵的拱卫,毕竟大理段氏的祖辈与父兄们一直以来做的正是这件事,而是这一职责不在一应嫔嫱女官的身上,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其中的肯綮是帝王家需要甚么、而非自己学成了甚么。女官之责在于侍应裙帔、司礼教化,需要的多半是通彻礼数或博涉经史,故而我便惟有“六经勤向窗前读”了。


南巡第二课:
https://tieba.baidu.com/p/9489218239?pn=10(297~302L)
⠀⠀
“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车驾六龙。”
⠀⠀⠀
颂圣的诗文并不难背,天子南巡,从出京至江苏境内,先后渡河、越江,一路得见山呼万岁、结彩迎衢,所呈进、所入眼的均是官吏与黎庶们陈述的宇内晏清、四海升平。小段女官自入京、再到进宫祗应女官之职,算而今不过一年零三个月的光景,但在这一年三个月中得到的阅历,却与远于滇南故里生长的十三载里所知的一切彻底截然。我有太多问题要问,到今日又更多,可在兰宫的诸般规矩避忌之下却惟有缄默。
⠀⠀
“我——”深吸一口气,终将连日来无数的自问悄悄化进这些“不惯”里去,“荷叶粥中放鸡头米其实还好,我是看不惯这里的菜色要放上那样多的糖,荤腥中也不例外,姐姐家在蜀中,不知待这一桩怎样?再有,约是见多了滇南的雄浑山舞及宫中的丹陛大乐,我亦不大看得惯姑苏的歌舞,”怅惘地陈述着一桩大概是只属于我的无可奈何,“但这也很受许多旁人的喜欢......”
⠀⠀⠀
天子格外钟意此来江浙所见的五位娘子,宜娘娘在椒掖中原有女师的名声,又乃衍圣公后人,这时自然领命教习几位娘子礼节规矩,谁料姑苏的歌舞大概比齐鲁的礼仪更有兴味,不免教娘娘这样素以儒圣贤心自持的人吃些排揎。娘娘自己不曾诉苦,偏我镇日随侍左右,略知来龙去脉,不将这些放在心上也难——我远不够澹然沉稳,只觉得太惶惑、也太委屈......


兰闱第三课:
https://tieba.baidu.com/p/9536150002⠀⠀
冬去春来,我已经在景仁宫奉职近四载,学到很多原先并不晓得的事情,身量高了一些,最早裁制的裙褂不甚够穿,报与内务府换了新的,品秩亦由最初的普通女官擢进到芳婉,行走掖庭时若有人问询,就再自然不过地答他们“我是景仁宫兰雪庐的段芳婉”,这样讲自己,仿佛是一个全新的名衔,很像从前在云南大理的家中,因有正经官身的客人郑重登门拜访,父兄们也如此陈述自己的官职,那时他们暂不是我的阿爹与阿兄,而是食禄忠君的武将。而今我肖父兄供职朝廷一般恭奉在兰宫内,但他们还在故籍驻守,我却已经只身到了远离家乡千里的紫禁城中:段家的父子用有形的刀兵拱卫王土,段家的女儿用无形的礼节侍奉嫔御。
⠀
——我将这都当成同样的事,虽地分南北,亦能算作千里共婵娟,于是,便也没有似刚进宫那些时日里那样的想家了。
⠀
国朝丕著芳声的宜皇贵妃正在自己殿中,我依例肃了一肃,先循着兰雪庐一贯的规矩为博山炉添一匙香屑,再捧过小宫娥所奉红漆木盘上已被晾到七分烫的茶,继而垂着颈,眄向几案下铺陈的绒五彩花卉毯,目波并不随意四顾,惟将些事关宫分鲜果的话拣来与娘娘分讲
⠀
“娘娘,南果房送来了德庆县的贡柑,闻来清香怡人,臣女剥一枚给您,好吗?”


阆苑第四课:
https://tieba.baidu.com/p/9539958964⠀⠀
春日的御园本就有和风澹澹、花影融融,而今又有华妃娘娘因授习花艺命备的花材、容器诸物,千秋亭下愈发盈溢着清雅之气,与椒掖的衣香鬓影衬为一处。祥钟华阀的八旗格格便在此静坐候教,裙裾环佩都教沾上了蘅芷清香。
⠀⠀⠀
——这难免让我记取起畴昔在滇地见过的浇花节,那是怒江以西的景颇族每岁都过的盛大节日,他们到山间采来形似满天星的吉祥花,打来清水,齐聚洗尘小屋前以待节日的仪式,漫山的鲜花或被捧在手上、或被陈在地面,有一种蓬勃且恣意的野趣,并不像眼前这样工整有致地插作菱花格下、梨木案上的摆件。
⠀⠀⠀
“杭津格格在家中时,也喜欢莳花一道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