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4
烧酒加冰
楼主
吉利将A级轿车门槛下探至四万元级、别克B级轿车起售价降至10.69万元、豪华品牌凯迪拉克全新CT5上市21.59万元起……近期,不少传统车企对燃油车实行“一口价”策略,希望重夺市场主动权。
别克推行一口价。上汽通用别克供图去年7月至1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连续超过50%临界点,让燃油车成为新车市场“少数派”;12月至今年2月,燃油乘用车渗透率又重回50%以上。在50%渗透率这一分水岭上,燃油车与新能源两大阵营或将开启一场拉锯战。
何先生最近打算换购一辆传统燃油车。对比了大众、丰田、别克等品牌,何先生发现了一个变化:多年前自己买车要到同品牌的不同4S店对比价格,如今不少品牌推出了限时“一口价”,实现全国经销商裸车售价一致,不仅省去了比价的麻烦,而且价格降幅不小。“这个变化挺好的,价格透明了,消费者也省心,不用担心自己买贵了。”何先生说。
以往,燃油车在厂家指导价基础上,往往会由经销商制定力度不同的促销策略,不同渠道的售价存在一定差异。去年,别克在传统车企中率先推出“一口价”模式,借鉴新能源车企定价模式,将经销商打折促销变为车企“官方直降”。记者注意到,目前这种模式正成为传统车企的价格战新手段,一汽大众、广汽丰田、东风日产、北京现代、吉利等车企均有车型加入“一口价”促销。
“一口价”不仅实现了价格透明,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幅降价吸引消费者。2月28日,上汽通用别克针对旗下B级轿车君威再次推出“一口价”,起售价仅为10.69万元,较原指导价格降幅达30%以上。上汽通用宣布,从今年起,别克所有新推出的车型都将采用新能源定价模式,全面实行“一口价”,促进经销商由低效的价格博弈转向服务质量竞争。
3月1日,凯迪拉克全新CT5上市,起售价21.59万元,“一口价”直降8.4万元。为吸引追求驾驶激情的年轻人,凯迪拉克还针对新CT5推出“战损回血礼”,即车辆单次定损超三成即可免费置换等价新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数据显示,去年7月至11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曾连续越过50%临界点,而从去年12月开始,这一情况被逆转。12月,燃油乘用车渗透率达到50.6%,今年1月,燃油乘用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58.5%。2月份,乘联分会预估燃油乘用车市场份额仍会高于50%。
重回“多数派”,是否意味着燃油车反攻初现成效?对此,崔东树认为,1月新能源渗透率出现一定幅度下滑,并不能确认燃油车重回市场主力位置,因为除了燃油车企通过“一口价”等策略吸引消费者外,还有季节性因素。1月临近春节,是县乡市场购车高峰期,新购需求大,燃油车占比偏高,加之冬季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加剧,1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低是正常季节规律。面对燃油车“一口价”的猛攻,在成本下探上不具优势的新能源车企则更多从技术升级角度迎战。今年以来,比亚迪、长安、零跑、小鹏等车企开启“智驾下沉”战略,将高阶智驾普及至更多性价比车型,增加吸引消费者的筹码。
2025年03月06日 07点03分
1
别克推行一口价。上汽通用别克供图去年7月至1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连续超过50%临界点,让燃油车成为新车市场“少数派”;12月至今年2月,燃油乘用车渗透率又重回50%以上。在50%渗透率这一分水岭上,燃油车与新能源两大阵营或将开启一场拉锯战。
何先生最近打算换购一辆传统燃油车。对比了大众、丰田、别克等品牌,何先生发现了一个变化:多年前自己买车要到同品牌的不同4S店对比价格,如今不少品牌推出了限时“一口价”,实现全国经销商裸车售价一致,不仅省去了比价的麻烦,而且价格降幅不小。“这个变化挺好的,价格透明了,消费者也省心,不用担心自己买贵了。”何先生说。
以往,燃油车在厂家指导价基础上,往往会由经销商制定力度不同的促销策略,不同渠道的售价存在一定差异。去年,别克在传统车企中率先推出“一口价”模式,借鉴新能源车企定价模式,将经销商打折促销变为车企“官方直降”。记者注意到,目前这种模式正成为传统车企的价格战新手段,一汽大众、广汽丰田、东风日产、北京现代、吉利等车企均有车型加入“一口价”促销。
“一口价”不仅实现了价格透明,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幅降价吸引消费者。2月28日,上汽通用别克针对旗下B级轿车君威再次推出“一口价”,起售价仅为10.69万元,较原指导价格降幅达30%以上。上汽通用宣布,从今年起,别克所有新推出的车型都将采用新能源定价模式,全面实行“一口价”,促进经销商由低效的价格博弈转向服务质量竞争。
3月1日,凯迪拉克全新CT5上市,起售价21.59万元,“一口价”直降8.4万元。为吸引追求驾驶激情的年轻人,凯迪拉克还针对新CT5推出“战损回血礼”,即车辆单次定损超三成即可免费置换等价新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数据显示,去年7月至11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曾连续越过50%临界点,而从去年12月开始,这一情况被逆转。12月,燃油乘用车渗透率达到50.6%,今年1月,燃油乘用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58.5%。2月份,乘联分会预估燃油乘用车市场份额仍会高于50%。
重回“多数派”,是否意味着燃油车反攻初现成效?对此,崔东树认为,1月新能源渗透率出现一定幅度下滑,并不能确认燃油车重回市场主力位置,因为除了燃油车企通过“一口价”等策略吸引消费者外,还有季节性因素。1月临近春节,是县乡市场购车高峰期,新购需求大,燃油车占比偏高,加之冬季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加剧,1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低是正常季节规律。面对燃油车“一口价”的猛攻,在成本下探上不具优势的新能源车企则更多从技术升级角度迎战。今年以来,比亚迪、长安、零跑、小鹏等车企开启“智驾下沉”战略,将高阶智驾普及至更多性价比车型,增加吸引消费者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