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LCHNER
楼主
如题,笔者从戏剧理论出发,为对 Mortis 的理解做一些不同视角下的补充,权当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PS:笔者并非科班出身,若有理解和表述上存在误区还请指出。

(从 PV 中的表现来看这个书柜似乎是属于睦的,但考虑到第三集中喵梦的情况来看说是她的也并非没有可能,不过基本不影响笔者的补充观点)
0. 原始戏剧的发生
笔者最初的观点来自这篇贴子 https://tieba.baidu.com/p/9225774699?pn=2 的第 51 楼,援引早稻田大学戏剧教授河竹登志夫著作《戏剧概论》种的一小段论述,附原文于此:

“所谓演员,就是指靠演技,即歌和感情姿势来‘招请’神明的人。人们把这种忘我、同化的状态叫做‘神悬’。”相信在战吧这个社区种会在这句话上产生“既视感”的吧友应该不在少数,来回忆一下少歌剧场版中天堂真矢是怎么说的:“那就是这副容器,通晓一切舞台,映出一切主角的神之容器。这副与感情和本能无缘的,这副空无一物的容器就是我。”

1. 演员与容器
将演员比作角色的容器,这是一种自原始戏剧尚未与仪式产生分化时便已开始流行且延续至今的描述方式,其背后的人类学依据遍布世界各地,例如《格萨尔》、《玛纳斯》等少数民族史诗演唱艺人的“神授”体验,表演者在演唱前往往会先焚香祷告,“请神上身”,随后开始在被“附体”的迷狂状态下进行演唱。除上引《戏剧概论》之外,不少著作中也有类似的描述: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其理论中强调通过形体动作方法在演员体内“复活一个新人”,并说:“真正的演员是那个欲求在其身体创造出另一种生命,另一种围绕在我们周遭的现实生活更加深刻和美好的生命。”
又如皮兰德娄剧作《六个寻找角色的剧中人》中的一个人物是这样说的:“我们每个人大可不必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人’,始终不变的唯一的严整的人;其实我们包含着‘一百’、‘一千’,超过视觉能见度的数量.…总之,有多少人,我们就能容纳多少。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跟这个人一起像这个人,跟那个人像那个人的能力!”
再如格罗托夫斯基所说:“演员是再生的——不仅作为一个演员,而且作为一个人——我同演员一道,也是再生的。”演员就是在一个角色中死去,又可以在另一角色中再生。
2. 演员与重影
这一理论来自安托南·阿尔托的文章《感性田径运动》(收录于其作品集《残酷戏剧:戏剧及其重影》)。在这篇文章中,阿尔托提出就像田径运动员是“物理机体”的运动员一样,演员也是一种“感情机体”的运动员;演员需要像田径运动员一样通过呼吸的谐调、“肌肉”的运动去“形成一个易感性的幽灵”,而这个“幽灵”将它的“易感性”带给演员,让演员通过这种体验来进行角色扮演。

如上,我相信部分前mygo时期的吧友也会产生另一种既视感:

阿尔托认为当时的戏剧界在无知的经验主义的黑暗中跌跌撞撞中行进,并要求优秀的演员懂得如何去抓住这个重影,让这个易感性的幽灵带着自己表演。
3. 睦与重影:Mortis
笔者并非于此处否认其它有关 Mortis 存在形式的观点,例如人格分裂、心理防御机制等等,如标题所述只是提供一个不同的角度。在埃尔托的理论框架下,AVE 第三集中 Mortis 的表现方式在笔者看来确实与阿尔托所描述的“演员的重影”具有相似性,睦的演技看起来确实像是借由 Mortis 的引导来实现的,Mortis 也确实像覆盖于睦周围的一个“易感性的灵魂”。

2025年01月17日 10点01分
1
PS:笔者并非科班出身,若有理解和表述上存在误区还请指出。


0. 原始戏剧的发生
笔者最初的观点来自这篇贴子 https://tieba.baidu.com/p/9225774699?pn=2 的第 51 楼,援引早稻田大学戏剧教授河竹登志夫著作《戏剧概论》种的一小段论述,附原文于此:




将演员比作角色的容器,这是一种自原始戏剧尚未与仪式产生分化时便已开始流行且延续至今的描述方式,其背后的人类学依据遍布世界各地,例如《格萨尔》、《玛纳斯》等少数民族史诗演唱艺人的“神授”体验,表演者在演唱前往往会先焚香祷告,“请神上身”,随后开始在被“附体”的迷狂状态下进行演唱。除上引《戏剧概论》之外,不少著作中也有类似的描述: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其理论中强调通过形体动作方法在演员体内“复活一个新人”,并说:“真正的演员是那个欲求在其身体创造出另一种生命,另一种围绕在我们周遭的现实生活更加深刻和美好的生命。”
又如皮兰德娄剧作《六个寻找角色的剧中人》中的一个人物是这样说的:“我们每个人大可不必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人’,始终不变的唯一的严整的人;其实我们包含着‘一百’、‘一千’,超过视觉能见度的数量.…总之,有多少人,我们就能容纳多少。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跟这个人一起像这个人,跟那个人像那个人的能力!”
再如格罗托夫斯基所说:“演员是再生的——不仅作为一个演员,而且作为一个人——我同演员一道,也是再生的。”演员就是在一个角色中死去,又可以在另一角色中再生。
2. 演员与重影
这一理论来自安托南·阿尔托的文章《感性田径运动》(收录于其作品集《残酷戏剧:戏剧及其重影》)。在这篇文章中,阿尔托提出就像田径运动员是“物理机体”的运动员一样,演员也是一种“感情机体”的运动员;演员需要像田径运动员一样通过呼吸的谐调、“肌肉”的运动去“形成一个易感性的幽灵”,而这个“幽灵”将它的“易感性”带给演员,让演员通过这种体验来进行角色扮演。




3. 睦与重影:Mortis
笔者并非于此处否认其它有关 Mortis 存在形式的观点,例如人格分裂、心理防御机制等等,如标题所述只是提供一个不同的角度。在埃尔托的理论框架下,AVE 第三集中 Mortis 的表现方式在笔者看来确实与阿尔托所描述的“演员的重影”具有相似性,睦的演技看起来确实像是借由 Mortis 的引导来实现的,Mortis 也确实像覆盖于睦周围的一个“易感性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