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通关文》中曰:
荣贵关
道德经曰: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至圣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悟真曰:
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
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
只贪利禄求荣显,不顾形容暗瘁枯。
试问堆金如岱岳,无常买的不来无?
邱祖曰:
心安不说三公位,性定强如十里城。
此皆教人:
以道义为重,而不可贪恋荣贵也。
夫,荣贵,
有:天爵之荣贵,
有:人爵之荣贵。
天爵者,道德仁义,是也;
人爵者,功名禄位,是也。
求人爵者,
读书苦攻,十年寒窗,
日夜用功,废寝忘食,
不知:
费尽:多少心思,
耗了:多少精神,
方得:功名到手。
虽得功名,
而大小,又不可必。
有成功者,有未成功者。
得失存亡,又不可保者。
如此艰难,
耗散精神,消化气血,
以真换假,图此虚名,
荣在何处,贵在何处?
更有:
功名未得,而伤痨早发,
痰喘气促,行动艰难,
性命莫保,岂不:可伤可叹!
其,所谓,荣贵者,不过:
所坐者,轿,
所乘者,马,
所衣者,纱罗绸缎,
所食者,羔羊海味。
徒以,装身体,充口腹,耀人耳目。
究之,
身心大伤,受福无几,
大限即到,临时荣贵莫持,
与无荣贵者,同一泯灭,
何,贵乎:荣贵?
修天爵者,
饱仁义,而味道德,
敛浮华,而就朴实,
蓄精神,而养正气,
尊德性,而道学问。
不肯,以真换假,
不肯,以苦为乐,
自尊自贵,自足自满,
宠辱不到,咎誉难加,
造化,不能拘,
阴阳,不能移,
吉凶,不能近,
完成本来:乾无面目,
天地喜悦,鬼神尊服,
方且,披天衣,食天禄,享天寿,其荣贵,永久长存,
较之:尘世霜露之荣贵,何啻:云泥之异。
吾劝真心学道者,
速将尘世虚假荣贵关口打通,
好作出世真正荣贵事业。
打通尘世荣贵关口,
不是教:避荣贵,
是要于:荣贵境遇处,
做出:不贪荣贵的实落功夫。
或处荣贵,而恃荣贵,
或居荣贵,而贪荣贵,
或出荣贵,而不忘荣贵,
或见荣贵,而知是荣贵,
或遇荣贵,而谄媚荣贵,
皆是不曾:打通关口。
若实实悟的:
荣贵,能:乱人之性,
荣贵,能:迷人之心,
荣贵,能:骄人之气,
荣贵,能:败人之德,
荣贵,能:纵人之恶,
荣贵,能:伤人之身,
荣贵,能:送人之命,
荣贵,是:大苦,
荣贵,是:火坑,
荣贵,是:泥涂,
方是:打通关口。
可以,入乎荣贵之中,
而不为荣贵,所伤矣。
昔人,
亦有:在荣贵场中,成道者,
如:鲍倩、淮南子、东方朔、
许旌阳、梅真人、葛仙翁、
抱朴子、罗状元,
俱是:大隐居朝,成就大事。
盖,缘早已:看的开,识的透,
故在:大火里栽莲,泥水中抛船,
借世法,而修道法,
显晦逆顺,人莫能测,非:贪荣贵也。
不但,出世者,要看破荣贵,
即入世者,能看破荣贵,
自然,别有个:主见。
得志者,
则忠君爱民,尽心竭力,
做出一番:经纶大事。
绝不与:虚位素食者,相同。
不得志,
则独善其身,修道立德,品行高超。
亦不与:庸愚混世者,相等。
昔,伊尹相汤,非图荣贵,
盖欲:以斯道,觉斯民也。
孔子,周游列国,
孟子,游食诸侯,岂是求荣贵?
盖欲:行其道,以救世也。
至于:周、程、张、朱。
皆是:不贪荣贵,可仕则仕,可止则止。
自古,大圣大贤,皆是:以道为重,
不在:荣贵上,着意也。
世间糊涂学人,看不破荣贵,
或居荣贵,又舍不的荣贵,
或自不荣贵,而羡慕荣贵,
或结交势力之家,而谋利,
或来往公候之门,以为荣。
既贪:荣贵,
又想:修道。
迷迷昏昏,邪思乱想,捉东捞西。
无怪乎,碌碌一世,到老无成。
吾劝真心学道者,
速将:世路荣贵关口,打通,
处荣贵者,忘其荣贵,
无荣贵者,莫羡荣贵。
以明道,为荣贵,
以成道,为荣贵,
庶乎志念归真,前程有望。
否则,
以假荣贵,为真荣贵,
荣贵一念,结于胸怀,茅塞灵窍,
妄想明道,难矣。
2010年10月28日 04点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