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个人色彩” 在古琴艺术中的源泉特性
古琴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论 “个人色彩” 在古琴中的体现
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人生是这种奇迹的无限种可能与尝试。
每个人都在经历 他/她 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文化汲取、自我认知、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鲜活的人生,其实就是最好艺术源泉。
每个人都是一汪汩汩不绝的源泉。
这口源泉的释放,只要很简单,很基础的引导即可。
这个引导是术的层面的、很简单的东西:古琴指法,音乐基础要素(和弦、调性等)
因此,一个人如果想弹琴的话,
只要学学指法,学点必要的音乐基础(不需要太多,够用就行),就可以自由释放了。
在古琴上,
你可以弹出来 文化汲取、自我认知、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古琴圈,应该是缤纷多彩的,鲜活的一个个个体。
不应该是一潭死水的现状。
放眼现在的琴圈,根本不够看。
因为你只要听了 管、吴、张、查、顾等这几个人,你就听完了。
而剩下的十几万的琴人,
几乎全是这几个人的影子和傀儡。
这是不正常的~
2024年09月22日 01点09分 1
level 12
欢迎围观~[哈哈]
2024年09月22日 01点09分 2
level 13
事实上,每个人弹的琴肯定都有“个人色彩”,只不过普通人的“个人色彩”不被公认而已。。。
2024年09月22日 01点09分 3
不明显,不被承认和鼓励,甚至被打压和针对。
2024年09月22日 01点09分
level 12
学阀,艺阀,山头主义,一直都存在
2024年09月22日 01点09分 4
level 7
所以现在都自己玩自己的嘛。
2024年09月22日 02点09分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