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海】◆20240811|随笔◆对专辑《没语季节》前三首歌的看法
黄霄云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抛开那段头声,《盲选》的旋律我个人感觉整体比较平缓,尤其是重复最多的那一段,那一段音符用得不多,但整个段落几乎是重复了四次,第一次听的时候会感觉有点不入耳,需要品一下才能体会到:
“会成为灯塔,或视为箭靶……盲眼选拔,与梦对打。”
其实用的音符越简单,变化越简单,反而越能体现出创作水平,这一段旋律不算惊艳,但很耐听,且由于简单,也很容易记,甚至有点洗脑。
中间加的那两段头声,我个人从情感上能理解,尤其是一段头声完了之后,为什么要稍做停顿再开展下一段。这里会给我一种画面感,随着第一段头声的演唱,灯光渐渐熄灭,舞台短暂漆黑一片,随后聚光灯突然展开,将舞台照得雪亮,台上的歌手也开始第二段吟唱,犹如破茧成蝶、浴火重生般,绽放自己的歌喉。
但是,我不太喜欢在录音室作品里听到这么集中的高音,就像之前的《画心》,虽然霄云以高音见长,但我其实听不得太多高音,尤其是如此集中的声音,对于我来说有些突兀。
我喜欢的高音,是《此间少年》结尾的那种吟唱式的高音,或者《心城》那种梦幻般的高音,像盲选的这种头声,我很少会加到歌单里去。
也不止是我一个人比较排斥这种声音,这些年流行的歌曲里,极少极少有出现这种高音还被大家所喜爱的,这种歌能流行起来的屈指可数,《人鱼之歌》是一个例外中的例外。
话又说回来,既然选择了这种设计,既然这首歌结构本就不同于绝大多数流行歌,会有什么样的反馈,估计霄云也早就猜到了,这也是我前面说的,这甚至不是一首给粉丝的歌,是一首很私人的歌。
从宣传上看,前两首或多或少都有些宣传,唯独《盲选》少之又少,估计也是提前做出了预判,这首歌出了就不能不考虑太多数据,自己高兴就行。
2024年08月12日 09点08分 49
最后一句应为“不能考虑太多数据”
2024年08月12日 09点08分
中间那段旋律写得很好,简单抓人又悦耳好听,也不俗套。结合歌词就像一小步一小步从怀疑自己慢慢自信走上舞台的感觉。是目前三首歌里我觉得写得最好的旋律part。
2024年08月12日 10点08分
@泊杨林🌹 是的,有点像登阶梯
2024年08月12日 11点08分
level 13
编曲方面,首先要值得肯定的是,熬一个通宵就能做出这个编曲,是不错的。
开头用了一个很不常见的音色,像八音盒,又像电话铃声[阴险]配合后面的演唱,能理解为想创造一个梦幻朦胧,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氛围,也可以理解为这里带了点回忆的气息。
但是啊,我觉得前面的铺垫会不会太长了?因为几乎都是这个瘦弱的音色,旋律也相对简单,对我来说就显得有点单调空洞了[委屈]
第一段主歌完了直接进间奏,有点出乎意料,估计是展现追梦过程中的经历,这里利用了自己的吟唱优势,顺利衔接上下一段。
不知道各位注意到没,从这里开始,几乎就没什么间奏了,霄云也几乎没停过,她一直唱,唱了将近三分钟。
这首歌的时长最终接近五分钟,而且“会成为灯塔……蒙眼选拔与梦对打”类似的旋律几乎重复了四遍,最后还能给人以意犹未尽,戛然而止的感觉,如果不是在层次设计上下了功夫,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的。
话说回来,最后戛然而止,估计也是怕时间太长吧[滑稽]
2024年08月12日 10点08分 50
level 13
霄云在《盲选》里,从第一次“会成为灯塔”开始的演唱,层次递进得极好。
尤其是从“扭开门把”到“说童话”的过渡,极为丝滑,听起来好像大差不差,但又确确实实更往前进了一步。
但是也有几个我不太喜欢的点,一个是前面说的头声,一个是“好吗,尚好年华,好吗,别抹煞”,这里可能是情绪太激动了,“尚”直接咬成了“sa”,“煞”听着也像“sa”,中间的抽泣声,可能为了情绪保留了,但我个人不太喜欢在录音室作品里听到这种表达,更喜欢在现场听到,比如蒙面唱将猜猜猜的《我们》,那两个隐约的停顿我很喜欢。
不过毕竟是比较私人化的作品,她爱怎么选择就怎么选择吧,我只说我个人偏好。
还有一个就是“越按捺”的“捺”,读音应为“那”,而不是“耐”[乖]虽然很少见,但这不是我第一次在霄云的作品里发现有念错字的了,下次遇到这种字,先确认一下读音好吗[乖]
2024年08月12日 10点08分 51
这个问题不大,估计很多人第一次看见读的也是“耐”,不影响听感
2024年08月12日 10点08分
盲选第一段编曲的情感推进,真的很漂亮
2024年08月26日 16点08分
level 13
《盲选》的歌词我认为还算不错。
尤其是“会成为灯塔……与梦对打”,这一段旋律看起来重复了四次,实则每一次歌词都不相同,前两次是提出问题,后两次是做出回应,这个设计就很好,如我之前预料的,比《没语》要强很多。
“与梦对打”我私心觉得改成“与梦对答”会更加顺口,不过一来可能为了对应前面的“解下盔甲”,二来可能是为了避免与后面的“自问自答”重复吧,总之是可以接受的比较奇怪的说法。
其他的挑也能挑,但没必要了。
盲选歌词不错归不错,不过在我这不觉得好到不得了的程度,霄云看歌词会破防,我估计是她共情能力本就很强,之前在天赐读保留歌词都能读流泪,现在歌词又融合了她自身经历,看破防实属正常。
共情能力强对于歌词其实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看到一些不太合适的歌词,也会下意识自己去完善脑补,以至于认为歌词还不错,没错,我还是在说《没语季节》[阴险]
2024年08月12日 10点08分 52
level 13
关于这三首歌大致就这样吧,后面想到什么再补充。
还是想感慨一下霄云胆子真的大,很有音乐主见,她肯定看过不少粉丝希望她找个好制作人带带她的愿意,但她最后还是选择了由自己来掌控全局。
实话实说,这几首歌找一线制作人,找一线制作班底,能得到更好的质量吗?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这几首歌确实也不够完美,还有提升空间。
但那又如何呢,我们总不可能指望自己一出手就能得到完美的作品,总是要在锻炼挫折教训中成长,如果所有事都要等到我们能有百分百的信心做得完美才开始,那么这个时间会是多久呢?五年?还是十年?
她准备的时间已经够多了,至少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是时候尝试尝试了,没有最开始的磕磕绊绊,就不会有后来某一年某一天可能完美的作品。
所以虽然我总说这不够好那不够好(特别是歌词,要重视起来),但实际上我整体很认可霄云的态度和做法,就是要大胆放手去做,去挑战未知的结果,就像她上歌手那样,就算没有十足的把握,就算失败了那又如何,我就是欣赏这种性格。
再说了,这不是还一直有在接OST吗,在那边也同样能接受制作人的指导,又不是说从此自己闭门造车了,机会多得很,保持期待吧。
2024年08月12日 10点08分 53
目前来看按你的标准除了第一首歌词外其他的都可以吧
2024年08月12日 10点08分
@里约三剑客(雲神版) 第一首歌词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2024年08月12日 11点08分
@一剑Λ终情 至于其他的提升空间我倒觉得不用担心,因为以面包的性格后面她肯定会不断修改完善的,没语季节混音改了两百次所以听起来就比后面的好,剩下的歌我估计是时间不够所以没有扣的那么细。
2024年08月12日 11点08分
估计面包是想先发出来,然后等有时间了再慢慢改,直到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就是可能要辛苦大家到时候一遍又一遍清理缓存了[滑稽]
2024年08月12日 11点08分
level 13
这几首歌给我一种感觉,作为一个vocal,霄云好像并不打算突出自己的人声[乖]人声在这些比较大的编曲下占比非常克制,而且她这几首好像很少利用自己醇厚音色自带的美感,喜欢用偏薄的音色,让步于唱法设计。
虽然我不太喜欢厚重的音色,更不是那些痴迷巨大胸声共鸣的vocal粉,但霄云的音色前两年已经削弱到一个非常合适的程度了,有一点厚度,听起来就非常舒适温暖,能给我一种声音中带着温暖黄色的通感。
这也不是简单的带不带气声的问题,过去的作品也带气声,但听感截然不同,比如很早的《更漏子》也有很多气声,但听起来丝毫不给人累赘的厚重度,而是满满的清冷飘渺。
技术进步归进步,希望霄云能保留多一点自己声音天然的最鲜明的特质,华语乐坛这样沉稳有力量还温暖的女声特别稀缺,唱出来自然会有一定的辨识度。
2024年08月14日 01点08分 67
这里应该是两个独立的问题。 音色的喜好我和你比较相近,我感觉今年的《北冥有鱼》这个音色听起来就最舒服和合适。好像普遍都认为音色厚重一点比较好,但是喜欢厚重的程度就各有区别。 至于气声方面,可能是由于音色变薄后才开始普遍使用,至于是否有问题还是要交给时间去验证
2024年08月14日 08点08分
@鸭里是多duck 音色厚重这方面,其实我最喜欢的是单听听不出明显厚重,但跟其他女歌手对比又能明显听出更醇厚的程度,这种最舒服。 都是超高音,霄云的高音之所以明显好听一大截,就是有这个厚度托底,才不会那么刺耳尖锐。 所以我的看法是没必要太薄,得不偿失。
2024年08月14日 08点08分
@一剑Λ终情 理论上同意。实际上,一方面面包的本声是个谜,有没有可能薄的声音接近现在的本声;另一方面现在真正的现场还是太少,还要看现在的高难度歌曲表现。
2024年08月14日 09点08分
@鸭里是多duck 那就等一个现场了[太开心]
2024年08月14日 10点08分
首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