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7
🍀林动
楼主
(zj图书馆)被误读的孔子,续集1 20。0211
昨天说到孔门有三本书,也谈到读书是件很不舒服的事情,考考考,烦死了。
孔子是如何做到把这个非常乏味的事情做到开开心心的呢?
昨天谈到孔门的学习方法,是格物致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就是一个事情,一个知识,我是啥也不懂,不知道从何入手,该怎么去学呢?
那就要从自己的已有经验着手,从老师发明这个工具,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去考虑。
人之所以不能接受新鲜事物,是因为自己固有的观念在那里,妨碍了对新事物的理解。
这有点像我们说话,假如学外地话,多少会带有本地的口音。
听一个英语非母语的人说话,很容易听出他是法国人,德国人还是日本人,就是这个原因。
这不是因为学习不认真的原因,是方法的问题。
就是说,法国人,德国人和日本人之所以能从他的英语发音里面,让你听出他的母语是什么,是因为他没有学会如何避免母语对自己英语发音的影响。
这个问题,就要看《中庸》了。
中庸被误读的最厉害,一提到中庸,就让人感觉老气横秋,什么人都不得罪的样子。
中午吃的啥,吃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中庸里面,就是这么说的: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人每天都要吃东西,吃的时候,很少去品尝味道的。
说的对不对?你说了算。
![[滑稽]](/static/emoticons/u6ed1u7a3d.png)
这就涉及到一个现象: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这里的小人不要理解成小心眼,自私的人,品德卑劣的人,就是普通人,做事情比较符合天性的,像小孩一样的那种。
如果孔子写本书,说我是天底下唯一的大圣人,你们这些凡夫俗子如何如何,那他就不算是大圣人了,对不对?
所以读孔子的书,有些词语看起来好像是鄙视人,其实他没有那个意思,就是在讲社会现象。
只有注意到他讲的现象了,才有可能用他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这个事情,古今中外,从来没有变过。我当然也在用这个办法。
中庸这个词,解释很多,五花八门的。
那想想,生活里面有什么呢?人情世故。人生有些什么事情要做呢?无非是为人处世两个。
那这个中庸就好理解了。
中就是心态平和。
庸就是什么都不做,葛优躺不行,躺在那里也是一种作为。
所以一个人懒到极点,就是慵懒,精神肌肉都很放松,没法再松了,再松下去,就得躺棺材里面才成了。
2023年11月07日 09点11分
1
昨天说到孔门有三本书,也谈到读书是件很不舒服的事情,考考考,烦死了。
孔子是如何做到把这个非常乏味的事情做到开开心心的呢?
昨天谈到孔门的学习方法,是格物致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就是一个事情,一个知识,我是啥也不懂,不知道从何入手,该怎么去学呢?
那就要从自己的已有经验着手,从老师发明这个工具,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去考虑。
人之所以不能接受新鲜事物,是因为自己固有的观念在那里,妨碍了对新事物的理解。
这有点像我们说话,假如学外地话,多少会带有本地的口音。
听一个英语非母语的人说话,很容易听出他是法国人,德国人还是日本人,就是这个原因。
这不是因为学习不认真的原因,是方法的问题。
就是说,法国人,德国人和日本人之所以能从他的英语发音里面,让你听出他的母语是什么,是因为他没有学会如何避免母语对自己英语发音的影响。
这个问题,就要看《中庸》了。
中庸被误读的最厉害,一提到中庸,就让人感觉老气横秋,什么人都不得罪的样子。
中午吃的啥,吃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中庸里面,就是这么说的: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人每天都要吃东西,吃的时候,很少去品尝味道的。
说的对不对?你说了算。
![[滑稽]](/static/emoticons/u6ed1u7a3d.png)
这就涉及到一个现象: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这里的小人不要理解成小心眼,自私的人,品德卑劣的人,就是普通人,做事情比较符合天性的,像小孩一样的那种。
如果孔子写本书,说我是天底下唯一的大圣人,你们这些凡夫俗子如何如何,那他就不算是大圣人了,对不对?
所以读孔子的书,有些词语看起来好像是鄙视人,其实他没有那个意思,就是在讲社会现象。
只有注意到他讲的现象了,才有可能用他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这个事情,古今中外,从来没有变过。我当然也在用这个办法。
中庸这个词,解释很多,五花八门的。
那想想,生活里面有什么呢?人情世故。人生有些什么事情要做呢?无非是为人处世两个。
那这个中庸就好理解了。
中就是心态平和。
庸就是什么都不做,葛优躺不行,躺在那里也是一种作为。
所以一个人懒到极点,就是慵懒,精神肌肉都很放松,没法再松了,再松下去,就得躺棺材里面才成了。
![[太开心]](/static/emoticons/u592au5f00u5fc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