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聊聊隐居
隐居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mengapple3 楼主
第一次在隐居吧发贴,只是因为看到有人所定义的“隐居”与“意义”,平常我只是逛逛,对于隐居生活心向往之。
我所向往的隐居生活也正如某吧友说的那样:茅屋三两间,半亩薄田,小菜园篱笆墙,鸡鸭成群,养花种草……
但某吧友对隐居的定义与意义,我还是有不同意见。
隐居的鼻祖,山居不营世利,树上筑巢而居,时人号曰巢父。尧帝以天下让给巢父,巢父不肯受。
商末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逃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
颜回,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可见,古人对于隐居的定义并非那么狭隘,没说一定要住什么样的房子,吃什么样的食物。不要说住山洞搭帐篷,就算是筑巢而居,也没说这样的人不是隐士。隐居也没什么主动、被动要求,什么主动的才是隐居,被动的就是逃避,就是流浪;也没说一辈子隐才是隐居,临时的就不是。严格来说从出生到死亡才算是一辈子,中途算只能说是半辈子,不知道那位吧友是不是从出生就开始了隐居呢?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传席先生,把中国古代隐士分为十种:
1.完全归隐:归于此类的隐士是真正意义上的归隐,他们与为仕而隐完全没有干系,即使有时机有环境有条件,甚至朝廷派人来多次延请,他们也拒不出仕,如晋宋间的宗炳、元代的吴镇等。
2.仕而后隐:这种类型的隐士在中国古代很多,当过官,因为对官场不满而解冠归去。这其中,名气最大的是陶渊明,其隐逸的名气甚至超过其诗名。但陈传席认为在陶渊明归隐之后就变成“真隐”了。
3.半仕半隐:此类人先是做官,但后来不愿做了,但辞官又无保于生计,于是虽做官,却不问政事,过着实际的隐居生活,虽然不具有隐士的名分,但却有隐逸思想,如唐之王维。
4.忽仕忽隐:如元明之交的王蒙、明末董其昌,均是先做官,然后又隐居,待朝廷征召或形势有利,又复出仕,之后再归去。陈传席先生评价这种人不果断,拖泥带水,并说王蒙创造了拖泥带水皴,董其昌的画用笔含糊不清,太暗而不明,就和他们的性格有关。
5.隐于庙堂:这类隐士,虽然做官,但不执着于政事,陈传席评价之为随波逐流,明哲保身,对国家危害最大。
6.似隐实假:如明代隐士陈继儒,虽不做官,但好和官家打交道,有人写诗讥笑他“翩翩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家”。
7.名隐实官:如南朝齐梁时陶弘景,人称陶隐士,虽然隐居山中,朝中大事还向他请教,被称为“山中宰相”。这种隐士实际上不具隐士思想,他不做官只是为了更自由而已。
8.以隐求仕:通过隐逸来博得名声引起朝廷的关注,然后出仕,即所谓的“终南捷径”。如唐代的卢藏用在考中进士后,先去长安南的终南山隐居,等待朝廷征召,后来果然以高士被聘,授官左拾遗,他曾对友人指着终南山说:“此中大有嘉处。”
9.无奈而隐:此类人实际上最热心于时局,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他们“隐居”只是为了表示不与清王朝合作,实际上从事最激烈的反清斗争。
10.真隐而仕:此类隐士在隐居时基本上都是真隐,但当时机来临时就出山,没有时机就隐下去。如殷商时伊尹、元末的刘基。
可见古人对于隐士是相当宽容的,无论你有无除隐居外的别样动机与目的,只要你行为上隐居了就是个隐士。
二十一世纪了,我个人认为,即便无法做到比古人更宽容,也不应比古人更狭隘,以自己理想型生活标准去强行要求他人,哪怕他人蓬头垢面、风餐露宿,难道影响到你岁月静好了吗?
关于意义,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什么意义,有人才有意义,没有人的地方不存在意义,所谓意义,是人类自娱自乐的游戏。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意义,意义是人类主观上的自我欺骗、自我催眠,所以千万不要把自己所认为的意义强加于他人。
郭德刚的相声里说:王老爷心善,见不得穷人,方圆十里。
不要让本想与世无争的隐居变成王老爷的“方圆十里”。

#我想要的隐居生活#
#一个人的生活#
#田园#
2023年10月08日 14点10分 1
level 9
楼主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长见识,用心了,辛苦,
其实,想怎么隐就怎么隐,拿自己的定义去要求别人,甚至不允许别人自称“隐居”,要改成逃难流浪
躺平
摆烂……未免管的太宽。
对这样的人不妨直接回一句:关你🐦事!
2023年10月08日 16点10分 4
是的
2023年10月08日 23点10分
level 15
俺路过
俺学习
2023年10月08日 16点10分 5
level 8
楼主有没有发现,你列举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有品德修养的人?个人认为隐居虽然重意不重形,在物质条件比古代高千百倍的现代社会,简单的生活必需品总该有吧?钻山洞这种不仅不安全还容易引起森林火灾的方式不应该再提倡。另外,侵占无人的荒屋,或者说不了几句就破口大骂,这些品行和隐者的修养也是相
2023年10月09日 00点10分 8
个人品德与生活习惯,这些都是个人的问题,拿这些去定义“隐居”这个词的含义,就有点管得太宽了,品德修养无法量化出一个绝对标准,你无法准确定义出品德到达一个什么样的高度才叫隐居,难道要出台一个国家级品德考试认证?再说,这世上伪君子多的是,你怎么一个个的去证伪?
2023年10月09日 00点10分
@潘晓贤time 你已经替我回答了,这个吧里面很多人说不了几句就破口大骂,基本的素质都欠奉,真的和隐者之间差了十万八千里
2023年10月09日 03点10分
@潘晓贤time 是的,道德律己,法律律人。
2023年10月09日 01点10分
level 7
很难在吧里看到这么用心的文章了[真棒],我觉得所谓的隐就是凭上等能,行中等事,饱下等欲
2023年10月09日 00点10分 9
level 12
字很多,应该是有学问的人,点赞!
2023年10月09日 01点10分 10
都不点我赞我[what][茶杯]
2023年10月09日 04点10分
@柳&痴仨美 老柳的贴,只要我看到,必点赞
2023年10月09日 05点10分
level 11
仅依字解,无论古今,隐而深藏,亦有身心之隐。身隐者众,口隐者巨,身心俱隐者寥寥。隐而逍遥,便得其髓,因隐而缚,背道而驰。然其皮毛者,得之甚众,其言甚广,畅所欲言,无可厚非,自娱也。
2023年10月09日 01点10分 11
论迹不论心,论心者,人心难测也。
2023年10月09日 02点10分
level 6
十个人可能有十个对隐居不一样的理解和见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没有千篇一律的隐居方式,所以做好自己才是最好的,至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那重要吗?
2023年10月09日 05点10分 12
我表达的不正是希望大家宽松对待,不是吗?
2023年10月09日 06点10分
level 10
什么定义,概念,变来变去都是沙文主义那一套。人家土拨鼠,猫鼬,蝙蝠,猴子,各种类人猿,不一样找个角落默默生活吗?还没有人类这么聒噪。[滑稽]
2023年10月09日 11点10分 13
所以我在反对沙文主义,动物也有沙文主义,特别是猴子、人猿之类。
2023年10月09日 12点10分
level 6
非常同意 隐居说到底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无分贵贱,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的隐居生活
2023年10月09日 12点10分 1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