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8
lzlzlzbaby
楼主
苏南模式,早期发展靠的不是政策,是突破限制的勇气
1.农村集资办厂的风险很大,而苏南很多县级市,做到了村村办企业,甚至有的村里,每个大队都在办企业,搞工厂,这是没有资金,没有经验,摸索探索的过程,也没有所谓的第一桶金,甚至客户都没有。
2.当然,乡镇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苏南的地理位置优势,有大量老师,专家的技术指导。但和耕地红线根本没关系,那时候也没任何红线,规定那里属于工业用地。 很多乡镇企业会在上海等大城市设立办事处,跑业务。后来,90年代末期,有些业务员赚到钱了,就回来自己单独办厂,那时候也不需要任何开厂审批手续。
3.你到苏南江阴,武进,宜兴,无锡乡镇上看下,几乎马路两边都是各类中小企业,工厂,村道里,乡道理,有的发展壮大了,有的还是小企业。
4.除了村办企业,苏南还有大量校办企业,就是老师出来开厂的。。。后来外资来了,苏南各县级市也互相拉开了差距,比如张家港,昆山,本来和宜兴差不多,甚至半斤八两,但宜兴,溧阳位置差,至今没有什么外资工厂。苏州下面的县级市,特别是昆山,常熟,张家港靠外资腾飞了。
5.也不是整个苏北都不行,苏北大多数县级市发展比较差,但有些县级市里的乡镇还是学起了苏南模式,及时开办乡镇集体企业。如果你是苏北的,来自苏北农村的,你只要想想小时候村里有没有企业? 父母是不是在村办企业里上班? 还是一直种田的? 就知道自己乡镇到底行不行。。。一个村集体企业,发展好了,能带出一个产业,能培养一批人出来创业做老板。
在苏南,70年代,80年代的年轻人,都在村企里面上班。你的父母在上班,还是在种田?
你看看苏南的地图,很多很多企业,现在还是在村里。

2023年09月15日 02点09分
1
1.农村集资办厂的风险很大,而苏南很多县级市,做到了村村办企业,甚至有的村里,每个大队都在办企业,搞工厂,这是没有资金,没有经验,摸索探索的过程,也没有所谓的第一桶金,甚至客户都没有。
2.当然,乡镇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苏南的地理位置优势,有大量老师,专家的技术指导。但和耕地红线根本没关系,那时候也没任何红线,规定那里属于工业用地。 很多乡镇企业会在上海等大城市设立办事处,跑业务。后来,90年代末期,有些业务员赚到钱了,就回来自己单独办厂,那时候也不需要任何开厂审批手续。
3.你到苏南江阴,武进,宜兴,无锡乡镇上看下,几乎马路两边都是各类中小企业,工厂,村道里,乡道理,有的发展壮大了,有的还是小企业。
4.除了村办企业,苏南还有大量校办企业,就是老师出来开厂的。。。后来外资来了,苏南各县级市也互相拉开了差距,比如张家港,昆山,本来和宜兴差不多,甚至半斤八两,但宜兴,溧阳位置差,至今没有什么外资工厂。苏州下面的县级市,特别是昆山,常熟,张家港靠外资腾飞了。
5.也不是整个苏北都不行,苏北大多数县级市发展比较差,但有些县级市里的乡镇还是学起了苏南模式,及时开办乡镇集体企业。如果你是苏北的,来自苏北农村的,你只要想想小时候村里有没有企业? 父母是不是在村办企业里上班? 还是一直种田的? 就知道自己乡镇到底行不行。。。一个村集体企业,发展好了,能带出一个产业,能培养一批人出来创业做老板。
在苏南,70年代,80年代的年轻人,都在村企里面上班。你的父母在上班,还是在种田?
你看看苏南的地图,很多很多企业,现在还是在村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