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探讨、土壤结构与多样性生态的微观饲育应用
蜘蛛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CDC_锅巴洋芋
楼主
本帖会从土壤构成、土壤结构、土壤生态、生物种群关系以及饲育中土壤(垫材)应用等方面粗略探讨一下伴随爬宠吃喝拉撒的土壤是多么的重要。本帖也许会对长期以来的干土、薄土饲养造成影响且比较刺激,会一一举证对比,在后面也会将一些经验与案例与各位分享交流。本帖旨在探讨互补互学,不涉及任何映射和针对,如有冒犯还望见谅
内容比较多,会随时更新。
(亚马孙雨林镇)
2023年08月19日 13点08分
1
level 11
小盗💯
dd等大佬来
2023年08月19日 13点08分
2
CDC_锅巴洋芋
我想先插播一条硬广
2023年08月19日 14点08分
level 10
豢龙氏
大佬何在
2023年08月19日 14点08分
3
CDC_锅巴洋芋
还在整理
2023年08月19日 16点08分
level 10
离风吹
顶起来,666,我的宝贝儿!
2023年08月19日 18点08分
4
level 12
宇宙无敌袁漂亮
占楼
2023年08月20日 05点08分
6
level 7
小肥羊0120
大佬
2023年08月20日 06点08分
8
level 13
草莓草莓果酱
比较深度土怎么样
2023年08月20日 06点08分
9
CDC_锅巴洋芋
后面会有更新
2023年08月20日 07点08分
level 11
CDC_锅巴洋芋
楼主
好,系好安全带,准备发车了(emmm????)
大约45亿年前,地球在一片混沌的物质层里诞生,又到大约30~20亿年前第一个稳定的大陆开始出现。这些大陆由于板块构造作用而增长和发展。长久以来,在微生物、古菌,真菌以及藻类的作用下,地球逐渐发展出多样态多结构的复杂生态系统结构,她经历了洪荒初开的太古宙(Precambrian),经历了生命爆发的寒武纪(Cambrian),经历了巨兽当道的白垩纪(Cretaceous)也伴随我们人类的诞生陪我们度过了漫长又短暂的新近纪 (Neogene) (和古近纪 (Paleogene) 一道并称为为新生代 (Cenozoic))。而作为地球重要组成部分大陆在期间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并随着穿兮光阴逐渐形成了四大大陆系统,而我们所饲养的所有陆生爬宠均来自这些地方,它们分别是多样性丰富被称为地球绿肺的【热带雨林】、蕴含丰富碳、腐殖质的【温带森林】、拥有肥沃植被以及丰厚泥炭层的【草原】以及硬度极高,深藏高碱、高盐成份的贫瘠【荒漠】。而我们的探讨就将从以上四块区域入手,深入浅出的聊聊这些生衍出万千爬宠的奇特土壤以及它们特有的土壤属性以及生态样式。(内容很多,望大佬们耐心等待,也欢迎大佬查漏补缺,及时纠正)
2023年08月20日 07点08分
10
level 11
CDC_锅巴洋芋
楼主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土壤的构成元素,一般情况下土壤由砂土、粉砂、黏土以及主干壤土构成,这些元素相互作用将水份与空气带入土壤层中,而这些空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与水份一起滋养了土壤中的真菌和微生物,而这些微生物和真菌又在空气和水份的作用下疯狂转换分解(就是恰饭)着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输入进根系的糖份,而这些吃饱了的真菌(emmm,怎么骂菌呢)会分泌出一种粘稠的物质从而使土壤增肥,并返哺给植物与其它附生生物(如,鼠妇、蠕虫等),你看,它在拉💩,不对、你看,一套简单健康且良性的循环系统就这样形成了,这就是土壤生态的demo。这里,我们看三种不健康的反应(压一压,不是你想的那样啊,亲)———红壤化(Red Soil)、板结(Soil Crusting)以及厌氧(AR)。
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一个、红壤化。(接下)
2023年08月20日 08点08分
11
level 11
CDC_锅巴洋芋
楼主
红壤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不健康反应”只针对就土壤生态多样性上进行判定,并不代表红壤是百无一用的土壤,事实是红壤在园艺种植和现代农业上有特定的需求,其土壤呈现的酸性物质对某些特定物种如杜鹃、茶树,松树等植物有着显著的功效,另外,红壤的透水性好,微生物含量也一定的载量,这有助于土壤保持活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种“健康”的土壤,综上所述,我们在判断一款土壤是否“健康”或适宜饲育的标准是中性,活性,稳定性三大要素。而红壤的生态性由于长期遭受大雨与风化洗礼使其本身的土壤肥力流失,从而失去正常的生物位循环,这样的情况就很极端,再加上经年累月沉淀的铁、铝氧化物,使其土壤严重偏酸(可参考南美雨林近年来的土壤贫瘠趋势),酸性加营养流失使其很难形成丰富样态的土壤生态结构,再加水份储备的流失,所以我们看到了大量的红土区域趋于贫瘠并逐渐失去生物多样性,因此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饲育材料。也许有的会说,你看很多物种的原产地也是红壤结构,我承认的确如此,但艰难的活着和生活是有区别,而对于这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壮士,我们为何不在人工饲育的条件下提供一个既能模拟原生生境,又能兼顾理想状态的饲育环境呢?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非常不提倡。
以下是本人在撸妖上仙与美丽老师协助探讨下完成的两个饲育环境:印度红雨&坦湖卷贝
2023年08月20日 09点08分
12
level 11
CDC_锅巴洋芋
楼主
吃个饭,接下来【板结】
2023年08月20日 09点08分
13
level 11
CDC_锅巴洋芋
楼主
板结
在之前提到,土壤的组成由砂土、粉砂,黏土以及壤土组成,在这些组队的土壤里还有一种前文提到过的队友——有机物/微生物,而板结形成的主要起因之一便是微生物和有机物的流失。当我们提到土壤时第一印象往往是“泥土”,而所谓泥土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成份外,最最最重要的其实水和空气、这是万物的原能!事实是健康的土壤中50%是水和空气,而土壤中的生物也需要在水和空气的影响下繁衍循环。那么重点来了,前面我们提到板结的起因是在于土壤微生物/有机物的的流失,如果水和空气是这些物质的生存基础,那么造成板结的实际原因是什么我想大家应该一目了然了吧,对,是水份和空气的流失。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土壤水份和空气的流失呢又是怎么影响土壤结构的呢?举个栗子,算了,直接说,土壤在正常情况下有稳定的疏密结构,如下图所示,每一层结构都能形成稳定的结构水份和空气进入,但由于重力挤压,雨水冲刷以及干湿交替过于频繁时,土壤里的粉砂和黏土层会形成移位,从而挤压正常壤土的结构空间,而这些移位的黏土与粉砂会相互凝结并形成固化层从而阻碍空气与水份的正常循环流通,再加上天降神兵杂草的错综根系相互缠绕,整个内部空间就形成了一个密闭空间,而身处这个环境的微生物以及真菌有机物不能充分的交换营养释放物质久而久之便会衰亡,完美的密室杀菌。就这样一层层风化的壤土与干瘪的粉砂黏土勾结着杂草的根系,一块板结工程落地。并为它的私生子“厌氧”提供了雄厚的家底,土三代即将诞生。很多爬宠饲育者喜欢在土壤底层压的像砖头一样,如果水份控制不好,液体渗透到这层再加上“保温箱”饲养法的低通风buff与温度的加持,我建议直接放泡菜坛子效果更好。另外在这里说说所谓干土和薄土饲养,不要在掩耳盗铃了,你见过哪个雨林品种在干的扣卡的土壤上生活的?又有哪个雨林品种的生存土层不到1cm的?什么?防止螨虫?事实是螨虫对土的干湿,厚薄与否并没有太多关系。而土壤有机物与酸碱的平衡才是螨虫滋生的重要原因啊,我的宝贝儿
(接下、厌氧)
2023年08月20日 10点08分
14
level 11
CDC_锅巴洋芋
楼主
过两天更
2023年08月23日 17点08分
15
level 10
只是吃个瓜
DD
2023年08月24日 06点08分
16
CDC_锅巴洋芋
XD
2023年08月24日 09点08分
level 5
梦梦糖🍒
顶一下
2024年02月04日 01点02分
17
CDC_锅巴洋芋
xd
2024年02月06日 02点02分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