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写在一楼的字,顺便求天地神灵保佑,别把我帖子删了或者没人看沉了。Marxism是一门非常非常重要的经济学门类,一般来说我们会将Marx的后人分成两种人Marxist与Marxian前者指的是支持Marx的Ideological主张的人,后者指的是研究它经济学论证的经济学者,无论你是否支持他的ideology,但是请不要随意否认他的经济学地位,接下来我会用比较多的字数简单介绍一下,Marx经济的来源,核心思想,模型论证,并且最后说明他所面临的合理质疑,这次是非常抽象模型化的内容,所以如果有看不懂的朋友欢迎随时回帖询问。那么废话少说,开始吧。
2023年08月07日 14点08分
1
level 9
关于Marx和古典经济,都必须要追溯到亚当斯密和弗朗索瓦·魁奈,斯密大家都熟就不介绍了,这里简单说一下魁奈,这位老哥是重农主义领袖,早期经济学思想家他最大的贡献就是搞出了Tableau economique 翻译过来就是经济表,对包括斯密,李嘉图,马尔萨斯和Marx在内的早期经济学者的影响力都非常大。
2023年08月08日 02点08分
2
level 9
不过魁奈的影响是隐形的,对后世经济学影响最大的那肯定得是斯密,他在国富论第七章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中对价格进行了定义,也就成为了后世马歇尔供需理论的基础,但是其实就算是马歇尔自己也把供需价格理论的对象称作fishmarket,是一个商品非常单一,资本几乎不介入,完全由劳动组成而且数日内就会完成一次周期的特殊市场。
2023年08月08日 02点08分
3
level 9
而斯密对于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的论证是没有经过数学设计的,可以说毕竟是原点,非常的粗糙。在斯密看来,商品存在一个自然价格,也就是根据需求,功能等等决定的一个出生自带的价格,其实后世学者把它定义为了价值,以下不赘述。然后斯密接下来的论证就和我们都知道的一样,东西多了就便宜东西少了就贵,便宜了就少生产,贵了就多生产,渐渐的价格会来到自然价格这里。但是这里其实产生了一个循环的论证,我们都知道,交易的过程是混沌的,我们只能观测到交易的结果,那么除非你在交易之前,就已经预测到了你商品在本次交易中的利润率,否则你的商品价格便不会与利润率相同。这里的循环论证就在于
问:为什么该商品是价格P?答:因为我们观测到了它的售价趋于P
问:为什么它的售价会趋于P?答:因为该商品的价格应该是P
看到了吗,这一论证是循环的,没有办法真正的给定商品的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2023年08月08日 02点08分
4
所以你是跳着看我发的内容的?Marx的论证并非循环我在后文早说过了,生产价格还是不能完全解释价格和利润率的关系,这个我也在后文说了,它的模型是用两个不同系统的数量强行划了等号,是向量等于定量的无限解。
2023年08月08日 23点08分
我通篇文章哪一句不是高度抽象的模型化描述,啥时候说过个别交易的事儿了。你要明白在实物市场的“盈余率”以Marx的论证方法不能有效的与货币市场的“利润率”建立联系才是这篇文章的主旨。
2023年08月08日 23点08分
你还是陷入了亚当斯密的循环之中,你说工人减少市场总产量降低导致价格上升,那么为什么产量降低会导致价格上升?因为你观察到了价格上升,明白了吧,你始终没有跳出亚当斯密留下的逻辑困境。所谓自然价格也就是所谓的价值它并不能用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去和价格建立有效联系。
2023年08月08日 23点08分
@Web行者归来 你始终没有弄明白,生产价格也好价值也罢,它的决定,是在实物系统之中;而价格,它的决定,是在货币系统之中,只要你不能建立二者间的有效联系,你就不能简单的为二者画上一个等式,明白了吧。
2023年08月09日 00点08分
level 9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呢有两种不同的思路,第一种就是李嘉图了,他做的事情其实是试图论证价值的存在和论证先有价值后有价格,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劳动价值论,另一种呢就是马歇尔为首的边际主义者了。其实这两种解决方法都是有问题的,大哥二哥罢了谁也别说谁,不过我们今天不聊边际主义者,只说Marx。很多人拿现代经济学的数学工具来批评Marx其实这是不讲道理的,Marx那个时代那些数学大哥都还是小孩呢,要知道微积分传到Marx也就跟线代传到我们这儿是差不多年头的,能掌握代数分析就很不错了,Marx其实反而是当时比较先进的模型理论使用者,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没有数学模型的,Marx给他整了一个。
2023年08月08日 02点08分
5
level 9
今天来聊聊这模型的原理和他到底漏了什么,首先来看函数的定义
Z:价值valueof each commodity
C:生产资料的无差必要劳动the capital goods 其实理解为固定资本也可以
V:可变资本的无差必要劳动,也可以理解为工人的工资(维生费用)variablecapital(worker`s subsistence)
S:剩余价值surplus value
Π:利润率。
先来说价值,注意不是价格,价值按照Marx的话来说就是由人类无差别必要劳动凝聚,所以存在
Zi=Ci+Vi+Si
的关系,其中i=c,v,l,这里l是指非生活必需品也就是俗称的luxury,到这里为止应该都没什么争议吧,很合理的公式。这里先说一句,这其实是体现自魁奈—李嘉图的思想传承,既一个经济的再生产首先必须的决定Wage也就是这里的V因为低于一定的值那么生产就会持续不下去。
2023年08月08日 02点08分
6
level 9
接着往下看Marx下一个定义的公式是关于盈余率的,或者用Marx的话说叫做剥削率
σi=Si/Vi
这其中σ为盈余率所谓剩余价值就是工人生产的超过V的价值就被认为是剩余价值,因此盈余率的定义也没什么毛病,一般认为盈余率呢在市场长期过程中会逐步趋近,因此呢令σi=σ,原因也是来自斯密,但是太麻烦了自己去翻书吧懒得说了。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假设前提下,剩余价值只跟可变价值相关,不过我们知道,资本家只对利润有兴趣,而利润并不是上面的所谓数量系统quantitysystem相关的概念,而是跟钱相关的概念,这一理念(price system)的提出者其实也是李嘉图。因为需要配和这一点,我们这时候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称为生产价格,其实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费用cost(当然你不能随意的将它们划等号),那么利润率的公式就为
Π=ΣSi/(ΣCi+ΣVi)
下面俩合起来是总费用上面是总生产,很好理解吧。那么市场价格Pi当然由
Pi=(1+Π)(Ci+Vi)
决定,简单的变形而已大伙可以试试。这就是Marx的全部市场模型,他很好的规避了前面说的循环论证问题,而且Marx还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利润因为是和总资产同时相关的,所有资本都具有生产性,所以在价格系统内,资本家掌握有资本是被资本家合理化了的。因为我占有生产资料也是有再生产性的嘛。可是如果我们只看数量系统的话就会发现其实生产资料是不提供生产性,所谓的盈余不过是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罢了。这就是Marx理论的核心,也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逻辑的核心。
2023年08月08日 03点08分
7
意思是不是说生产资料的价值其实是生产生产资料的劳动者的,直至大自然?
2023年08月08日 11点08分
不引入剩余价值同样也能解释利润啊
2023年08月08日 13点08分
@今晚吃什么😁😁 剩余价值我在6楼解释过了,就是劳动者生产的总产品,超过他们的生存所需的剩余,为什么是生存所需,古典经济认为只要能保证劳动者的生存所需经济就能不断开展再生产。
2023年08月09日 00点08分
@今晚吃什么😁😁 比如说市场内所有劳动者的生存所需是8个单位,而市场的总产出是10个单位,那么必须要投入8个单位进入再生产,否则明年就要完蛋,但是剩下的2个单位就是所谓的“剩余价值”
2023年08月09日 00点08分
level 9
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其实我觉得应该有眼尖的小伙伴注意到了其中明显的逻辑漏洞,不过其实历史上把漏洞公诸与众那都要到1906年了,其实没那么复杂,说白了就是定义价格的这个公式啊,左边是价格系统,而右边其实害是在用数量系统如果用向量来打个比方就是常量等于向量,你这个互相决定的前提就不成立了,因为根据向量的组合,有无限种方法得到一个常量,所以说他这个模型就还是描述不了价值与价格的关系,那后面得出的关于生产资料的推断也就不得不引人怀疑了。当然你可以说在价值层面剥削还是存在的,但其实那也不是,因为商品这玩意儿啊,今年的价值和明年的价值其实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可以认为资本家收取的其实不是利润而是两年之间商品的价值差。所以,吧里喜欢马经的各位,准备好摩拳擦掌大写论文而不是在贴吧里写些小作文去反驳这个观点了吗。
2023年08月08日 03点08分
8
@Web行者归来 你使用的是价值,交换的是价格,经济学家Enrico 和Sebastiano用斯密,李嘉图与Marx的故事告诉我们,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不能通过劳动价值理论来论证。就是这个道理,价值本身以劳动来衡量是没问题的
2023年08月08日 08点08分
@Web行者归来 如果没有货币分配问题,存在一个物物交换的市场的话,你说的也没错,在纯粹埃及沃斯盒中无论起始状态如何都能通过调节达到帕累托最优,虽然我个人认为这种纯粹的经济除了参考意义外毫无用处就是了。
2023年08月08日 09点08分
@Web行者归来 如果没有货币分配问题,存在一个物物交换的市场的话,你说的也没错,在纯粹埃及沃斯盒中无论起始状态如何都能通过调节达到帕累托最优,虽然我个人认为这种纯粹的经济除了参考意义外毫无用处就是了。
2023年08月08日 09点08分
@Web行者归来 但是你在交换时使用的是价格而不是价值,所以你必须要考虑货币的配置。
2023年08月08日 09点08分
level 9
我还挺少发这么长的帖子的,劳动价值论的批驳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对李嘉图的批驳因为李嘉图本人没写模型,所以基本上是以逻辑批驳为主,而对Marx的批驳主要是集中于模型层面的,毕竟,他是真搞出了一个模型,但你说如果一个经济学模型是错的,他是不是就一无是处呢,那肯定不是啊,正因为有他的先驱,才能有后人用更优秀的数学工具制作出更挑不出毛病的经济学模型。
2023年08月08日 03点08分
10
level 13
p和q联袂而至。苏联相信价值规律,所有商品一律收25%的流转税,比起现行不同税率尤为失败。剪刀差之下,农业生产既内卷化,农民又保留劳动,农业生产率也下降,最直观现象就是自留地单位产量比公田高。
2023年08月08日 13点08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