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GZYW114514
楼主
最近M26显然对于CA党来说是个利好,极大地鼓舞了CA的士气,同时由于M26的商业成功,也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青山发柯哀糖的密度会大大提高。但是也有一些不好的现象,例如一些极端乐观柯哀党到处宣传“青山一直想搞柯哀,但被制作组/出版社逼着搞新兰”这种奇葩言论。下面,我就从青山最初怎么创作《名柯》这部作品和构思其中角色的角度,来分析对比一下这两对CP的优劣,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首先众所周知,《名柯》这部作品的
开端
很大程度其实就是《金田一》的跟风之作,小学馆想弄一部题材相似的推理作品与《金田一》竞争。而青山也说过开始构思这部作品时,觉得并不会连载太长时间就完结(青山在一个访谈里说觉得连载几个月就完结了),所以其中的人物设定也比较简单,很多地方都能看出青山过去作品的影子。其中,小兰这个角色的定位就很有意思,她从一开始就被设定为必须不能知道柯南的真实身份。可能现在的很多读者观众会觉得这个设定很荒唐,但是考虑到《名柯》一开始并没有被当成一部超长连载作品来构思,这个设置倒也可以接受。因为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这个设置就是男女主角情感戏剧张力的主要来源:从柯南的角度来说,喜欢的人就在身边,却不能公开身份谈情说爱,所以才会有与组织对抗,恢复身体的动力;从小兰的角度来说,朝思暮想的人其实就潜伏在身边自己却不知情,只能默默等待,观众就会感受到她对男主角爱得深沉。如果《名柯》真的如同青山最初想象的那样很快就完结,那毫无疑问“小兰知道柯南身份”这个剧情必须是得留到作品最后的高潮部分才能发生的,这样才能让新兰HE的情感冲击力达到最强。而且,如果《名柯》的篇幅较短,那小兰在结尾前一直是蒙古人这一点的观感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糟糕。
但是,《名柯》意外的超强人气使得这部作品最终成为了一部连载近三十年还未完结的超长篇。组织篇的各种强大配角以及红黑斗争的残酷,使得小兰这个角色的吸引力相形见绌。随着组织篇的推进,柯南这个角色也越来越复杂,能力和人脉也越来越强大,对黑衣组织的挖掘调查也逐渐深入,但是小兰这个角色就几乎没参与这一部分情节,她的角色成长也基本是跟与新一的恋爱完全挂钩的。这一点是由小兰这个角色的初始设置决定的,“必须不能知道柯南的真实身份”这一点,使得小兰在《名柯》中的定位就注定只是男主角的恋爱对象。无论青山再怎么给她强行加戏,例如满月篇里救下灰原哀这样的机械降神情节,只要“必须不能知道柯南的真实身份”这个基本设置不变,就没法真正提升小兰在作品中的地位。但是如果青山选择不再把“小兰知道柯南身份”这个情节留到结尾,而是选择让小兰中途就知道,那就意味着小兰这个角色得进行大刀阔斧的重塑,此前用来构建她与男主角之间的情感张力的手段也得完全推翻重做,显然青山到目前为止都没打算这么做,也就导致了小兰在《名柯》这部作品的尴尬地位。
而从与男主角组CP的角度,灰原哀这个角色是有着天然优势的。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灰原和柯南外形一致,而小兰和柯南一个大人一个小孩;②灰原和柯南是共享秘密的人,都是组织篇的重要参与者,虽然他们之间也不是100%的信息共享,但这种关系是一直当蒙古人的小兰完全无法比较的。
显然青山团队是由意识到灰原的角色初始配置是远强于小兰这一点的,所以他们显然一直在对灰原哀以及柯哀这对CP进行打压。例如灰原的篇幅刚好是小兰的一半左右(我不知道这个数字是否是他们有意控制的);灰原在组织篇中的戏份在满月篇后越来越少,也逐渐被边缘化;早期灰原对柯南较明显的情感攻势也突然消失不见了,漫画里柯南也从未对灰原表现过对待小兰那种会脸红喷鼻血的感情;而新兰的感情虽然拖沓、庸俗,但确实在往前推进(伦敦篇、修学篇,以及青山在病重时还要把樱花班的故事写出来);动画OPED几乎全是新兰;除了近几年的剧场版,柯兰心灵感应煽情戏几乎是每年都要走的公式流程,而灰原则几乎一直在打酱油。上面这些都说明青山以及出版社/制作组这么多年来几乎一直是在强推新兰打压柯哀的,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与灰原相比,小兰这个角色设置存在严重的先天性不足。而小兰人气不如灰原这一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我认为出版社/制作组违背青山意愿强推小兰和新兰CP这种说法很荒唐,因为除了樱井武晴这位奇葩,出版社/制作组里的人其实并不怎么关心CP的走向,对于他们大部分人来说,经济收益才是最重要的。从出的周边商品来看,他们也很清楚灰原人气是要高于小兰的,为什么有人会跟钱过不去?我是始终想不明白。
然而如同前文所说,灰原这个角色的初始设定比小兰强太多了,无论青山再怎么让灰原坐冷板凳或让灰原角色崩坏,再怎么给小兰强行加戏,只要不删掉“小兰必须不能知道柯南真实身份”这个致命缺陷,小兰这个角色就永远不可能与灰原相比,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青山似乎是决定把这个设置用到底了,我个人觉得可能是青山还是比较想把小兰知道柯南身份这个情节留到结尾,用来给新兰结局增加冲击力。
当然现在随着M26的成功,以及新兰低迷的人气,以后他要改结局也不是不可能,虽然我觉得这个概率不大。
2023年05月17日 01点05分
1
首先众所周知,《名柯》这部作品的
开端
很大程度其实就是《金田一》的跟风之作,小学馆想弄一部题材相似的推理作品与《金田一》竞争。而青山也说过开始构思这部作品时,觉得并不会连载太长时间就完结(青山在一个访谈里说觉得连载几个月就完结了),所以其中的人物设定也比较简单,很多地方都能看出青山过去作品的影子。其中,小兰这个角色的定位就很有意思,她从一开始就被设定为必须不能知道柯南的真实身份。可能现在的很多读者观众会觉得这个设定很荒唐,但是考虑到《名柯》一开始并没有被当成一部超长连载作品来构思,这个设置倒也可以接受。因为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这个设置就是男女主角情感戏剧张力的主要来源:从柯南的角度来说,喜欢的人就在身边,却不能公开身份谈情说爱,所以才会有与组织对抗,恢复身体的动力;从小兰的角度来说,朝思暮想的人其实就潜伏在身边自己却不知情,只能默默等待,观众就会感受到她对男主角爱得深沉。如果《名柯》真的如同青山最初想象的那样很快就完结,那毫无疑问“小兰知道柯南身份”这个剧情必须是得留到作品最后的高潮部分才能发生的,这样才能让新兰HE的情感冲击力达到最强。而且,如果《名柯》的篇幅较短,那小兰在结尾前一直是蒙古人这一点的观感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糟糕。
但是,《名柯》意外的超强人气使得这部作品最终成为了一部连载近三十年还未完结的超长篇。组织篇的各种强大配角以及红黑斗争的残酷,使得小兰这个角色的吸引力相形见绌。随着组织篇的推进,柯南这个角色也越来越复杂,能力和人脉也越来越强大,对黑衣组织的挖掘调查也逐渐深入,但是小兰这个角色就几乎没参与这一部分情节,她的角色成长也基本是跟与新一的恋爱完全挂钩的。这一点是由小兰这个角色的初始设置决定的,“必须不能知道柯南的真实身份”这一点,使得小兰在《名柯》中的定位就注定只是男主角的恋爱对象。无论青山再怎么给她强行加戏,例如满月篇里救下灰原哀这样的机械降神情节,只要“必须不能知道柯南的真实身份”这个基本设置不变,就没法真正提升小兰在作品中的地位。但是如果青山选择不再把“小兰知道柯南身份”这个情节留到结尾,而是选择让小兰中途就知道,那就意味着小兰这个角色得进行大刀阔斧的重塑,此前用来构建她与男主角之间的情感张力的手段也得完全推翻重做,显然青山到目前为止都没打算这么做,也就导致了小兰在《名柯》这部作品的尴尬地位。
而从与男主角组CP的角度,灰原哀这个角色是有着天然优势的。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灰原和柯南外形一致,而小兰和柯南一个大人一个小孩;②灰原和柯南是共享秘密的人,都是组织篇的重要参与者,虽然他们之间也不是100%的信息共享,但这种关系是一直当蒙古人的小兰完全无法比较的。
显然青山团队是由意识到灰原的角色初始配置是远强于小兰这一点的,所以他们显然一直在对灰原哀以及柯哀这对CP进行打压。例如灰原的篇幅刚好是小兰的一半左右(我不知道这个数字是否是他们有意控制的);灰原在组织篇中的戏份在满月篇后越来越少,也逐渐被边缘化;早期灰原对柯南较明显的情感攻势也突然消失不见了,漫画里柯南也从未对灰原表现过对待小兰那种会脸红喷鼻血的感情;而新兰的感情虽然拖沓、庸俗,但确实在往前推进(伦敦篇、修学篇,以及青山在病重时还要把樱花班的故事写出来);动画OPED几乎全是新兰;除了近几年的剧场版,柯兰心灵感应煽情戏几乎是每年都要走的公式流程,而灰原则几乎一直在打酱油。上面这些都说明青山以及出版社/制作组这么多年来几乎一直是在强推新兰打压柯哀的,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与灰原相比,小兰这个角色设置存在严重的先天性不足。而小兰人气不如灰原这一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我认为出版社/制作组违背青山意愿强推小兰和新兰CP这种说法很荒唐,因为除了樱井武晴这位奇葩,出版社/制作组里的人其实并不怎么关心CP的走向,对于他们大部分人来说,经济收益才是最重要的。从出的周边商品来看,他们也很清楚灰原人气是要高于小兰的,为什么有人会跟钱过不去?我是始终想不明白。
然而如同前文所说,灰原这个角色的初始设定比小兰强太多了,无论青山再怎么让灰原坐冷板凳或让灰原角色崩坏,再怎么给小兰强行加戏,只要不删掉“小兰必须不能知道柯南真实身份”这个致命缺陷,小兰这个角色就永远不可能与灰原相比,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青山似乎是决定把这个设置用到底了,我个人觉得可能是青山还是比较想把小兰知道柯南身份这个情节留到结尾,用来给新兰结局增加冲击力。
当然现在随着M26的成功,以及新兰低迷的人气,以后他要改结局也不是不可能,虽然我觉得这个概率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