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治
历史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李治昏君
2023年03月22日 08点03分 18
昏啥昏,他也是有永徽之治的人,唐朝版图在他手里最大(下面是百度搜的) 唐高宗在位期间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灭高句丽(668年),[5]使唐朝版图达到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扩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中部。
2023年03月22日 08点03分
昏君谈不上,明君也谈不上,比守成之君强不少,但个人的能力又实在不怎么上得去台面。真的就是命好。
2023年03月22日 08点03分
level 12
继续回顾一下李治的前十年执政经历。
李治这个人,也不能说他完全是没脑子的,虽然在处理人事方面手腕明显幼稚,但好在效果还不错。
他不会用人,所以才会想到后来用李义府去制衡长孙无忌的笨办法,这是典型的养狗咬人,但悲哀的是这条狗更认女主人一些。
李治的脑子也没笨到极致,他显然在初期和中期都意识到了武则天对于皇权的威胁,也不是没反抗过。
在解决完长孙无忌后,李治暂时解决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其实长孙无忌已经准备隐退,相权已经无威胁),正常的情况下在接下来他应该立即解决掉李义府。
因为李义府确实称不上有能力,贪得无厌也就罢了,关键是他戾气横行,完全不知道收敛。这么一个人不只是不能当宰相,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中枢。对于李治来说,他原本就只是个制衡长孙无忌的棋子,现在长孙无忌被解决掉了,他本来就应该立即清除掉李义府。
但李治真就是李治。由于李义府其实是武则天的人,李治就真下不去手,暂时留着他了。
一留就留到了公元663年。
四年啊,把李义府这么一个人留了四年,你可以想象这四年里朝廷被他祸害成什么样了。
“右相河间郡公李义府典选,恃中宫之势,专以卖官为事,铨综无次,怨讟盈路,上颇闻之,从容谓义府曰:“卿子及婿颇不谨,多为非法。我尚为卿掩覆,卿宜戒之!”义府勃然变色,颈、颊俱张,曰:“谁告陛下?”上曰:“但我言如是,何必就我索其所从得邪!”义府殊不引咎,缓步而去。上由是不悦。”
直到这一年李义府干了这么一件事,李治才意识到他到底养了一个什么玩意,于是开始要解决李义府。
“望气者杜元纪谓义府所居第有狱气,宜积钱二十万缗以厌之,义府信之,聚敛尤急。义府居母丧,朔望给哭假,辄微服与元纪出城东,登古冢,候望气色,或告义府窥觇灾眚,阴有异图。又遣其子右司议郎津召长孙无忌之孙延,受其钱七百缗,除延司津监,右金吾仓曹参军杨行颖告之。夏,四月,乙丑,下义府狱,遣司刑太常伯刘祥道与御史、详刑共鞫之,仍命司空李勣监焉。事皆有实。戊子,诏义府除名,流巂州;津除名,流振州;诸子及婿并除名,流庭州。朝野莫不称庆。”
虽然解决了李义府,但李治忽然发现他面临了一个大问题——无人可用了。
不得以之下,只能用徐世勣了。徐世勣是武则天的人,这一点李治现在知道不知道?他是知道的。但想要掌控大局,除了徐世勣之外,他真的找不到别人了。
长孙无忌死了,褚遂良死了,韩瑗也走了,朝廷中枢里,重要部门均是武则天的人。
然而徐世勣他终究是武将,是军事贵族,靠他是不可能撑起朝局的,李治终究还是需要一个自己的人。
于是在观察了一年之后,他最终选择了一个人。
“丁亥,以司列太常伯刘祥道兼右相,大司宪窦德玄为司元太常伯、检校左相。”
刘祥道这个人,我查了很久,对不起,实在是查不到太多资料。只能说,这是个十分懂得明哲保身的老好人,不得罪人,很谦虚。论能力……不知道。
李治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居然只能选择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而另一个窦德玄,情况和刘祥道差不太多,也是个没什么脾气的。
就在一群要能力没能力,脸也不怎么熟的老臣的陪同下,李治走到了他的执政中期。
对外开疆拓土,顺利至极,唐朝帝国版图,一天比一天大。李治觉得自己挺行的,于是酝酿泰山封禅。
在用人方面,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李治的无奈。他宁可用刘祥道这种除了道德文章什么都不会的腐儒,也不用武则天的人。这种反抗,就像小孩子在耍脾气一样。
李治的功绩在一天天增加,但他的权力在一天天的被架空。
2023年03月22日 09点03分 20
level 5
前期尚可,后期一塌糊涂
2023年03月22日 10点03分 21
头几年做的都还可圈可点,从打算废后起就暴露了行事激进偏激的短板。
2023年03月23日 09点03分
@德服巧克力🌰 废后夺权没啥问题,李治的问题是目光短浅,只顾灭高丽,丢失了吐谷浑,对吐蕃坐大却束手无策。然后后期继承人更迭频繁,导致政局不稳,武后坐大。
2023年03月23日 11点03分
level 12
一个字 水
2023年03月22日 10点03分 23
确实水。
2023年03月23日 09点03分
@德服巧克力🌰 唐朝皇帝绝大多数都这样,半路掉链子。前面搞得好好的,后面就慢慢不当人了
2023年03月23日 10点03分
level 12
有能力是真有能力,腹黑也是真腹黑,身体不好也是真不好,但凡身体要不然武则天也不会做大
2023年03月22日 12点03分 24
level 11
柴荣,后周第二位皇帝,本姓柴,后曾改姓郭,继位后恢复柴姓。柴荣出身邢州望族,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登基为帝。柴荣励精图治,南摧南唐,北破辽国,为北宋王朝的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年03月22日 17点03分 25
level 11
怎么说呢,一直感觉长孙无忌蛮冤枉的,不知道贴主有没有看,一直有人黑李世民,顺带骂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世族,李世民纵容世族之类的),找了一堆骂长孙无忌的话。然后我特意简单看了一下长孙无忌的生平,发现骂长孙无忌的都是武则天的人。
2023年03月23日 15点03分 27
长孙无忌我真的没有看出有什么反对皇权的事情,反对武则天成为皇后那我真心是感觉天经地义的,这件事明显不是长孙无忌不厚道
2023年03月23日 15点03分
@荒天游enjoy 长孙无忌确实有些冤枉。但他的相权也确实太大了些,从贞观时期至高宗初期,也确实是个屹立朝堂三十年不倒的庞然大物。李治处理他没问题,但手段太拙劣了。
2023年03月24日 07点03分
@德服巧克力🌰 处理没问题,我只是感觉他被说成奸臣有点冤枉,受好多电视剧,李世民黑,武则天粉等一系列影响,很多人都觉得长孙无忌是一个权臣甚至奸臣,其实我看他身平也没有做很过分的权臣的事情
2023年03月24日 07点03分
@荒天游enjoy 从历史记载上看,确实是没有。长孙无忌的政治能力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排在一线的,如果腹黑一点说,也仅能说他精于权谋,洞察人心,成功帮助李治上位。但除此以外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甚至可以说晚年有点迂腐。他是权臣,但不是奸臣。
2023年03月24日 08点03分
level 11
至于武则天,个人感觉她极其有能力,但是对于国家的功绩与能力不成正比,贴主有兴趣可以说说她
2023年03月23日 15点03分 29
挺想说一说的,但争议太大了,而且单纯以资治通鉴的角度去说可能会偏颇。最近在翻新旧唐,等过一段时间再说吧。
2023年03月24日 07点03分
@德服巧克力🌰 加油^0^~
2023年03月24日 07点03分
@德服巧克力🌰 这个人感觉种事情谁都不敢说自己一定对,但是至少得有一定自己的理解与逻辑
2023年03月24日 07点03分
level 8
李治某种情况下其实类似汉昭宣2帝,各有千秋,汉宣帝能忍,但是霍家叛乱被灭族一个后人都没了(也许是愧疚?卫青一族倒是在两汉成为了豪门世家)。唐高宗武则天清算了长孙家,但是好歹留了几个后代。
2023年03月23日 17点03分 30
不彻底清算长孙无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长孙无忌确实是被构陷的,用的挺拙劣的手法,这在当时就已经引起了公愤;第二,长孙世家根深蒂固,门吏遍及朝堂及地方,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李治都不能将长孙氏连根拔起。但最主要的还是第一点,李治是有愧于长孙无忌的。
2023年03月24日 07点03分
level 10
中规中矩,反正我要是他,我是没脸去见太宗的
2023年03月23日 17点03分 31
反正挺尴尬,有开疆拓土的大功,但也弄了个很尴尬的局面。
2023年03月24日 07点03分
level 8
建议加精
2023年03月24日 05点03分 33
哪够,一个拾人牙慧的破帖子而已。
2023年03月24日 07点03分
level 13
私德有亏,但总的来说也没你说的这么不堪,对手下还是不错的,举个最好的例子,高宗都凉了还改朝十几年了,在神龙之变的时候,主要谋划者还分别提到政变原因是不忘天皇的恩德。对于很多人而言,高宗的所作所为恰恰是他们的幸运。
另外再补一个高宗私德有亏的地方,太宗非常宠爱高宗,曾对他写信,爸爸我想你想的要死了,虽然武则天在太宗眼里大概率一文不值,但在非常疼爱自己的爹病重的时候玩武则天,属实有点过分了
2023年03月24日 08点03分 34
那不是写给他的,是谣言
2023年03月24日 11点03分
level 9
长孙无忌绝对谈不上什么冤枉
他不止搞了李恪,他还搞了李道宗,执失力思,薛万彻几个军方大佬和李世民女婿
还把房玄龄清除了太庙
理由无非是他们不跟无忌交好
李世民给他那么大权利,是让他辅佐李治的,不是让他来迫害自己留下的儿女和忠臣良将。
李治搞他的决心谈不上有多坚决,耐不住想搞他的人多不是?这事儿是他自己作出来的,怪不得李治。
2023年03月24日 11点03分 35
哥们啊,房遗爱一案我嫌麻烦,没有引述。但你真的非要把长孙无忌跟这件事联系上吗?照你的意思,是长孙无忌铲除了李恪?房玄龄不能配享太庙,是长孙无忌操作的?哥们,咱不能猜啊。
2023年03月24日 12点03分
@德服巧克力🌰 没有猜,两唐书资治通鉴都写的是长孙无忌干的。反而非要说李治搞得才是猜测。
2023年03月24日 12点03分
“无忌应对机敏,善避嫌,求于古人,未有其比。”这是新唐书里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评价。李世民托孤之时,说我有天下,无忌力也。最近我查阅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长孙无忌专权祸乱,反而从唐传记和资治通鉴的记载来看,这位一生可以说兢兢业业,晚年也没有恋权的迹象。
2023年03月24日 12点03分
@德服巧克力🌰 无忌、遂良衔不协之素,致千载之冤。永徽中,无忌、遂良忠而获罪,人皆哀之。殊不知诬陷刘洎、吴王恪于前,枉害道宗于后,天网不漏,不得其死也宜哉!——旧唐书说他俩属于报应不爽啊
2023年03月24日 12点03分
level 12
我觉得还行吧,说厉害也不厉害,说弱也不弱,觉得他弱主要是因为他爹太牛逼了
2023年03月26日 14点03分 36
正因为他牛逼的爹留下了一整代辅证良臣才有了所谓的永徽之治,这批良臣被李治都干死后唐朝直接走下坡路,李治就是另一个层面的杨广而已
2023年03月26日 22点03分
@银色的饬 比广神强,至少开疆扩土了,不是杨广那样的败家子
2023年03月26日 22点03分
@lmf3575113 杨广败光家底,和李治开疆扩土能一样?
2023年08月29日 13点08分
首页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