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我们知道多少?
天地神人鬼之无间界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6
yxzlyx 楼主
龙,作为我们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已扎根和深藏于我们每人人的潜意识里头,不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老病死几乎都有打上龙文化的烙印,而且龙文化的视角,龙文化的审美意识已渗透入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龙,在中国与天地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有联系。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 龙之所以具有这种文化象征意义,是与传说及神话中龙在天则腾云驾雾、下海则追波逐浪、在人间则呼风唤雨的无比神通有很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因为龙几千年来往往成为中国奴隶、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独家专利,是皇权的代名词,因此,皇帝自比为真龙天子,全们的身体叫龙体《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乘的车、船叫龙辇、龙舟……总之,凡是与他们生活起居相关的事物均冠以龙字以示高高在上的特权。 龙与皇权挂钩的历史也很久远,从黄帝时就开始了。 在传说时代,有着龙的血缘的黄帝曾四处巡视体察民情。他叫人开采首山的同,然后运到荆山脚下铸鼎以纪念自己大战嗤尤的辉煌胜利。过了一段日子,鼎终于铸完了,黄帝专门在荆山举行了一个庆功大典来庆祝巨鼎铸成。应邀出度典礼的不仅有各路神灵,而且还有八方百姓,大家都想看黄帝铸的鼎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时辰一到,大概还是皇帝亲自揭幕,只见一只高逾丈三、口大如缸的铜鼎闪着耀眼的金光呈现于神、人之前,众人啧啧称羡,上前细看,鼎身刻着一条矫健的游龙在一片祥云中穿梭,周围是四方鬼神和各种珍禽异兽,可谓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正当众人众神怀着崇敬的心情欣赏巨鼎和上面的图案时,忽然天空中浓云密布,挡住了阳光,天色很快阴暗下来,大家都以为要下雨了,认知一道金光穿透浓云,一条披着金甲的神龙破云而来,它的尾巴和下半身托在云中,脑袋靠在宝鼎上,长长的龙须顺着鼎足垂到地面。黄帝明白这是自己完成了人间的使命,上天派神龙来接他上天了,他纵身一跃,跨上龙背,飞回天庭。人间百姓舍不得放黄帝这样贤良英明的君主回去,大伙儿扯着龙须不让走,结果扯落了好多龙须,黄帝和神龙还是走了。据说这龙须落在地上,便生出许多细小修长的小草,人们以后就把这草叫做龙须草了。 传说时代的著名君主,大都与龙有着说不清、道貌岸然不明的渊源关系。尧在位的时候,世界上出现了大洪荒,到处是洪水泛滥,为了拯救百姓,他命令鲧去治水。鲧偷了天帝的息壤,采有堵的办法治水,劳而无功,被愤怒的天帝杀死在羽山,而烛龙刚好是这里的守护神。羽山这地主阳光照不到,常年靠烛龙嘴里含着的一支蜡烛照明,因而鲧的遗体三年不腐。天帝惟恐鲧会复生找自己报复扯皮,真实性一不做二不休,派了人个名叫吴刀的神,大概就天上的刀斧手吧,拿着宝刀下界啐鲧之尸,当吴刀剖开鲧的肚腹时,突然从里边咎出一条虬龙,长着一对尖而锋利的角,在附近的山坡上翻腾跳跃了几下,顿时成了一条大龙,它就是鲧的儿子--禹。说也奇怪,禹出生之后,鲧的身子就滚下羽渊,化成了一条蛟龙时时扬须振鳞,横修波之上。 禹继承父志,终于降服了洪水,获得了万民的敬仰,后来,年迈的舜顺乎民意,把王位禅让给了禹,禹就成了夏朝的开国君主,这可能也是皇帝是真龙天子的历史依据之一。 龙的另一个文化象征意义是出类拔萃,不同凡俗。龙是神物,非凡人可比,所以人们常常又把那些志向高洁、行为不俗、很有能耐、出息和成就的人称为龙。当年诸葛亮葛孔明在南阳躬耕陇亩尚未出茅庐时,自比管仲乐毅,号卧龙先生,意思是空有鸿鹄之三志而怀才不遇。 在汉语中,龙、虫是相对的,虫者何物,蛇也。蛇又称长虫,随处可见,种类繁多,稀松平常,不足为奇,不足为贵。龙蛇混杂即是说好东西和坏东西混在一起,很难辨别。这是从生物学上解释不通的现象--龙的原型,或者说龙的基本生理牲是蛇,龙和蛇不说是兄弟,起码也是同宗族(蛇的美称也是龙),但龙一旦与蛇分家,则对蛇不悄一顾,甚至为了表示自己与蛇不可同日而语,还要对蛇斩杀一番。最典型的莫过于汉高祖刘邦斩白蛇的故事,说刘邦的母亲刘媪梦与龙交合,怀孕生下了刘邦,他少有大志,一次野行路上,遇一条大蟒挡路,当即挥剑斩蛇,破腹取胆,传为美谈,时人以为不俗。正逢秦末天下大乱,刘邦乘机沛县举兵,削平群雄,建立了大汉帝国,成就了400年两汉刘氏的江山基业。 
2006年01月27日 06点01分 1
level 6
yxzlyx 楼主
二 世界各地的传说中常有一名长翅膀的大神在混沌中分开天地,创造世界。他们都很具有自我牺牲精神,他们的身躯化为泥土,山川,河流,甚至人类,这也说明了人们对掌握自然力量的崇拜,同时也显出人们对创造力的敬畏之情。同样地,从有文字记载时起,每块大陆的每个文明都有关于龙型生物的神话。 不管每个民族的龙型生物的形象如何不同,总会和蜥蜴、鳄鱼或蛇联系在一起。并常与土地、天空、水和火有关。 西方文化中首次对龙进行描述的是《动物寓言集》 :龙的头上有羽毛,嘴很小,它通过气孔呼吸,舌头也从中吐出;它的牙齿和尾巴都很有力量;它通过吹气而不是拍打来杀死敌人,它的尾巴卷起来可以杀死一切东西。书中有一幅它用尾巴杀死大象的图片,将它与魔鬼进行了比较,认为它与魔鬼十分相似。 西方当代学者对神话传说中的龙的形象进行了总结,得出了如下结论:龙是恒温动物,通常都有翅膀,骨头是中空的,以减轻身体的重量。龙的骨头比强化混凝土还要强壮,也更轻。龙的肌肉系统是最迷人也最复杂的。它撕咬的力量平均为每立方厘米两吨,也就是说,它能轻易的咬碎钢铁。在陆地上,它的四肢能承受强大的负荷,而在空中它仅能承受它身体重量的一半。龙的全身都覆盖着剑英、发光的鳞片,脖子和腹部除外。也许这是因为他经常要在地下挖洞的缘故,但并不是所有的龙专家都同意这种观点。为了保护它比较脆弱的腹部,龙常常穿有镶满宝石的腹甲。龙的口水粘性很大,他用来在自己的脖子和腹部上沾上宝石,用来保护和装饰。鳞片是五角形的,成泪珠状,两边长,两边短,最短的一片连着皮肤。龙想打扮自己时,可以让他们都直立起来。龙的翅膀是由动物的上臂演化而来,因而由一个拇指和四个加长的指头组成,再由像蝙蝠那样的隔膜连接起来,翅膀并不是像一些生物学绘图画出来的那样是和肩膀相连的,而是和背部下方,大腿根部相连。如果翅膀在顶部,龙就会垂直向上飞翔,这样很不利于速度同时机动性也较差。如果翅膀在底部,龙就可以水平飞翔,头和尾巴就可以更好的掌握方向,有了更大的机动性。龙的颜色大致可分为三种,蓝色系:从深蓝到银色到珍珠母色。红色系:从红铜色到深红色到红黑色。绿色系:包括绿色、黄色、淡绿色、金色甚至深褐色。一条龙通常都不是单一的一种颜色,它的鳞片总会有一种色系里的几种颜色,同时又有金属光泽,所以很难辨认。如果龙鳞的颜色变暗,变不透明,那它一定是生病了。龙以喷火作为武器并不是种魔法,而是有科学解释的。我们吃东西时我们的身体通过消化会产生一种气体叫甲烷(CH4)。不同于人类,龙把这种气体保存到了另一个肺中。之后再与少量的磷(P4)混合,在与空气接触时就会点燃,产生火焰。有些龙喷出的是冰霜,对此的解释也要依靠龙所消化的食物。食物进入胃中主要为提供营养,剩下的也会进行一些化学反应,产生一种气体——氮(N2)。氮在肺中被自然而然地压缩,当龙想冰冻一个对象时,被压缩成液态的氮在肺中释放进入空气,然后迅速解压,吸收环境中的大量热量,这使它的呼吸中的气体降到零下五十度左右,一般的动物遭此袭击,轻则重伤,重则丧命。生物的胃中都有酸液以助于消化食物,能喷出酸液的龙则有一个能生产出强大酸液的特殊器官,当龙吐气时猎物会被酸液伤到,就算有最好的盾牌都无济于事。龙的生殖系统处于体内,只从外部观察,无法断定一条龙是公是母。龙像爬行动物和鸟类那样产卵,蛋壳开始非常坚硬,然后会慢慢软化,小龙就从中破壳而出。龙的交配过程很有趣,两条龙在天空高处飞翔,突然,他们互相抓住对方,收起翅膀,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离地面还有一百英尺的时候,再张开翅膀着陆。龙很喜爱速度和冒险,所以交配过程也充满了这种乐趣。龙一般喜好独居,它们的数量也不是很多。龙是个艺术爱好者。
2006年01月27日 06点01分 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