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光速不变的实验早就有很多
反相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5
xzwqstt 楼主
竟然还有那么多物理学家(业余爱好者不算)鼓吹光速不变!这世界真是惊奇!
所谓光速不变不是指光速c不能变成了c’!如果是指不会变成c’——则c’就不应该有!那么物理学家早就在天天自打嘴巴——因为他们经常用c’!
光速不变是指光速不会和其他速度叠加,例如不会有c+u等等。
理论性地说,物理学家包括爱因斯坦本人,一直不停地使用c+u等等,是不是一直在自打嘴巴?
标题说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观测光速与其他速度叠加就是否定光速不变——早就有很多实验及其观测结果。
请看和思考!
最早的Fizeau流水实验,旋转的光纤陀螺,所有有sagnac效应表现的事件,等等;这是通过对同一光路的的两个不同方向的两种不同光线传播用时——必然推理出非同一种速度!
这难道还不是否定光速不变的实验吗?
关于‘’中日双向对时‘’的观测也过去很多年了,世界上同样的观测也很多年还不停观测,因为其实用价值相当大!
这也是同一光路,而且相对观测者可以根本不动,却观测出往返不同用时,说这个明显有鉴别意义的差别是sagnac效应引起。鬼知道sagnac效应是什么原因引起!
同一光路用时不一——如此简单常识物理学家们不懂是速度不同?
当然,追根到底,sagnac效应在相对论专家哪里从来都没有理性解释!只是到处说什么表现是sgnac效应。甚至用相对论解释——自欺欺人!同一光路用时不同就是速度不同——有点常识的人都懂!
那Fizeau流水实验中的光源可和观察者相对静止,那光纤陀螺中的光源可都和观察者相对运动——是相对光纤回路静止。
看没看出来光速和光源运动状态有没有关系?这些实验无论相对静止和运动都和光源运动状态相关!
===========================================================================
关于光速与光源有没有关系的问题,这些实验都回答了!我们反相的朋友要听别人(包括书)说还要自己思考。
提醒一句:很早以前在地表测量光速时,那光速测量结果就和光源运动不运动无关了——都是同一数值——所谓不变。
也就是说:光速变不变是一个两可问题!和任何速度一样!
2022年07月27日 02点07分 1
level 15
xzwqstt 楼主
本文开始有一句话说的不严密。即
【所谓光速不变不是指光速c不能变成了c’】
这个c’是指非‘’真空‘’有形透明物质中测量出来的光速低于“真空”光速。
如果说设c’=c+u,那么本文开始不是指这个c’。
2022年07月27日 04点07分 4
level 15
xzwqstt 楼主
c=λf 探讨
这里再顺便探讨另一问题,即波源(包括相对光源静止观测者)相对介质运动时,只能观测到波源自己发射的波频率,看不到介质中波长和频率的,虽然也可以推理那波长和频率的变化。因此,对于运动的波源来说,谈不上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只有相对波源运动的观测者才能看到假频率和假波长,或者说不是在介质中静止看到的波长和波源发射的真频率。
不过要明确地说,相对介质运动的无论波源还是仅观测者,看到或推理出的波长或频率,虽然并不是真实,但是因为都是介质的相对介质的真波波长和频率的观测表现,仍然是在介质中表现被运动观测者观测出变化,其变化并不否定波在介质中的波长和频率以及速度的固定关系:
λ=u/f。
公式中,u为波速(如果光波则通常用c),f为振动频率或波频率,λ为波长。
但是要明确这个λ=u/f不变关系中的u是波相对介质的速度,因此,这个不变关系仍然是以介质为参考系的表达。不是波源或相对波源运动观测者为参考系的表达关系。
因此,不要用λ=u/f(或λ=c/f)不变来说波速和波源无关。
如果如此说,那么所有相对介质运动观测者都和波速u(或c)无关!
也就是说:
波速不变——比光速不变原理还普遍原理!
再强调:λ=u/f(或λ=c/f)不变和u’=u+v(或c’=c+v)是两回事,u’=u+v(或c’=c+v)才在相对运动坐标变换关系上用得上。
也就是说,如果观察者(波源作为观察者也可)相对介质运动,那么λ=u/f(或λ=c/f)和坐标变换没有关系!
2022年07月29日 03点07分 6
level 10
康德之前,人们讨论物理定律,都是指物体自身(客体)在其本身的参考系内的规律。如牛顿的三条运动定律。那三条定律本身已经预设了运动定律成立的条件。无外力作用的系统内。
波速也是指的本身介质系统内的传播速度。
波长和频率的定义更是硬性限制了这一点。
康德之后,人们就把物理定律谈论的对象从物体本身(客体)转换到观测者(主体)。
2022年07月31日 12点07分 7
不清楚你想说明什么?【波速也是指的本身介质系统内的传播速度。波长和频率的定义更是硬性限制了这一点。】,说明λ=u/f(或λ=c/f)怎么的?没人否定。是指波速不变(原理)?那可比光速不变有理。仅整个光速不变而忽视其他波速不变是不是荒诞?测量出波速为c,那波速真是不变的,不是仅光速。
2022年07月31日 12点07分
@xzwqstt 物理定律一般指事物本身的运作规律,和观测者无关。相对于别的参考系的说法根本就和物理定律无关。那套说法本身已经是唯心主义了。物理定律没观测者什么事。物体又不是运动在观测者脑袋瓜子里。
2022年07月31日 15点07分
@xzwqstt 如果要讨论和其他参考系的相对速度,那么按照位置,时间的变化来分析就行,这时候是把观测者作为没有意志的质点来分析的。有意志的观测者不能作为参照物,因为他没有参照物的一些属性。把观测者代替第三方参照物,这里面产生了大量混乱。
2022年07月31日 16点07分
@dark_memeory 回复 dark_memeory :物理定律不以观测者的意志而改变——没人否定。你是说你在此说的物理定律是【波速不变】吗?好像没人承认这个定律吧?
2022年08月01日 04点08分
level 15
xzwqstt 楼主
这里再次强调前面没说清楚的问题。
这在物理学历史上基本上没有探讨过此问题。
那就是:
观测者相对波源静止并且基本上在同一处(理论上看作同一点),却有观测者和波源相对介质运动速度v。也相当于介质相对观测者和波源运动速度为-v。
介质相对波源(观测者)运动,一般讨论了波源和观测者并不相对静止。这里说的是【波源和观测者始终相对静止于同一位置点】!!!
因此,观测者和波源在同一地点即使始终在介质中,也根本观测不到多普勒效应。
但是,却能推理出波速c与v的叠加c-v或c+v等等。
观测者和波源相对静止却在波介质中【有距离时】,都仍然相对介质是同一速度,却能观测出多普勒效应。当然速度叠加相同于【观测者和波源在同一地点时】。
观测者与波源相对运动,观测出多普勒效应,还都能推出c-v或c+v等等!
既然,观测者和波源相对静止于同一地点或有距离时,都能推出c-v或c+v等等,当然不仅证明了波速可变,也即证明了波速和波源【可】有关!
没检查看出有问题重新发。
2022年08月01日 04点08分 9
level 10
这个应该本来发到你这里的,昨天夜里忘记了。
用苹果好吃来举例说明康德,或者说相对论的思维模式。
康德之前,人们的认知是这样的:科学的性质是因它所研究的对象所决定的,科学的原则,概念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是对象固有的客观性。
什么意思呢?
苹果好吃不好吃是由苹果的糖分,营养物质,是脆的还是面的,等客观属性;和人的一些味觉系统,心情,过往的经验都有关。科学研究的对象就是苹果本身,和人的感觉等。苹果好吃不好吃由苹果(客体),人(客体)来说明。即使谈论人,也是把人当作客体。
而康德之后,就变了。
康德认为:
理性必须挟着它那些按照不变的规律下判断的原则走在前面,强迫自然回答它所提出的问题,绝不能只是让自然牵着自己的鼻子走。
这样,他自称要掀起“哥白尼革命”,不但把方法论改变了,还把世界观改变了。
这就是先天综合判断。
什么意思呢?
苹果好吃不好吃不再由前面所说的苹果(客体)本身的客观属性(糖分等),和人(客体)的经验,喜好,味觉系统等来说明,而必须由人(科学家,观测者,主体)经过严格的证明(数学,逻辑)之后,苹果才能好吃。苹果必须有“好吃证”,它才能“好吃”。苹果好吃不好吃不能由苹果本身的客观性(糖分等),和人的经验,感觉来说明,因为那不“科学”。
2022年08月01日 07点08分 10
相对论的错误,和康德的唯心主义观点不是一回事,虽然相对论仍然陷入唯心主义泥坑。牛顿的观点大多正确可取,那也有唯心主义观点。相对论的错误核心是丧失人的最基本理性——‘’自打嘴巴‘’式的无理性。
2022年08月01日 12点08分
@xzwqstt 11楼能看见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用的先天综合判断啊~光速本来指本征参考系内的速度,即电磁震荡传播的速度。和其他参考系无关。光和其他参考系会满足一些数学变换,但是和光速无关啊。
2022年08月01日 16点08分
@dark_memeory 一直没看见有11楼,是不是你自己误删了?你说的应该是相对介质的速度,或者说参考系是介质或相对介质静止者,如果参考系是指波介质,那么我一直不看好使用‘’本征‘’命名参考系,反而把参考系模糊化。如果不是指波介质,那么除非是指真假参考系——这物理学没有此说法,
2022年08月02日 00点08分
@dark_memeory ‘’真假‘’参考系就是我曾经争论很久的并不是有运动就有动量或动能的问题,典型例子如太阳和地球,以对方为参考系并不完全等价,历史上争论的究竟是谁围绕谁运动。我还说过,你摆头看石头——参考系是你的眼睛,石头摆动的动能为假。那么这个“真假”参考系也用不着“本征”二字
2022年08月02日 01点08分
level 10
相对论中,很多观点都是按照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来的。
如:
1、同时性的相对性,篡改了同时的定义。
2、’尺缩钟慢中,动系k'中的尺竿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的原因是因为另一个静系k中观察者得到的对尺竿长度描述的公式中,洛伦兹因子为虚根。动系的尺竿的行为因为和它毫无力学直接相关的描述就改变了。还没有任何消耗,这是“言出法随”啊,比魔法还夸张~
也可以尝试这么设想,静系的观测者突然有了一个速度,这时候动系相对于观测者运动描述公式肯定也要变化,可是按照相对论的说法,这是时空的属性发生了变化,因此新得到的关于尺竿的数据也是真实的。可是尺竿在自己的参考系内本身什么都没做啊。
3、光电效应
为了研究辐射如何被吸收,基尔霍夫设计了一种黑体的理想概念,可以不必考虑黑体的材质对辐射的影响。
这样就在研究过程中消除了一个变量。
后来普朗克经过多次修改后提出了一种谐振子的理论,这是量子理论的雏形。
"他说,为了从理论上得出
正确的
辐射公式,必须假定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不是连续地、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只能取某个最小数值的整数倍。"
后来就是爱因斯坦的光电实验的解释了。光是一份一份发射。
我们得注意,材质对光的作用被忽略了~光电材料又不是黑体,肯定会和光起作用。论证问题的逻辑上出现了严重的漏洞。量子特性有可能是光和光电材料发生作用后才呈现的特性,光是一份一份被吸收,这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有可能光量子是不存在的,光和物质发生作用,才会呈现出量子特性,而非一定是光本身存在量子性。
爱因斯坦的说法其实已经是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了。把讨论问题的对象从客体改变为人(主体)。爱因斯坦这就像在告诉人们:电视机换台,遥控器控制的不是电视机,而是电视台或者卫星。
其实康德的先验哲学这种极不健康的思想已经完全控制着整个西方世界。
如咱们常说的单边主义,多边主义。在西方政客的眼里,只有他们自己是重要的,他国,他人(客体)都是些数据~
2022年08月01日 08点08分 11
@dons222 这个10楼11楼能看见不?
2022年08月01日 09点08分
@dark_memeory 现在看见了。不过不想花费时间详细评论,仅评论第一个:【1、同时性的相对性,篡改了同时的定义。】你的说法不正确,这句话的错误是本身前后矛盾。谈不上篡改——比篡改还差劲——那叫自相矛盾-自打嘴巴。即:同时——没有相对性可言。因此,同时的相对性前后自打嘴巴。
2022年08月08日 16点08分
level 15
xzwqstt 楼主
这里竟然忘记了,说过很多次的所有观测出多普勒效应的观测,就也都是反光速不变的实验证明!
9楼就专门说过了这个问题。
2022年08月01日 12点08分 12
level 15
xzwqstt 楼主
回复 dark_memeory :说了多少遍,观测者和波源相对静止,观测者和波源既可在同一点,例如观测者嘴巴发声!观测者也可在波源远处却仍然相等静止——同一坐标系!设观测者观测波速为c',观测者(和波源——他自己就是!)接近一个声波波前,该声波波前有没有相对观测者(波源)的速度?
2022年08月02日 15点08分 14
可你这个观测者和波前的相对速度和波速本身的定义没有关系啊。我是要说这些。爱因斯坦在这里至少犯了两重错误。物理定律一般都指在本征参考系内的定律,牛顿三条定律都是成立在他们自己的本征参考系内,而不是惯性系。
2022年08月02日 16点08分
@dark_memeory 【---和波速本身的定义没有关系啊。】?观测者和波前的相对速度没有关系?那和c+v或c-v中的c没有关系吗?
2022年08月03日 01点08分
@dark_memeory “本征参考系”仅其自身,和牛顿三定律无关!仅自身怎么推出三定律?
2022年08月03日 01点08分
@xzwqstt 事物本身的运动规律由其自身的客观属性来决定,波速里,波面的位置,位置的变化决定单位时间波传播的速度。观测者如何得到这些数值是另外的问题。经典物理学不包含测量。把观测者加入对客观事物的分析本身就是违规的,唯心主义~物体的位置,位置变化和观测者得到的位置描述是两回事
2022年08月03日 06点08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