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5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
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
治。
翻译:(圣人)不追求钱财,用不争(不与百姓争利)来管理百姓;不看重金银等贵重的财货,用不盗取百姓的金银来管理百姓;不显现自己的欲望,用圣人自己心不乱来管理百姓。所以圣人的治理,是圣人自己虚心、实腹、弱志、强骨。总是用没有智慧没有欲望来管理百姓,即使自己是个有智慧的人也不敢有为。用无为的方法作为,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2022年06月19日 00点06分
1
level 15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xiàn)素抱朴,少私寡欲。
无知(智慧)无欲,与绝圣弃智、绝巧弃利,是一个意思。绝圣弃智,抛弃认为自己是圣明的、智慧的的想法,从而就不会用自己的智慧干涉百姓。教员说,我们往往是愚蠢的,而群众是智慧的。教员还说,要当群众的先生,首先要当群众的学生。
2022年06月19日 02点06分
2
level 15
不尚贤,使民不争。使民,使是使唤、使用的意思,引申为管理。不争,是圣人不与百姓争利,不是百姓之间的争利。不争,是对侯王的要求,不是对百姓的要求。对百姓要求这要求那的,就是干涉百姓自己的发展变化,是不道。因此,使民不争,不是让百姓不争,而是使民以不争。
不尚贤。贤,理解为钱币。如果是不崇尚贤能,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治理国家,只有贤能的人才能治理。圣人就是最大的贤人。其次,如果不尚贤,是圣人自己不显现自己的贤能的意思,就与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及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重复。因此,贤,不是贤能的意思。有人说贤是钱,同意。货币分两种:普通货币和金银。贤,钱,是普通货币。
2022年06月19日 02点06分
3
level 15
不尚贤,使民不争。理解成圣人不显现自己的贤能,用不争来管理百姓,也通。只是与后面的不见可欲,及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重复。贤能,当然是有智慧。
2022年06月19日 02点06分
4
level 15
使民不为盗,盗,是指圣人不盗取百姓财货。
【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迤yí)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cháo)甚除,
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2022年06月19日 02点06分
5
level 15
虚心,实腹,强骨,符合道的第一个属性。弱志,符合道的第三个属性。
2022年06月19日 02点06分
6
level 15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是不干涉百姓自己发展变化的意思,符合道的第三个属性。
2022年06月19日 02点06分
7
level 7
不尚贤就是指不要过度吹捧贤者。这会形成偶像膜拜。
例如:教员。教员自己最反对别人对他过度吹捧。可惜,无济于事。
认知决定行为,行为带来结果,可决定结果的是道(科学规律)。
治理国家要遵循科学规律,依赖的是秩序,而不是贤者。或者说懂得科学规律的,懂得怎么去维护秩序的人才能被称为贤者。
2022年06月20日 16点06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