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岫雨烟桥
楼主
昨天傍晚,汉堡吃过饭收拾好后出去散步。而我懒洋洋地席地而坐——凉席铺在瑜伽垫上——背靠着沙发,朝他挥挥手,让他速去速归。
“需要买什么吗?”
他每次出门前都会这样问询一句,我的脑子便迅速转上一圈儿,想想明天的午餐晚餐,琢磨要做什么菜,报出菜名。
“买一些香菇和洋葱吧,我打算炖鸡腿,再炒个木须肉。”
他领命出去。
我们就是这凡俗人世间最普通的夫妻了,每天交流着吃什么,到哪儿去,孩子的成长。平淡,闲散,是老屋房顶上袅袅的炊烟,一年四季,风中雨中,每到黄昏时,就和暮色一起来临。
但他昨晚又拎回来几只青玉米,这是在我吩咐之外的,却让我一下子有些欢悦——你可,真是太好了呀!
“你不就爱吃这个吗?”他笑。
我便主动去收拾了,藏在冰箱里。脑子里已经想着明天中午的时候煮出来,咕嘟咕嘟冒着蒸汽的蒸锅以及满屋子飘散的玉米香。
谁不爱吃这甜糯的玉米呢,尤其是多吃不胖。
我小时候家里有二亩薄田,一块在村东,一块在村北。村北的叫大田,专门种玉米,是早玉米。村东的是麦田,但是麦子和玉米套种,麦收后种的玉米叫晚玉米。虽然早玉米和晚玉米种下的时间不同,但奇怪的是它们的收获前后差不多久。早玉米是更胖大些,玉米粒成熟饱满,晚玉米就略瘦削,但也是有收成的。
早玉米舍不得掰了青玉米煮着吃,等着成熟后要交公粮,还要换大米的。那时候,大米是稀罕物,一袋子玉米粒,能换半袋子大米。玉米粒不仅可以换大米,还能换饼干,方便面。用项很多,舍不得早早就煮了吃。但晚玉米就可以吃一点儿。晚玉米有的时候不待完全成熟就要收,因为冬小麦要播种了。收上来的晚玉米中,若干青玉米,倘若不煮着吃掉,等它们干了,也就瘪了,磨不出多少粉来。
玉米叫老玉米,即使它还包着青翠的外衣和略带紫色的胡子。也可能就是因为有胡子,所以,不管老少,统称为老玉米吧。
记忆里的老玉米,煮出来味道并不是很好。干巴巴有些柴,不是如今这种玉米的甜糯。有的时候,玉米有点儿老了,煮出来后嚼不碎,也难以下咽,是名副其实的
粗粮
。
“你家吃的啥?”
“玉米渣粥咸菜条!”
奶奶和大伯母经常会问我这个问题,我的答案亘古不变。但其实我家大米,从小就是自由的。因为我姥姥家有稻田,每年都会源源不断地给我们送来。但妈妈嘱咐说不能说,那我就不说。所以,即使我们吃的是大米粥,也是玉米渣粥咸菜条,顶多有时候把煮熟的凉白薯掺进去,换成“玉米粥和白薯”回答他们。我虽然小,但明知道她们是不信的。
信不信由你,说不说在我。
奶奶说我——刁式丫头。
时代变迁,如今,玉米成了香饽饽。大米白面反而成了很多人的禁忌。提倡吃粗粮变成时尚,没有人再舍得用玉米换大米了。
我第一次吃到这种甜糯的玉米,是有一次去天津玩儿,火车站附近有摆摊儿的,用一只插着电永远在咕嘟的电压力锅煮的。满得冒尖儿的白色的玉米,蒸腾着袅袅热气,在初冬的早晨很是招人。边上同样的设备下,还有一锅茶叶蛋。一根玉米和两颗蛋的价格一样,为了都尝尝,我们就一样买一份。
玉米是甜糯的,打破了我对煮玉米固有的印象,从此再出去玩,选择一根煮玉米作为零食,边走边啃,走马观花成了我一段时期游玩的标配。
后来,我们这边也渐渐有了这样的品种,如今,街上常常会有一大车的青玉米在售卖,是专门扣了大棚早早种下,只待这个时节上鲜。青玉米的经济价值比老玉米可高多了。一根青玉米可以卖到3元,而玉米面,3元左右可以买到一斤多吧。
妈妈的园子里,年年顺着墙根种一圈黏玉米。她也有意思,不会同时下种,而是隔个一两天种下几粒,这样,玉米就会接二连三的成熟。等到市场这一波玉米过去后,园子里的才正好熟起来。妈妈会一根根掰下来,等我三五不时的回家,就拎着三两个回来。我几乎整个暑期都能吃到新鲜的玉米了。
只是,实现了玉米自由,却没了当年的胃口。
不过,一次吃不了一整只,半只半只的吃,也是快乐的啊。
2022年06月17日 00点06分
1
“需要买什么吗?”
他每次出门前都会这样问询一句,我的脑子便迅速转上一圈儿,想想明天的午餐晚餐,琢磨要做什么菜,报出菜名。
“买一些香菇和洋葱吧,我打算炖鸡腿,再炒个木须肉。”
他领命出去。
我们就是这凡俗人世间最普通的夫妻了,每天交流着吃什么,到哪儿去,孩子的成长。平淡,闲散,是老屋房顶上袅袅的炊烟,一年四季,风中雨中,每到黄昏时,就和暮色一起来临。
但他昨晚又拎回来几只青玉米,这是在我吩咐之外的,却让我一下子有些欢悦——你可,真是太好了呀!
“你不就爱吃这个吗?”他笑。
我便主动去收拾了,藏在冰箱里。脑子里已经想着明天中午的时候煮出来,咕嘟咕嘟冒着蒸汽的蒸锅以及满屋子飘散的玉米香。
谁不爱吃这甜糯的玉米呢,尤其是多吃不胖。
我小时候家里有二亩薄田,一块在村东,一块在村北。村北的叫大田,专门种玉米,是早玉米。村东的是麦田,但是麦子和玉米套种,麦收后种的玉米叫晚玉米。虽然早玉米和晚玉米种下的时间不同,但奇怪的是它们的收获前后差不多久。早玉米是更胖大些,玉米粒成熟饱满,晚玉米就略瘦削,但也是有收成的。
早玉米舍不得掰了青玉米煮着吃,等着成熟后要交公粮,还要换大米的。那时候,大米是稀罕物,一袋子玉米粒,能换半袋子大米。玉米粒不仅可以换大米,还能换饼干,方便面。用项很多,舍不得早早就煮了吃。但晚玉米就可以吃一点儿。晚玉米有的时候不待完全成熟就要收,因为冬小麦要播种了。收上来的晚玉米中,若干青玉米,倘若不煮着吃掉,等它们干了,也就瘪了,磨不出多少粉来。
玉米叫老玉米,即使它还包着青翠的外衣和略带紫色的胡子。也可能就是因为有胡子,所以,不管老少,统称为老玉米吧。
记忆里的老玉米,煮出来味道并不是很好。干巴巴有些柴,不是如今这种玉米的甜糯。有的时候,玉米有点儿老了,煮出来后嚼不碎,也难以下咽,是名副其实的
粗粮
。
“你家吃的啥?”
“玉米渣粥咸菜条!”
奶奶和大伯母经常会问我这个问题,我的答案亘古不变。但其实我家大米,从小就是自由的。因为我姥姥家有稻田,每年都会源源不断地给我们送来。但妈妈嘱咐说不能说,那我就不说。所以,即使我们吃的是大米粥,也是玉米渣粥咸菜条,顶多有时候把煮熟的凉白薯掺进去,换成“玉米粥和白薯”回答他们。我虽然小,但明知道她们是不信的。
信不信由你,说不说在我。
奶奶说我——刁式丫头。
时代变迁,如今,玉米成了香饽饽。大米白面反而成了很多人的禁忌。提倡吃粗粮变成时尚,没有人再舍得用玉米换大米了。
我第一次吃到这种甜糯的玉米,是有一次去天津玩儿,火车站附近有摆摊儿的,用一只插着电永远在咕嘟的电压力锅煮的。满得冒尖儿的白色的玉米,蒸腾着袅袅热气,在初冬的早晨很是招人。边上同样的设备下,还有一锅茶叶蛋。一根玉米和两颗蛋的价格一样,为了都尝尝,我们就一样买一份。
玉米是甜糯的,打破了我对煮玉米固有的印象,从此再出去玩,选择一根煮玉米作为零食,边走边啃,走马观花成了我一段时期游玩的标配。
后来,我们这边也渐渐有了这样的品种,如今,街上常常会有一大车的青玉米在售卖,是专门扣了大棚早早种下,只待这个时节上鲜。青玉米的经济价值比老玉米可高多了。一根青玉米可以卖到3元,而玉米面,3元左右可以买到一斤多吧。
妈妈的园子里,年年顺着墙根种一圈黏玉米。她也有意思,不会同时下种,而是隔个一两天种下几粒,这样,玉米就会接二连三的成熟。等到市场这一波玉米过去后,园子里的才正好熟起来。妈妈会一根根掰下来,等我三五不时的回家,就拎着三两个回来。我几乎整个暑期都能吃到新鲜的玉米了。
只是,实现了玉米自由,却没了当年的胃口。
不过,一次吃不了一整只,半只半只的吃,也是快乐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