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其实我一直有怀疑公瑾上表要去讨蜀是不是有点什么别的想法的 当年公达也曾有此志 可惜道路不通 没能做成刘备 只能屈居人臣 以公瑾之英才 分明胜孙权多矣 他又怎肯为人作嫁衣的 当年刘备曾对孙权说过 公瑾文武筹略 万人之英 顾其器量广大 恐不久为人臣耳 孙权自己也说过 以公瑾雄略 足能雄霸一方 之所以跟着他 大概也是因为他和长沙的那份交情吧 一点猜测而已
2006年01月11日 19点01分
1
level 1
猜个PP啊 以楼猪的这点才智 怎么能度量的到周郎的心思呢....
2006年01月12日 04点01分
2
level 0
如果周早有此心,在孙策死时就可代之,那时孙家在江东人心未附,靠的就是周瑜和张昭这些大族,要知道孙家与周家是不可比的,周是世家子弟,到哪里都可为官,但他死心塌地帮孙策打江东,少年的任性可见一斑,孙策死后还一如既往,人们都说桃园结义,我却认为策和瑜才是真正的兄弟之交.
2006年01月17日 02点01分
8
level 1
赞同8楼的说法---------------------------------------------以公瑾雄略 足能雄霸一方 之所以跟着他 大概也是因为他和长沙的那份交情吧这不更说明他重感情吗?------------------------------------所以,就不要胡乱猜测了
2006年04月22日 06点04分
11
level 1
个人感觉孔明很虚伪``明明是自己有野心,还要说是为了报答刘备.(详见<出师表>)我们老师说他鞠躬尽瘁,我不觉得啊,他当时大权独揽,肯定"鞠躬尽瘁"啦``唉,没想到后世对他的评价竟然这么高`(纯属个人意见)
2006年10月11日 05点10分
14
level 2
应该是没有吧,要是有心独立早就在孙策死的时候就很有机会了..而且自己适合当皇帝还是当大臣都督那么聪明的人自己心里应该很清楚..
2006年10月11日 05点10分
16
level 0
当年刘备曾对孙权说过 公瑾文武筹略 万人之英 顾其器量广大 恐不久为人臣耳 那是挑拨离间的话
2006年10月11日 05点10分
17
level 6
说过这样的话不等于周瑜这样想,也不等与孙策会相信,生活中像刘备这样的人很多,不管怎样给人添腻歪。相信了,就达到他的目的,不相信,也没关系,我是为你想啊。
2006年10月11日 15点10分
18
level 6
还有,周瑜真想独立,赤壁之战后,在荆州就独立了,利用南郡,就可以展开行动,何必去蜀地呢。
2006年10月11日 15点10分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