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看了《鼓上蚤时迁》(电视剧),碰上杨雄和石秀的故事,潘巧云和和尚情人双双殉情。我随后查看了原著,原来是潘巧云事露,被石秀发觉,教杨雄赶走石秀,石秀设计杀死和尚,杨雄杀死了潘巧云。
相信吧里的很多人都认为潘巧云是个荡妇,被杀是自作自受。不过我认为她也并非十恶不赦。
第一,她的移情别恋并非没有原因。杨雄是个好汉,不过不是个好丈夫,成天与石秀酒肉往来,所谓为“兄弟”而活。而冷落了妻子。而和尚深谙女人心,懂的讨她的欢心,让她体验到男女之情的真谛。对于妻子的红杏出墙,杨雄也并非全无关系。
第二,潘巧云也并非无情无义。杨雄逼问她有没有和和尚有不正当男女关系,她如果否认,那杨雄亦会放下杀手,不过她承认了,说明她和和尚之间是有真情的。和尚被杀死,她也有殉情的念法了。
第三,潘巧云实则是后发制人的一方。是石秀先发现她与和尚偷情,告诉了杨雄。她诬告石秀实则“防卫”,一则保全她和杨雄的婚姻,二则保护她的情人。这点看来,所谓梁山英雄之一的石秀也不过一“长舌之徒”而已。
第四,比起潘巧云的红杏出墙,杨雄的优柔寡断,刚愎自用(宁愿听石秀的告密,也不听妻子的真言),石秀的冷血无情,咄咄逼人(用计杀害和尚,骗潘巧云上翠屏山,并将丫环迎儿一并处置)更难以让人心服口服。
潘巧云并非是一个荡妇,只不过由于丈夫的不解风情,婚姻生活中对自己的懈怠,从而移情他人,寻求女人的快乐。而杨雄而绝非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在这件事上表现出来的不过是一个鲁莽无知,见风使舵,重友轻色,缺乏人情味的男人。
我并不膜拜这种施耐庵笔下的英雄,刀剑铁骨之余少了几许柔软和细腻。
2010年05月03日 14点05分
1
相信吧里的很多人都认为潘巧云是个荡妇,被杀是自作自受。不过我认为她也并非十恶不赦。
第一,她的移情别恋并非没有原因。杨雄是个好汉,不过不是个好丈夫,成天与石秀酒肉往来,所谓为“兄弟”而活。而冷落了妻子。而和尚深谙女人心,懂的讨她的欢心,让她体验到男女之情的真谛。对于妻子的红杏出墙,杨雄也并非全无关系。
第二,潘巧云也并非无情无义。杨雄逼问她有没有和和尚有不正当男女关系,她如果否认,那杨雄亦会放下杀手,不过她承认了,说明她和和尚之间是有真情的。和尚被杀死,她也有殉情的念法了。
第三,潘巧云实则是后发制人的一方。是石秀先发现她与和尚偷情,告诉了杨雄。她诬告石秀实则“防卫”,一则保全她和杨雄的婚姻,二则保护她的情人。这点看来,所谓梁山英雄之一的石秀也不过一“长舌之徒”而已。
第四,比起潘巧云的红杏出墙,杨雄的优柔寡断,刚愎自用(宁愿听石秀的告密,也不听妻子的真言),石秀的冷血无情,咄咄逼人(用计杀害和尚,骗潘巧云上翠屏山,并将丫环迎儿一并处置)更难以让人心服口服。
潘巧云并非是一个荡妇,只不过由于丈夫的不解风情,婚姻生活中对自己的懈怠,从而移情他人,寻求女人的快乐。而杨雄而绝非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在这件事上表现出来的不过是一个鲁莽无知,见风使舵,重友轻色,缺乏人情味的男人。
我并不膜拜这种施耐庵笔下的英雄,刀剑铁骨之余少了几许柔软和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