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生没有输赢
奔向光明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9
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忽悠了家长,忽悠了教师,忽悠了整个社会。各种名目的社会辅导班更是打着这句话的旗号绑架了所有人。
后来,又有人说“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跑赢这场马拉松”,还有什么“赢在起点,输在终点”之类的,所有的观点都离不了一个“输赢”二字。结果大家被这两个字搞得很焦虑。
长期焦虑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如果许多人都出现了心理问题,这个社会就危险了。“输”和“赢”两个字本来用在体育竞技和各种比赛上,无可厚非,或许得一个冠军会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甚至是一家人的命运,所以,需要努力的去打拼。但是,如果把这两个字用在人生上,仿佛有些狭隘了。
纵观所有人的人生旅程,都无非是短短几十年,能活到百年以后的,少之又少。你能说当了官的人,发了财的人,职位高的人,就算赢了吗?而又岂能简单的认为普通公民,上班族,小职员的人生就是输了的呢?百万富翁有百万富翁的忧愁,老百姓有老百姓的幸福!看看哪些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志愿者,看看那些在边疆支教的老师,看看那些默默奉献的科研人员,他们没有追求更多的金钱,没有贪慕名利,甚至做了好事没有留名,被人遗忘。谁又能说他们的人生是输给了谁呢?真的让我们这些成天混迹于职场的人无地自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阿谀奉承,溜须拍马。
而我却总在想:人生有输赢吗?
答案当然否定的:人生没有输赢!也不需要输赢!
当然表达这样的观点,绝不是鼓励人们不去努力奋斗,因为我们需要追逐自己的梦想,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在追逐梦想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当中,千万别太在意结果怎样,太在意结果就很容易用“输”和“赢”的心态评判自己;要重在体验这个过程,这个过程你快不快乐,幸不幸福是关键。
其实,人生既不是短跑,也不是马拉松。而是一个过程,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一段过程。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样样俱全。
网上有这样一个故事,“75岁老人手握三套房,却一套也不留给儿子,原因值得所有人深思”。老人姓刘,以下简称刘阿姨。老伴姓吴,以下简称吴叔。为方便阅读,以下均以第一人称来讲述。我是一位老师,老吴是一名律师,他们只有一个儿子,从小很注重儿子的学习成绩。我们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为了儿子我们搬了三次家,买最好的学区房。为了孩子我们从来不吝惜钱。为他报各种培优班、奥数班,风雨无阻地接送孩子,家务更是不让他沾一点手。儿子也没让我们失望,从小是别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在学习上从来没用我们太操心,一路顺畅,考上名牌大学,出国留学,留在英国,并如愿以偿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儿子的优秀曾经是我和老吴最引以为荣的事。每次回姥姥家,在整个大家族里面是最受欢迎的,姥姥姥爷爷逢人便夸这外孙有出息,将来要跟着外孙享福。也因此经常打趣我姐家的两个孩子,说他们学习不用心,长大了捡破烂的货。
每每这个时候,我们内心都很喜悦,时常有一种优越感。儿子在英国工作后,这些年因为在他的学习上花了不少钱,还有出国留学的那几年,花销也很大。虽然我和老伴工作收入都不错,但是家里的积蓄说实话,也花得差不多了。但是,为了让儿子在英国扎根,我们卖掉了城里的房子,把买房的钱和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资助儿子在英国买房。我俩又回到了偏远郊区的老屋居住,老邻居们见我们搬回来,都打趣我们:为了儿子,把房子都卖了,这是等着要去英国养老呀?每当这个时候,我和老吴都很客气地笑笑,并不说什么。但是我们心里也盼着这一天。我们希望将来儿子生活稳定下来之后,会接我们过去,一家人团聚。
后来,儿媳生了,终于这次儿子让我们过去了。我和老吴订了第二天的飞机马不停蹄地飞过去。去那才发现,儿子的薪水在我们国内听着高,但实际上在英国,这样的收入跟国内一样,只是一般家庭收入情况,日子紧紧巴巴,勉强够花。儿媳见我们去了,对我们非常客气,客气到有些生疏。那天我进他们卧室帮他们拖地,却被儿媳很 不高兴拒绝,说是要尊重他们的隐私。在照顾出生宝宝上面我们也有很大的分歧,孙子不到5个月,儿媳就要给他断奶,我劝她再喂养一段时间。儿媳马上沉下来说:你们可以在这住一段时间,但是请不要干涉我们的生活,什么时候给孩子断奶是我的自由,由我说了算。
在那住的期间,儿子和儿媳也会经常吵架,但是每次吵架他们都会用英语,我知道他们是不想让我听见。就这样,我和老伴小心翼翼地看到孙子2岁半,儿媳给孙子报了一家早托班,就客气把我们老两口请回国了。回来,当再有邻居问起我们什么时候再回英国,我和老吴都笑笑不说话,但心里都明白,以后恐怕能去儿子家的次数不会多了。就这样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十多年过去了。
这几年儿子每年只回来一次,甚至两年回来一次。儿媳和孙子一次也没回来过。随着年龄越大,我们越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每年都会做两次例行体检。去年老伴在一次体检出,突然被查出有癌症的症状,医生说这里医疗条件有限,要进一步到市里的大医院去检查确诊。我一听慌了,连忙给远在英国的儿子打电话,想让他回来一趟。电话里儿子并没有表现得有多着急,他说:会不会是误诊?又说他现在工作走不开,让我先带着老吴去医院检查,等他把手头的事情忙完,就马上赶过来。我当时心里一阵寒意,都什么时候了?还忙完工作?难道还有什么能比爸爸的身体更重要吗?我心里想着,但是嘴上并没有马上说出了。
只是隐隐觉着儿子变了,再也不是我们那个从小优秀的儿子了。
后来,老吴被确诊是肝癌晚期。我当时像晴天霹雳一样,外甥劝我别着急。可我怎么能不着急呢?我再一次拨通了儿子的电话,让他马上赶回来。没想到他又说办完手头的事,就马上回来。这次彻底激怒了我,我在电话里毫不客气把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统统数落了一遍,并告诉他:你不用回来了,你就待在英国吧,我和你爸是死是活你都不用管了,就当没养你这个儿子!幸好有外甥在,他陪我们挂号、缴费、办理住院手续。现在医院里到处都是自助设施,虽然减少了排队,但对我们已经70多岁的老人来说,着实并不方便,不会使用,所以基本都是外甥在帮我们跑前跑后。
一周之后,儿子终于回来了。但是那时我们该查的也查完了,该确诊的也确诊了。他回不回来都已经不重要了。他短暂在医院待了3天以后,便匆匆又回国了,临走留下一句话:不用担心钱,该怎么治疗怎么治疗,有事给他打电话。我听完,什么话也没说。老吴在医院被放疗化疗折腾的骨瘦如柴,但是身体状况却越来越差。医生说:他想去哪就带他去吧,想吃啥就满足他吧,治疗已经没有意义了。最后的时候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但还是似乎有一肚子话想跟我说,我把耳朵贴到他嘴边上听他说,他说出几个字:“你怎么办?”我眼泪瞬间流了出来:是呀!老吴走了我该怎么办?原本以为儿子是我的依靠,却没成想我一直引以为荣的儿子,如今有出息了,飞远了,我却指望不上他了。
我让外甥把我和老吴接回家,并给英国的儿子打电话告诉了老吴的情况。但是儿子回来的时候,老吴已经走了。到现在还记得他临走的时候,眼睛一直是望着门口,我知道他是在盼着儿子回来,但是最终他也没能等到儿子。看完这个故事,我感触很多,老人的儿子从小到大一直很优秀,单从读书,找工作,挣钱来说,绝对比外甥要强,开始老人觉得自己培养好了,赢了,但是结果呢?儿子长大后不知道感恩,只知道索取,最后反而远不如不读大学的外甥。
2021年10月14日 08点10分 1
level 9
人生没有输赢
2021年10月14日 10点10分 2
level 1
或者说人生不在于输赢
2021年10月15日 07点10分 3
level 9
人生不是短跑
2021年10月21日 13点10分 4
level 9
愿大家家庭幸福,福气满满
2021年10月22日 00点10分 5
level 1
加油师兄
2021年10月23日 08点10分 6
level 9
谢谢支持
2021年10月24日 14点10分 7
level 2
现在读了大学研究生博士的人真的想法不一样,我自己深有感触,
2022年03月31日 18点03分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