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较新老两版《三国演义》(内涵贴,不喜勿入!)
周瑜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7
淼零儿 楼主
[一楼喂熊]
2010年04月06日 07点04分 1
吧务
level 7
淼零儿 楼主
第一篇:冕服
汉服具备独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宽袖。
作为天子的皇帝,在最正式的场合,所穿着最正式的服饰无过于冕服。冕服等级从高到低分为六种,主要以冕冠上“旒”的数量、长度与衣、裳上装饰的“章纹”种类、个数等内容相区别,但都是黑色上衣配红色下裳,即所谓的玄衣纁裳。天子所用冕服,配十二旒冕冠,大裘、玄衣纁裳。上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纹,下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纹,共十二章,因此又称十二章服。

2010年04月06日 07点04分 2
吧务
level 7
淼零儿 楼主
诸王衮冕,配九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绘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纹,共九章。
老版仲谋这件颜色唔对,无旒冕很可惜大概是唐朝才出现的。而右面新版,只能说杯具:首先根本不符合汉服形制,没有交领,没交领就算了吧,对领我也接受,为什么搞个立领?真可谓是引领潮流。

2010年04月06日 07点04分 3
吧务
level 7
淼零儿 楼主
我真的很佩服现在所谓的设计师们,系唔系不标新立异就活不下去了?!垂胡袖接在短打上面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么荒唐的搭配,高希希此剧经典了……

2010年04月06日 08点04分 5
吧务
level 7
淼零儿 楼主
我知道《三国演义》唔系历史,可是故事背景却是那段历史,请问剧组可不可以稍微读一下有关于此段历史典籍的舆服志?我真不知道右面这位头上顶的这个铜质的东西能不能叫进贤冠,至于下面黑压压那一片,据说是戴着进贤冠和梁冠,我看没有半个是符合形制的

2010年04月06日 08点04分 7
吧务
level 7
淼零儿 楼主
历史剧的杯具即在于其穿越性,我在高希希的三国剧里面发现了一千多年后的清刀
如果剧组嫌汉刀难复制,为什么不可以选用汉剑?为什么老版可以用仿汉剑用的这么好?为什么不可以向前辈学习学习?也许我应该庆幸没有出现唐刀……

2010年04月06日 08点04分 8
吧务
level 7
淼零儿 楼主
不谈论演员的问题。首先我想我一下,新版诸葛大叔弹得那是个什么玩意儿,琴吗?别告诉我这是琴,我虽然孤陋寡闻一些,但是还不至于到连琴都认不出来。然后我还想问问,诸葛大叔头上顶的是个什么东西,微型扒手?接着看第二组,一对伉俪。请问右边那位帅哥可知你头上顶个类似天平冠的东西是僭越?那玩意儿是皇帝才能戴的,你主公想戴,都还要三思三思。再看穿着,穿的大概是半臂?没有这么长的。那就是背子?袖子短了一截,好吧,那就是服装设计师的新点子:半臂+背子。哦……我忘了说,半臂和背子这两样东西,都是数百年以后才产生的。第三组是亮点,看官且看右边这位“人中吕布”,我猛然发现,半臂+背子的搭配简直不能算是经典,看看咱们吕布大人的,圆领袍+半臂的搭配是多么地拉风
2010年04月06日 08点04分 10
吧务
level 7
淼零儿 楼主
新版众生相,我不点评了。
PS:诸葛大叔的避雷针是要切实提醒我们大家,看新版《三国演义》,一定要注意提前做好避雷措施。

2010年04月06日 08点04分 11
吧务
level 7
淼零儿 楼主
今天且到此,改日再来更新
2010年04月06日 08点04分 12
吧务
level 7
淼零儿 楼主
唔好意思,我就是汉服吧的
2010年04月06日 13点04分 15
吧务
level 7
淼零儿 楼主
8楼米有左衽啊,七楼左了,刘备里面穿的那件反了,关于那个琴,貌似是放反了啊,那玩意儿我玩儿过一阵,剧组的疏忽……其实现在细看的话,老版里面还是有很多Bug的,比如很广为人知的就是刘备结婚时的那个双喜字,那个应该是宋朝才出现的
2010年04月06日 15点04分 17
吧务
level 7
淼零儿 楼主
穿左衽三个解释:
第一,亡国之人
第二,蛮夷
第三,寿衣,也就是16楼讲的死人才穿成那样的……囧
2010年04月06日 15点04分 18
吧务
level 7
淼零儿 楼主
那个……囧,22楼,怪我米有解释清楚,不是划定所有所谓可以称得上是亡国之人的人穿左衽的,而是那种有“黍离之悲”的人,就是说一个新朝取代了一个旧朝,但是有的人他还是怀念旧朝不愿意生活在新朝,于是就像孤魂野鬼,或退隐山林,或以身殉国,这类人他自己愿意穿个左衽的,作亡国之说,再说只是左衽,披发是很离谱的。在清朝以前,华夏男子都是束发,除了未成年人之外,如果你披发的话,会被认为是很没礼貌,很不尊重人,很没开化的表现……
2010年04月07日 02点04分 23
吧务
level 7
淼零儿 楼主
答20楼问
华夏昏礼主要是三种形制:周制、唐制和明制。
周制昏礼主要是以玄色为主,士着玄端、女着曲裾(也有直裾)的
唐制昏礼是“红男绿女”,就是新郎穿红色锦袍,新娘绿色为主的钗钿礼衣
明制婚礼的话,新娘穿的是凤冠霞披,新郎着没有补子的官服常服。

2010年04月07日 03点04分 24
吧务
level 7
淼零儿 楼主
上面第一个周制的图,赞者和侍者都没有戴冠,这个我只能说很遗憾。
截到诸葛大叔披发左衽的经典图了,虽然不是很清楚吧,但是可以清楚滴看到他的左衽和披发……orz

2010年04月07日 03点04分 25
吧务
level 7
淼零儿 楼主
关于甲胄。盔甲这个东西俺不太擅长,没咋么研究过,但是一些电子书还是勉强看过,看来看去,反正总觉得盔甲每次都能成为历史剧的硬伤,左边老版,那个兵士身上那件片甲很经典,右边庞统大人身上那件同理,不过相比之下,做得就很画蛇添足了,有点像乌龟壳……好吧不说了,至于鳞甲和皮甲,两版差不多,总之是都不怎么对,但是看上去新版的制作表面上要好一点,实际

?老版的片甲都是一片一片用细绳索连起来的,据说新版用的是胶粘带……orz真是华丽啊。帽缨的问题也都是存在的,汉时兜鍪帽缨应该是硬的羽毛吧,这一点的话,《汉武大帝》做得相对较好,附一张图在后面。

2010年04月07日 04点04分 26
吧务
level 7
淼零儿 楼主
关于坐,“席地而坐”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坐,不是指用屁股直接往坐席上坐,我十分怀疑新版整个制作组的整体水平,连三国时候的人咋么坐都唔知,还有什么脸面大喊大叫拍出来的剧都能超过老版了?!

2010年04月07日 05点04分 28
吧务
level 7
淼零儿 楼主
有的时候捏,真的是细节决定成败的,我想提请众位看官注意
细节一:关于在室内上去履的问题,古人是很爱干净的,不论是上朝堂还是去人家家里做客,进屋以前都要把鞋子脱掉摆在门口,以示对人的尊敬。我们现在可以很清晰滴看到左面的两张图,人脚上是没有穿鞋子滴,而右面,很明显,某位跪着的人穿了鞋子,却在人家的屋内,超级不礼貌……
细节二:关于发髻。这一点我真的不想多说,这完全是造型的责任,我看了这么多的历史剧,还包括戏说的,对于新版三国这种束发的方法还真是少见,如果化妆不知道怎么束发,请参考电视剧《汉武大帝》,里面有详细的教程,具体在哪一集我忘了。
细节三:关于道具。同样的一个道具,用的是出土国宝,西汉时期的错金博山炉,可惜新版仿得就没有老版那么经典了 啊……

2010年04月07日 06点04分 29
吧务
level 7
淼零儿 楼主
答27楼问,晋的话,我觉得应该是承袭汉制吧,应该普遍用的是周制昏礼的制式,但是也不一定,那时候民族融合,整个社会风气也很开放,具体是个啥样俺是真不知道。
2010年04月07日 06点04分 30
吧务
level 7
淼零儿 楼主
还有,刚才忘了讲,新娘头上不管是顶障纱、顶盖头还是顶什么的,都应该是明朝中后期才出现的吧,即使是唐朝的时候,昏礼上新娘也只是拿个团扇把脸象征性遮挡一下了事。而你所讲的那种我觉得可能是幂篱之类的东东,就是古时候妇女出门,头上要戴个东东,把脸遮住,即使是在世风很开放的唐朝,妇女出门也是要戴拿个玩意儿的。这个在老版里面有表现,新版唔知有米有,我还米看到。

2010年04月07日 06点04分 31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