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同拉开“博物馆之城”建设大幕的几点小建议
爱我大同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121466 楼主
2021年05月25日 09点05分 1
level 12
121466 楼主
今天最值得高兴的就是这则消息了。大同这几年一直有要建设百家博物馆的想法,而这一想法也终于在今天落地生根了。这是国家对大同承袭千年的厚重历史的珍视,同时也是对大同古城建设与发展的肯定!
闲言少叙,我只想简单说一两个我个人的想法,未必成熟,纯属抛砖引玉。
1,大同在山西乃至全国来讲,它的定位可以被人信口道来的就是古都,所谓的一朝国都两代京华三朝重镇。但是,大同在山西乃至全国,还有一个文化属性极其重要这些年来却没有被单独提及,这就是佛教文化。
大家知道,山西的旅游如果按版块划分,可以粗略分为三大版块。1,晋南寻根文化 2,晋中晋商文化 3,晋北佛教文化。我们大同及周边忻州五台山、朔州等地分布着丰富的古建,而这些古建几乎无一不与佛教有关。光一座云冈石窟,就可以将佛教中的很多故事题材拿来单独阐述;只一个五台山,就可以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三起三落的佛教史讲个透彻!来山西,甚至可以说只要来晋北,你就可以很全面完善的了解佛教文化及其在各代的发展历史,这样的文化独特性与完整性,我个人认为中国没有第二个地区可以与晋北,与大同相媲美!
由此,联想到如果我们想要让博物馆之城既落地且开花,那必定少不了在晋北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佛教文化!有很多外地游客到大同博物馆里看到诸多各代佛像都心潮澎湃,又有多少游人在云冈石窟,在华严寺,在善化寺,在悬空寺,在朔州崇福寺,在浑源永安寺,在应县木塔,在五台山各顶及台怀镇里,被这些佛像与授人为善的佛学故事所感动着。大同不能错过这次文化盛会所缔造的商机,必须行动起来,开创晋北佛教文化主题博物馆!
选址:大同代王府
这次博物馆之城的创建,与其说是给了大同一个展示特色文化的窗口,也更是给了久久未完工的大同代王府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晋北佛教文化灿烂辉煌,且悠久深远,其内容涵盖性广实物众多,从石窟寺艺术到各种泥塑铜再到木构建筑再到佛塔,壁画,佛教题材在晋北简直如同信手拈来。也只有佛教题材才可以与代王府气势磅礴的传统建筑结构相得益彰而又各美其美!各种题材与表现内容丰富到完全可以将代王府各个角落都最大利用化,也是非代王府莫属了!
另外一个建议:
2,大同还可以建一座相对完善的大同民俗博物馆。记得在大同古城内,好象是鼓楼东街,有一家大同民俗类的陈列馆,因几次前去都闭门不开,所以未探个究竟。但是联想到这次博物馆之城的建设,我强烈建议我们应该考虑一座文化介绍相对完善而又藏品丰富的大同民俗博物馆。大同在民间有那么多故事,作为塞上之城,民族融合之都也有那么多独特的风俗,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独特的文化呈现给外界。
先址:吕家大院
说起吕家大院,让我想起晋中的王家大院。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等当地民间建筑群。而乔家大院的别称是“晋中民俗博物馆”,渠家大院是“晋商文化博物馆”,王家大院是“山西建筑艺术博物馆”,而我们的吕家大院就可以定位为“大同或晋北民俗博物馆”。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吕家大院百年的建筑格局来呈现晋北独特的文化民俗;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此机会促成吕家大院的修复,为大同更增添一处独特的人文景观。也使得从大同入晋的游客,不需要再南下赴晋中,即可观赏到塞北的传统民居文化;而大同自有的景点,也能够相对独立的满足游客对山西文化的一部分好奇与兴趣。对于游览时间少的外地游客来说,可以只选择大同就大致了解到相对完善的山西历史与人文,无疑是个不错的旅游经营策略。
时间仓促,只简单写到这里,另外也想到比如徐Y昌故里,也可借此次机会修复,这种陈列馆应该也在博物馆之城启动项目之列。
如有其它建议,也希望各位可以献言献计,以助大同旅游走向更广阔天地!
2021年05月25日 10点05分 19
确实是
2022年04月12日 03点04分
level 12
建议尽快让已闭馆多年的大同市规划馆,早日开门迎客。早有耳闻大同规划馆不错,但从没进去参观过呢。
2021年05月25日 11点05分 20
可能规划已改[哈哈]
2021年05月25日 11点05分
level 15
2021年05月25日 11点05分 21
level 6
我博物馆不仅仅应局限在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而是应该开拓思维!能够体现大同在各个时代各个方面的发展进程中的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博物馆,都可以对外展现出大同的过去、现在,同时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就像西城墙外的大同规划展览馆,记忆中好像自从开始平移之后就没有再对外开放,好不容易平移成功了也再没有对外开放,相关部门真的应该把展览馆再重新开放了,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了解大同城市发展与变迁的窗口!
2021年05月25日 11点05分 22
level 12
浑源县可以建北芪(中药黄芪的一种)博物馆,大同县(云州区)可建黄花博物馆,天镇县可建汉墓博物馆,阳高县可建黄杏博物馆。云冈区可建高山古城博物馆,新荣区可建方山永固陵博物馆。还有什么呢?
2021年05月25日 13点05分 25
御河东面盖,恢复耕地博物馆
2021年05月25日 22点05分
分类未必太细小,可以按门类分大项,总结归纳来介绍大同风物人情。百家博物馆我觉得是一种美好目标,大同有十五家左右有清晰定位与足够翔实的展示内容的陈列馆就很不错了,不必为了达标而一哄而上建项目。
2021年05月27日 01点05分
吧务
level 14
建设打造 中国古民居博物馆,收集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地方古民居(包括徽派,土楼,少数民族的等,可以是政府捐建或者地方收集,)集中古城的东北角片区,可以联系其他省市,并对来源进行标注,当地免费参观
2021年05月25日 22点05分 27
其实咱们晋北的民居风格与大院文化也足够展示,而且就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道理,只有建有我们晋北人文特色的内容,游客才会买账,因为这里才是晋北文化的原生地,无可替代。
2021年05月27日 01点05分
@121466 问题是行动落实
2021年05月27日 09点05分
level 14
大同周围有那么多精美绝伦的国宝级的佛教寺院,本身就是顶级的佛教文化博物馆,根本没必要另寻他址。把代王府改造成佛教博物馆不伦不类,既伤害代王府,更不利于佛教文化的传布,是双输之举。倒是可以考虑把民宿博物馆设在代王府,但也需要精确分析,严密论证。
2021年05月26日 02点05分 29
第二,代王府体量巨大,又无相关历史实物可呈现,无论做哪一种门类的文化场馆,第一因文化份量不足而有可能“镇不住”;第二其它文化无法与佛教在人们心灵中的无上地位相比较。数千年来,佛教已与国人的言行教化融为一体,也只有佛教才会与代王府的气势恢宏相得益彰,令人触目感动,展开无限怀想。
2021年05月27日 02点05分
我个人认为佛教寺院不能等同于佛教博物馆。比如晋北的佛教文化的基调是净土宗,在民间的沿革也尤为深远,净土宗的由来及发展,甚至有人戏说山西的婆姨这两个字都与净土宗相关。总结晋北与周边佛寺的历史,特点,人文,典故,这不是能在每座寺院里看得到或听得到的。
2021年05月27日 02点05分
另外,以上所述都为民间意义上的佛教文化,前段时间看新闻在丝路新疆附近发现一具来自大同的僧人尸骨,这些都与晋北佛教在百姓心中的根深蒂固有关,也都很有价值来呈现给世人,反映出晋北佛教文化对中国佛教影响的深远。
2021年05月27日 02点05分
You have your point of view, and I have mine.
2021年05月27日 06点05分
level 12
大同喊了好多年了就是没有实质性进展
2021年05月26日 03点05分 30
level 11
代王府多做些场景蜡像。多把旅游服务和卫生做好!
2021年05月26日 15点05分 34
北京有明皇蜡像馆,大同来个魏帝蜡像馆[哈哈]
2021年05月27日 02点05分
level 14
钱呐,好东西呐[滑稽]
2021年05月26日 16点05分 35
希望国家文物局在此次倡导建设博物馆之城的计划中,可以有一部分资金注入扶持,当然,如果没有也是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帖无非希望大家打开想象,畅想一下代王府等建筑群如何借力发力吸引资金并且解决未来功能问题。
2021年05月27日 02点05分
@121466 只能交给私人承包了。
2021年05月29日 00点05分
level 9
大同城市规模比较小,和一二线的大型旅游城市发展路线应该不一样,结合古城复建及古城长期发展应尽可能利用古城墙进行博物馆建设,比如目前操场城还没有进行修复,操场城如果复建首先可以恢复大同古城的完整面貌,大同古城三面都有小城这个建制全国独一无二,(别跟我说西安、南京等等城墙),其次利用操场城复建的城墙内部空间建设博物馆、大同大学历史、石窟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院!
其它的大家来拍砖,来接龙、提意见!
2021年05月27日 02点05分 36
在目前资金捉襟见肘的前提下,操场城的修复我个人觉得显得遥遥无期。就目前的现状,如果在已修复的城墙内及城墙外周边进行晋北文化内容上的丰富与填充,可能相对好实现一些。
2021年05月27日 02点05分
又看到提操场城,操场城是北魏皇宫遗址所在地,耿市长确定是建北魏遗址大公园,类似于洛阳魏晋故城遗址公园,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位置好像是平城街北面,具体面积多大不详。这一片有很多6层旧砖楼,拆迁量巨大。需大同积累些资金并遇到有文化的市长才能做到。
2021年05月27日 06点05分
@南竹北枫 对,太艰巨。
2021年05月27日 07点05分
就是因为资金的问题所以才要集中办事,先将整个核心体系建好,让游客有个完整的大同古城旅游,把古城概念做到完美体验,尽快发挥经济效益,而不是到处都是半拉子,游客离开大同回去一说都还没建好呢!
2021年05月28日 02点05分
level 14
希望借此东风,代王府能够和故宫合作
2021年05月27日 05点05分 37
故宫分院已经定下来了,在海淀还是昌平记不清了。
2021年05月27日 06点05分
@121466 海淀。
2021年05月27日 06点05分
level 9
路还修不完呢,那我钱闹博物馆
2021年05月27日 06点05分 38
level 12
因喜欢大同古城,故对这方面较关注。前些时有人查出清朝拆除代王府记载,才解已久困惑:代王府拆的太干净了,如是火灾,不可能烧这么干净,总会有遗存建筑。比如唐代建的国寺“开元寺”辽末遇火灾,金代大修碑刻:火后遗存,只剩十之三四。说明尚存十之三四唐代建筑,故前年唐大华考证善化寺普贤阁与寺内其它建筑风格不同,是唐代建筑时,甚感欣慰。因梁思成当年也看出普贤阁建筑风格不是金代,判定辽以前的。说明既使大火,也不可能全烧毁。清史上记载:代王府已拆除并运往北京建喇嘛寺之用。北京的喇嘛寺就是雍和宫啊,可见代王府大木建筑用料之精!使用二百多年后又被清朝看中,拆毁运往北京。也说明清朝初年很缺钱,拆了明朝王府移用。清初不但拆了代王府,拆后还把代王府的空地卖了钱,可谓一鱼两吃。代王府毁的如此彻底终于清楚了,是清初官令的拆除,才拆的如此干净。但耿市长购买大量非洲原木原址重建代王府,也是伟大创举,与六百年前代王府初建时一样的精工细作,用最好的木料,建千年工程。我曾跟建代王府的工人对话,工人说它:五百年也倒不了,我说一千年也倒不了!
2021年05月27日 07点05分 39
雍和宫用了代王府的木料?长知识了
2021年06月01日 02点06分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