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天涯在小楼
楼主
《问道》创刊号刚刚上线,下载地址为: http://www.zcom.com/m/wendao/14454/ ,
原《六艺》作为刊中刊并入《问道》
本期卷首
寻孔颜乐处
文/方哲萱
北宋理学家程明道、程伊川兄弟曾从学于周濂溪,濂溪先生便令二程“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濂溪先生性朴质自然,书窗前杂草从不除去,人问便言“见春草而知造物生意”,明道一次拜访濂溪后,“吟风弄月而归,大有吾与点意也”,伊川亦做养鱼记,愿“乐其生,遂其命”。此皆大得“孔颜乐处之意”。
何谓“孔颜乐处”?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有简单的饮食,把头枕在手臂上休息,这就很快乐了;孔子又赞叹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只有简单的饭菜,别人都不堪忍受了,颜回却很快乐。生活得如此简单乃至於简陋,却还是乐在其中,难怪千百年来的读书人都在问这个令人捉摸不透的问题,“孔颜乐处,所乐何事?”
现代人以为温饱是人间大事,财富是尊严的保障,於是百般谋求。然,食宿乃是生存最低要求,钱财尤是身外之物,人生所能获得的安顿实不在此。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原来,食色的满足,以及一切人欲的诱惑,在圣人那里都称不上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无论高贵或贫贱,无论幸运或不幸,无论得意或失意,无论在上位或在下位,都能泰然处之,怡然接受,所谓“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这便是道。“道”者,此端至彼端唯一的路,即,无论人生拥有如何的风光或遭遇如何的艰辛,都必然要踏上的一条路,能解悟至此,方始能心安。《中庸》说“道不远人”,然这样高明的境界,又有谁能轻易做到呢?“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啊,所以,虽然光明大道一直平铺在目前,人却被一叶障目,就是不肯踏上去,大道至简至易,却也如同咫尺天涯。
孔子不无悲悯的慨叹“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然他一日未放弃对道的追求。假如道真是唯一的,那麼不分古今,不分地域,不分民族,我们都应该追随圣人的脚步。在文化生命已日渐衰微的今天,我们试图问道、求道、悟道、弘道,其实,也就是要“寻孔颜乐处”,那“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的信心与志向。
我们愿用安贫乐道、达观自信的生命境界与每位读者共勉,希望每个人都能获得心灵的充实和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