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石二先生的天珠
楼主
1、孔道偏心、孔口椭圆,手工陀具摆动带动解玉砂转动时,往往会朝一个方向偏,造成孔口、孔道偏心。
2、解玉砂留下的阴线痕深浅不一,不连续。要在放大镜、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这种阴线痕在表面和孔道内都能见到。
3、线条边缘有明显刻槽痕,因为蚀染时为了让颜料更牢固与珠体贴合,往往会先刻出线条槽,在染出线条。同时也出现线条颜色和主体颜色在交界处有过渡和混合。
4、先抛光后染色。珠子毛坯形成后,先抛光。染色后,染料将所有工痕覆盖,肉眼所见雨滴坑没有锯齿妆,没有钉尖坑(上大下小,且有边刺)。
5、出灰,玛瑙一般不出灰,而是染料和玛瑙作用后,长期氧化促使珠子出灰。或者是制作时用自然灰或蛤蟆毒液软化玛瑙,经长期氧化促成珠子出灰。戴久了,汗液浸润后,可以看到出灰;戴着沐浴,出灰更明显。
6、沁斑。一般情况下,地埋珠子有沁斑的可能性大,但传世的珠子也可能会有沁斑。地埋珠子沁斑大多由里而外生成并扩散,甚至不会析出表面;高倍放大镜下可以看到根,生长方向。沁斑秩序井然,绝对不会出现混浊、模糊现象。沁斑最容易出现在有绺、裂的地方。地埋珠子沁斑形成机理与壤液等等有关系。传世珠子沁斑由外而里生成,必须有绺、裂才有机会形成,沁很难在珠子内部生长。这点大家可以从优化翡翠、玛瑙、玉石原理上体会。

2021年03月15日 09点03分
1
2、解玉砂留下的阴线痕深浅不一,不连续。要在放大镜、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这种阴线痕在表面和孔道内都能见到。
3、线条边缘有明显刻槽痕,因为蚀染时为了让颜料更牢固与珠体贴合,往往会先刻出线条槽,在染出线条。同时也出现线条颜色和主体颜色在交界处有过渡和混合。
4、先抛光后染色。珠子毛坯形成后,先抛光。染色后,染料将所有工痕覆盖,肉眼所见雨滴坑没有锯齿妆,没有钉尖坑(上大下小,且有边刺)。
5、出灰,玛瑙一般不出灰,而是染料和玛瑙作用后,长期氧化促使珠子出灰。或者是制作时用自然灰或蛤蟆毒液软化玛瑙,经长期氧化促成珠子出灰。戴久了,汗液浸润后,可以看到出灰;戴着沐浴,出灰更明显。
6、沁斑。一般情况下,地埋珠子有沁斑的可能性大,但传世的珠子也可能会有沁斑。地埋珠子沁斑大多由里而外生成并扩散,甚至不会析出表面;高倍放大镜下可以看到根,生长方向。沁斑秩序井然,绝对不会出现混浊、模糊现象。沁斑最容易出现在有绺、裂的地方。地埋珠子沁斑形成机理与壤液等等有关系。传世珠子沁斑由外而里生成,必须有绺、裂才有机会形成,沁很难在珠子内部生长。这点大家可以从优化翡翠、玛瑙、玉石原理上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