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5
黄庙人
楼主
四、结语
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呈现官修、私撰互动、中外史学交融的新景象,巨变时代的多种因素、多种势力都参与到近代史学的转型和变革之中。面对复杂的近代史学的演进机制、多元的史学发展范式,学人日记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记录和反映了近代史学领域的变化。利用学人日记研究近代史学多个领域的成就,应该说是深化近代史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学人日记可视为个人的编年史,它以史学学人的格局和眼光记录下历史转折时代日常生活的细节、家国情怀、复杂的人性、社会巨变的思考,将学人日记合读,并与时代情势相关照,会激发出以往不曾关心、却很重要的新问题、新领域、新见解。与官方文献相比,史学学人日记形式上更质朴、内容上更真实。官方文献以官方的视角和话语构建“正面”的史学叙述,而史学学人日记却提供给我们史学的“另面”。以往的近代史学研究,在研究路径、视角、话语育说上,可能更重视官方文献、史学名著等,这无疑会部分遮蔽史学的“另面”。学人日记作为承载学者学术交往、思想和学者内心隐秘的文类,就是特定知识范畴的史官,具有独到的学术史、文化史、日常生活史的价值。本文利用学人日记来梳理和解读近代史学学术、史学批评、官修史书的品格与风貌,只是初步的尝试。其实,学人日记对于近代史学史的价值是多元的,颇值得学者深入挖掘。
近代史学学术史的构建,一定要立于中西学术交融的历史场景下,将学术史的书写与时代风势、学术变动的内因和外因结合探讨,重在梳理近代史学变迁的观念、史学表述体例、史学流派等。中国近代史学批评、官修史书编纂更离不开学人日记的参与,它不仅能提供给我们关键的线索和细节,更能彰显近代史学批评特色,而且还能从历时性的角度全景式展现近代史馆的运作、官修史书变化的风貌。在史料运用方面,学人日记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史料来源,但日记记事的琐碎性,叙事论史的不完整性,记述的情绪宣泄,值得研究者高度警觉。日记对史学的记录和评述,只是“一家之言”,需要将日记与日记,日记与名著、信函、文集等,日记与官修史书比勘互证,如此才能克服日记文献的内在缺陷,发挥其优长,从而对中国近代史学的特质作出更深入、更准确、更全面的认知。
2020年12月14日 00点12分
18
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呈现官修、私撰互动、中外史学交融的新景象,巨变时代的多种因素、多种势力都参与到近代史学的转型和变革之中。面对复杂的近代史学的演进机制、多元的史学发展范式,学人日记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记录和反映了近代史学领域的变化。利用学人日记研究近代史学多个领域的成就,应该说是深化近代史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学人日记可视为个人的编年史,它以史学学人的格局和眼光记录下历史转折时代日常生活的细节、家国情怀、复杂的人性、社会巨变的思考,将学人日记合读,并与时代情势相关照,会激发出以往不曾关心、却很重要的新问题、新领域、新见解。与官方文献相比,史学学人日记形式上更质朴、内容上更真实。官方文献以官方的视角和话语构建“正面”的史学叙述,而史学学人日记却提供给我们史学的“另面”。以往的近代史学研究,在研究路径、视角、话语育说上,可能更重视官方文献、史学名著等,这无疑会部分遮蔽史学的“另面”。学人日记作为承载学者学术交往、思想和学者内心隐秘的文类,就是特定知识范畴的史官,具有独到的学术史、文化史、日常生活史的价值。本文利用学人日记来梳理和解读近代史学学术、史学批评、官修史书的品格与风貌,只是初步的尝试。其实,学人日记对于近代史学史的价值是多元的,颇值得学者深入挖掘。
近代史学学术史的构建,一定要立于中西学术交融的历史场景下,将学术史的书写与时代风势、学术变动的内因和外因结合探讨,重在梳理近代史学变迁的观念、史学表述体例、史学流派等。中国近代史学批评、官修史书编纂更离不开学人日记的参与,它不仅能提供给我们关键的线索和细节,更能彰显近代史学批评特色,而且还能从历时性的角度全景式展现近代史馆的运作、官修史书变化的风貌。在史料运用方面,学人日记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史料来源,但日记记事的琐碎性,叙事论史的不完整性,记述的情绪宣泄,值得研究者高度警觉。日记对史学的记录和评述,只是“一家之言”,需要将日记与日记,日记与名著、信函、文集等,日记与官修史书比勘互证,如此才能克服日记文献的内在缺陷,发挥其优长,从而对中国近代史学的特质作出更深入、更准确、更全面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