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无聊之际来展望些新的东西。
还是之前想过的陈词滥调,“为啥不能往下开呢?“
设定个大行星,地底是很深的。于是岩浆跟陨石送来的浮土和金属矿一样不限量。关键是,底下有个和太空一样的禁入区。
这个地方就可以设置为“落日计划”潜地艇发挥威力的场所。
首先,你要部署一个人工地震声呐,相当于望远镜对于太空,这个装置是地质学家考察地底下有什么东西用的。使用这个解锁地幔岩浆里泡着的‘疙瘩’作为目的地,就可以派潜地艇前往。
第一阶段的潜地艇是由隔热质和导热质组成的,潜深有限,要想下的更远需要第二阶段的中子物质潜地艇。它是核能驱动的需要装填核燃料,每个潜地艇启用还需要装填些超级冷却剂。
下面有什么?比较想到能够还原的是某个旧电影’地心抢险记‘,在情节中,团队在上地幔下潜过程中撞进了一个巨大的晶洞,充满了紫水晶,被不知道什么东西保护着,免疫地幔的高温(现在套用设定,深渊晶石?)。在下地幔接近地核边缘时又被一整个区域的,山一样大的钻石阻挠了……这种感觉的。少不了欢乐。
如果还能提到其他的星球的模式的话,就可以更多样化了——气态巨行星,相比类地行星的岩浆,这是高压液化气体的海洋。还有些行星,看上去外壳扎实但里面都是空的,全是水。甚至,串场的话还能有其它提到的生命形式。比如说亚瑟·克拉克假设过木星大气的那种气球一般虚无缥缈的生物,以及大刘假设过——硅基生命,自然生成于冷凝后的类地行星地下空洞中的矿物上,因为放射性影响而偶尔生成的集成电路,之后就进化出了’天然的机器人‘这种东西。这些都没法简单看到,除非你往下走远点。
2020年12月08日 17点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