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F1高门票收入难抵运营费用 亏损已定
城市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2
F1第二年,郁知非要玩新噱头。  “营造互动的环境,让高高在上的国际大牌车手变得可以接近。”10月9日晚,郁知非向记者描绘着即将开始的今年F1上海站前的签名会,“目前我们已经确定了舒马赫,其他几位车手还在落实中,绝对会让大家兴奋。 ”  郁知非的噱头,绝不止这些。10月16日中午,丹麦乐队“麦克学摇滚”将在上赛场演唱劲爆版的英文“吻别”。随后是影视圈大哥——成龙——坐车环绕上赛场,对观众深情放歌“真心英雄”……  这是第二次在上赛场举办的F1。郁知非说,与2004年相比,除了更注重策划、技术和互动性外,2005年中国F1会有很多新变化。  今年仍难盈利  “你们(上赛场)像地球,政府踢你们一脚,剩下的就是自己转起来。”10月7日上午,在嘉定区举行的“F1组委会动员大会”上,上海市副市长杨晓渡说。  9月8日上赛场经营公司正式揭牌,10月9日晚,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小涵告诉记者:“上赛场经营公司成立后,建设费、申办费等债务由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承担,电视转播费等经营费用剥离给上赛场经营公司。”  按照国际惯例,将上赛场的经营、管理、赛事组织责任全权交给经营公司,在剥离了建设费用的同时,以郁知非为首的上赛场经营公司的一干人马也将承担相当的经济重担——由原来的亏损逐步变成盈利。  2005年上赛场的主要支出为电视转播权费、购买转播时段费和日常运营费。据透露,2004年购买F1的电视转播权花费1900万美金。预计2005年也为1900万美元,合1.5亿元人民币。此外,上赛场还须支付央视等节目播出费,计1.5亿元人民币。  据悉,加上赛事的推广费和其他相关支出后,2005年上赛场经营有限公司的年支出为5亿元至6亿元。  失去了背后那只政府的手,上赛场经营公司能够实现盈利吗?2005年上赛场的收入仍以门票为主。15万张门票并非全部由上赛场拥有,也并非全部销售:由于包括围场在内的5000个商业客户票、5000个包厢客户票收入归国际汽联掌握,实际上赛场拥有14万张门票,但扣除1万多个志愿者及数千名各大车队的服务人员后,实际上2005年上赛场的销售额度仅为12万张门票。  如今,销售已经不是郁知非头痛的事。尽管与2004年相比,2005年少了政府和各企业的友情扶持,8月份,主看台和草地票就已经销售一空。  “目前销售势头很好,已经售出11万多张门票。我们预留了一些3580元的主看台下层票。”10月7日,郁知非告诉记者。  由于2005年提高了F1票价,故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门票收入将高于2004年。而2004年12月26日召开的“F1中国站票务销售总结会”透露,2004年F1的票务总收入为2.2亿元。按照这一数据和目前的销售情况,2005年上海F1门票销售收入2.5亿元左右。  广告收入方面,最大的一块仍是中石化的冠名权,每年约6000多万元人民币。电视转播权销售收入主要来自于台湾纬来体育,该媒体以约5000万元人民币的代价获得2005年F1世界锦标赛中国台北地区的转播权。  如此算来,在F1中国赛运营这一块,上赛场经营公司的赤字为2.4亿元左右。虽然上赛场还有其他的收入,如V8房车赛的场地租借费、各大汽车企业至上赛场搞试乘试驾的场地租借费。但扣除运营费,能够弥补赤字的能力目前还很有限。  “2005年还是会出现亏损。”郁知非坦言,“门票收入、广告收入、电视转播权转让、场地出租、旅游都占一定比例。”庆幸的是,2005年上赛场经营有限公司还没有运营压力,这种经营上的压力2006年才会真正降到郁知非头上。  至于上赛场经营公司何时能实现盈利,尚无人知晓。“在各种租借活动广泛进行后,场地的使用率正在提高,”毛小涵说,“目前我们并不指望一两年内就能盈利,虽然从条件和情况看,上赛场经营公司有条件和信心实现盈利。”
2005年12月13日 10点12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