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刨下去真就能养活
文学创作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孙世娥 楼主
“乡村对中国人而言,岂止物质的存在?它是千百年来延续的一种公众情绪,早已融化于我们的血肉和骨髓里。即便有一天钢筋水泥遍地,乡村会萎缩,却不会完全消失。它统帅了我们的口味、方言和精神认知,还规避了一些禁忌。这是源远流长的河流。所以,高楼大厦矗立的城市,归根结底,也是乡村的秘密衍生。”“那些贫困户,尤其是重点贫困户,他们内心敏感,极有尊严感。但是,他们经济收入少甚至没有,致贫原因几乎都是因病致贫和因残致贫。”
“老人不说谢谢,只是看,然后沉默。有时,也笑一下,笑容却如一朵老昙花,开放就凋谢。”朱朝敏,弱势者的心理困惑,大多数时候,以“贫困”面目显形,换而言之,“贫困”有多深,心理问题就有多深。因而她写下这样一段话:假如当下中国的叙事,不给予乡村中弱势群体的心理关注,是无法反映出这个庞大群体内心的困惑的,从而也谈不上心灵的真实。缺席心灵层面的真实,解答不了内心的困惑,精准扶贫也就停留在一些即时的表面状态上,用俗语说,就叫“隔靴搔痒”。
“他们道出来,说给你听,向你倾诉,作为帮扶人员,去共情,去理解,去想办法解决。说实在话,经过这些年的精准扶贫工作,那些真心实意帮助扶贫对象脱贫的帮扶人员多少都有心理咨询师的功夫了,同时,他们也被在帮扶过程中被砥砺出宽广的精神领域。这是双向构建和成长。”
2020年12月05日 05点12分 1
level 11
孙世娥 楼主
《亮剑》
2020年12月08日 06点12分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