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讨论中提到了“未来可期”的问题
有的手游会出一个现在感觉没啥用的新卡,但未来或许就有用了
体系这个东西建设起来或许真的是要按年为单位的
比如谁能想到fgo的蓝卡队一直弱势到5周年出了个术呆才终于成型
![[阴险]](/static/emoticons/u9634u9669.png)
但谁又能想到到那时候不是用早年的蓝拐狐狸了,而是直接新出了个术呆
![[阴险]](/static/emoticons/u9634u9669.png)
可以说fgo的蓝卡队就是“未来可期”了5年然后终于成型的例子
![[阴险]](/static/emoticons/u9634u9669.png)
不过你可以用强度来逼玩家氪下一个角色干嘛没事找事加强老角色?这就是现在玩家对于未来不可期的论点之一。可期不可期是个人主观看法。但每张卡现在的能力是客观事实。
所以感觉这是个“运营信用”的问题。比如方舟就一直都是采取这种“未来可期”的出卡模式。方舟的新卡经常都是在刚出的时候没啥用,但到以后或许就有用了。久了之后大家也都相信方舟的ch以后会抬以前的老卡的,然后也就都会抽新卡了 形成了良性循环
或许这种“运营信用”就属于“ip实力”的一部分吧。之前好像有人不理解方舟到底是靠啥骗氪拉动大家抽新卡的,或许这个可以用来解释一部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