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明清战役看眀军战术
五代十国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主要还是杜松太浪了,明知道敌军主力就在附近,既不事先预留退路也不联络友军,甚至连侦查戒备都没有,就敢主力出击敌军重要据点。
2020年06月22日 08点06分 17
level 11
万历三大征结束后这二十年,明军堕落的挺厉害,以前边军还是有些精锐可以一战,所以在朝鲜才能压制住倭人。
李如松死后,辽东镇十年九换帅,李成梁后期复出后虽然干了几年但都八九十岁了,暮气沉沉,加上建虏已经做大,就是想压制建虏也是有心无力了。
其它边军也好不到那去,跟万历三大征比起来战斗力基本都下降了。
建虏是崛起之时,刚刚统一,生机勃勃、活力旺盛,令行禁止。
而且,努尔哈赤及其子侄一个个英武出众、名将辈出,明军将领整体素质也无法和建虏相提并论。
萨尔浒努尔哈赤采取了高明的歼灭战术,深刻贯彻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歼灭战思想,集中兵力一个个歼灭明军军团。明军一个个主力军团被全歼,一下子在辽东处于绝对劣势,以后基本只有防守之力。后来征召的军队虽多,但大都是鱼腩,而且畏敌如虎,敢主动出击的越来越少。
2020年06月22日 09点06分 19
@三水二日🌞 没钱[滑稽]蓟州之变明朝自己还宰了三千
2020年06月23日 17点06分
回复 男爵领 :*,那个自宰三千可真的是**,就为了个虚无缥缈的政治,但凡皇帝心眼大点都不会当回事的偏偏要发展到手足相残的地步
2020年06月23日 19点06分
@0 万历晚年也没有年轻时的政治和军事敏锐性了,他就是多活几年我也不看好辽东局面能有起色。
2020年06月22日 11点06分
不懂就问。明军在朱元璋的时代战斗力那么强,特别是骑兵,在蓝玉等战将指挥下多次车翻过玩骑射起家的蒙古人,怎么到后来战力堕落的如此不堪。
2020年06月22日 13点06分
level 1
仔细看看满文老档就知道八旗铁骑存不存在了。九部之战的时候,建州女真就有了一支非常强大的骑兵。现在网络上炒作的八旗是重步兵的说法也不知道是怎么传得沸沸扬扬的,只能说地摊文学太强大了[笑眼][捂嘴笑]
2020年06月22日 12点06分 22
另一篇关于萨尔浒的帖子里楼主认为后金就只有8000匹马。[汗]
2020年06月22日 13点06分
@爸爸国USA 后金确实比较缺马,但也没缺到这种地步[滑稽]满文老档中明确记载的后金步兵只有一万五千人,其余的都是骑兵。骑兵大约在四万到五万。
2020年06月22日 13点06分
:你到隔壁贴看一下就知道了,那楼主按照满文档案1牛录养马40,1旗1000匹来算,后金一共8000匹。另一位吧友讲的是后金配置是3000白甲正规骑兵(骑双马三马),红甲9000是骑马重步兵,还有12000黑甲步兵,我觉得这个配置合理。
2020年06月22日 14点06分
@爸爸国USA 这个配置也是网民脑补的,红甲兵是骁骑营的前身,怎么可能是骑马重步兵。当时后金两百个牛录,每牛录抽十人为白甲,两千。四十人为红甲,八千。五十人为黑甲,一万。这是努尔哈赤预想的常备军,不过黑甲最终没组建起来。黑甲原本是打算建一支火器营,最后没成功,拆并到红甲、绵
2020年06月22日 22点06分
level 1
和朱温一样,喜好多路同时进攻,然而,当“同时”被打破的时候。。。[滑稽]
2020年06月22日 13点06分 23
level 5
探子太少了,早知道后金那么多兵的话,就分两路走,或许就不会白送,也不敢轻易冒进。
我看打朝鲜日兵也是这样,对敌军数量没摸清楚就发个几千兵送人头。不知道情报部门都在干什么。
2020年06月22日 14点06分 25
杨镐汇报过建州有十万大军,万历年纪大了,没耐心,让首辅方从哲逼着杨镐出兵。[阴险]
2020年06月23日 03点06分
@大木头张三 主要还是从财政太紧张了啊,平时九边镇兵在当地有土地,拖欠一下军饷还行,现在大军聚集辽东一地,军粮补给和其他日用物资消耗都需要国库分担,每多停留一天就要多花一大笔白银,万历肯定不愿意
2020年06月24日 18点06分
level 1
吃空饷,其实明军远不如八旗多
2020年06月22日 14点06分 26
我也觉得有点这个因素,一打起来,将领正好玩命报高伤亡,闹得最后都以为通古斯难搞
2020年06月23日 08点06分
@wpper11 古代还有一炮糜烂数十里呢[你懂的]
2020年06月23日 10点06分
level 1

2020年06月22日 14点06分 28
level 1
[乖]
2020年06月23日 00点06分 29
level 1
明军战术其实很先进,只是指挥的不行
2020年06月23日 00点06分 30
我在后面解释了这一点,明军理论战术虽好(至少是合理的),但军队整体水平不行,执行不到位,也不仅是指挥的问题
2020年06月24日 18点06分
level 9
每牛录百名披甲内,著以十人为白巴牙喇,携炮二门、矛三支。
再将九十甲分之,著以四十甲作红巴牙喇,携炮十门、矛二十支,又十人携盾车二辆、水囊二个。
黑营五十甲,携炮十门、矛二十支,又二十人携盾车二辆、梯一架、凿子二把、锛子二把、攀钩二个、镰刀二把、斧二把、席四领、叉二支、连枷棍一根、水囊二个及一月用之木炭、绵甲十五身。
每甲喇携大炮二门。牧马时,五牛录合于一处,各处汉兵之马亦合之……
诸申、汉人、蒙古之马,每十匹著一人看守。
2020年06月23日 04点06分 33
《内阁藏本满文老档》第5册,天命八年四月初一日。
2020年06月23日 04点06分
注:此文中的“炮”是指火枪,“大炮”才是火炮。
2020年06月23日 05点06分
这个冷兵器、热兵器混合的编制,我在满文老档只发现这一处,后续没有记载。所以我推测是努尔哈赤的改革失败了。
2020年06月23日 05点06分
天命八年,到天命十一年,明金之间好像就打了宁远之战?宁远之战,有没有黑营的参战记载呢?另外,白甲兵用火枪,貌似也找不到相关的实战纪录。我怀疑后金当时并没有那样的训练条件,可能巴牙喇们也不是很爱用火枪,毕竟明军的火枪质量有点吓人[笑眼]
2020年06月23日 05点06分
level 1
请问楼主,这两幅地图各是出自哪里的?
2020年06月23日 07点06分 34
第一张图是出自傅乐成的《中国通史》,第二幅图是网上找的。
2020年06月24日 10点06分
level 1
明军四个主将各个都是人才,冒进、抛弃火炮,冒险突围等花样百出,最牛逼的还是李如柏,慢吞吞不说,居然还会把建州哨兵当成建州主力,然后吓得去下令各自突围?!!![喷][喷][喷]也亏这家伙的父兄是明朝响当当的将门龙虎,李成梁就教出个这么个儿子啊?!!![疑问][疑问][疑问]
2020年06月23日 19点06分 36
首页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