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巴赫传》有感在钢琴上静静演奏着巴赫的典雅优美的曲子,看着钢琴正中央放的古色古香的《巴赫传》,我仿佛置身于十八世纪的宫廷中,而我的面前就是这位德国的伟大作曲家——约翰·塞马斯蒂安·巴赫.虽然现在世界各地的图书馆的书架上,有关他的作品可谓汗牛充栋,但这位伟大的音乐之父却不像贝多芬,舒伯特那样在世时就已经名扬世界了.巴赫仅是一个小小的管弦乐师,默默无闻的在家中苦心钻研创作形式,但就是这样一个坚强的人,在教会人士前遭到痛斥与排挤下,把几个世界以来发展的复调音乐推向了高峰,那精练而个性化的主题旋律,和声调性的结构力量,以及那超越一般的痛苦与喜悦的境界,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他直到一百多年以后,才在勃拉姆斯的震,惊下,把他的作品重现天日,人们发现,他的音乐,已经远远超过了他当时的年代,直至今天,巴赫的作品还有很多的内涵没有被发现,他的成就,就是后来的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都是无法与之相比拟的.《巴赫传》就是述说了这位超凡的音乐家一生的坎坷与成就.书中体现了巴赫的痛苦遭遇,由于创作新颖的曲子,他被教会推上宗教法庭,一堆人愤怒地申诉辱骂他,那些权威抓住了一些把柄,盛气凌人地攻击他,但坚强的巴赫忍住了,继续着他的伟大创作.坚强的人,就像一株高大挺拔的树,面对困难与挫折,他们都不会退缩,而是坚定地克服困难,激发出巨大的潜能,信念需要勇气作为动力.没有巨大的勇气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没有勇气,就是没油的飞机,是永远飞不起来的.要成功,就要有巨大的勇气,去付出艰辛的劳动.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付出,怎么会有收获呢 巴赫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才创作了这么多的作品,充满了热情,一次又一次的拼搏,是古今伟人的成功之道.有一本书上说过,有没有坚强刚毅,是区分伟人与庸人的标志之很多人自叹命运不好,悲观绝望,自暴自弃,这是意志薄弱的人.在生活的大海中,一帆风顺是很少的,遭受挫折是常见的.像贝多芬,先天耳聋,这是一个命运的挑战,他凭着自己的坚强与天才的音乐天赋,走上了音乐之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星际航行的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出生后由于后遗症双耳失聪等,无法入当地学校,他在家自学航天科技,设想了利用火箭把卫星送上天,享誉科学界.事实表明,"苦难是一个天才的垫脚石",而"对于一个庸人却是一个万丈深渊".巴赫后期眼患白内障失明,仍然躺在床上口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完成了手头的最后一卷作品,正是坚强不屈的意志指引着他走向了成功,而我们呢,一点挫折,一次考试不如意便消极悲观,怨天怨地,退缩不进.这恰恰害了我们自己.看了《巴赫传》后,在这位伟大的巨人面前,我也学会了昂首面对挫折,把它们都踩在脚下,向更高的层次奋进.巴赫尽管远离我们了,但《巴赫传》把这位音乐之父重新展现在我面前,不仅有他的成就,还有他的精神,始终推动着我在惊涛骇浪中前进,当回首走过的路时,我忽然发现,巴赫已经给了我一个世界上任何人都夺不走的宝藏,这就是我对《巴赫传》的体会与理解.
2005年11月20日 12点11分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