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本次直播大量讨论以全手工方器为语境背景。具体为砖方的壶嘴和身桶制作过程。
俗话说:一方顶三圆。
传统的方器常用泥片全手工镶接而成。镶身筒成形法并非是一种随性之所至的随机创作,而是制作前需先经过精细规划,理性构成对应的立体拼图,可使设计者精准地在器形上造型。
2020年04月27日 10点04分
2
level 13
方器所有的线,面实际上是有弧度的。制作方壶就必须把视力错觉、烧制收缩都考虑进去。
三年出学徒,苦练肌肉记忆。
从技能的角度来说,大线条的把握和细节的修正通过反复练习都能够达到一个峰值。 但是作为紫砂艺人,要再上升,就要考虑创新。
2020年04月27日 10点04分
4
level 13
展示了壶嘴制作过程。 所有面、线都有弧度。 倒角工序在大量的棱角环节中必不可少。方壶的角的处理,既考虑表现茶壶气度,又考虑茶壶泡茶时是否好用。
手要稳,方器有一半是刀工的功力。
内外都要清理干净。线条,弧度的把握练习多了以后自有手感。从直播可以看到初步做好的壶嘴,经过很长时间的修整,变得灵动,干净,挺拔。
器型越小,越薄,对手艺要求越高,甚至要屏住呼吸进行精细的修整。 还要考虑烧制过程的收缩。
2020年04月27日 10点04分
6
level 13
泥料手感像泥又像砂。
关于泥性,一般自己会存很多泥料。不会贸然去市场上买很多来试,一来自己有很多不需要买,直播中展示的只是很少的部分;二来不熟悉的泥泥性如何不好说。即使买来不熟悉的泥料,也要试,先做试片烧制尝试。
结合泥料,仔细琢磨,可以做出自己都觉得惊艳的东西来。泥料多到一定程度, 试图调不同泥和砂,调不同目数。 对于喜欢“玩”的人来说,这是一种玩的乐趣。
2020年04月27日 10点04分
8
level 13
对于特殊的壶型来说,特定的泥料容易发挥出很好的效果。结合其特性进行创作和发挥,可能会很惊艳。
记录者题外话:无论是泥配泥,还是调砂,自古以来都是紫砂泥料制备中的不传之秘,具体操作方法、细节、流程全凭个人经验摸索。
2020年04月27日 10点04分
10
level 13
器型越小,越薄,对手艺要求越高,甚至要屏住呼吸进行精细的修整。 还要考虑烧制过程的收缩。
在给砖方开口时暂停直播说话,认真专注,屏息凝神,看起来颇有拿手术刀的感觉。 耿浩解释:方器口盖要做到通转就要求开口准确。盖子是和身桶一起做出来的。 学徒时至少开坏了100多把方壶,才能练到现在的手感。
在开壶嘴孔之前尺子量距离,画好以后才准备开。 开好口粘壶嘴,凝神一次粘好,三角板一量,两边距离都是1.8,刚好。
2020年04月27日 10点04分
12
level 13
壶把是用一整块准备好的泥块抠出来的。用片子(提前设计画好的纸片)先抠出来,靠刀工修到对称。
全手方器鉴别小技巧: 四方的把非常挺拔,因为是手工切出来的,会有骨力。有经验的制壶人可以看出来模具和手工壶把的区别,因为烧制收缩后的感觉很明显。 制作过程讲究一刀到位,一气呵成。
“一刀下去就到位,不能抖”。
2020年04月27日 10点04分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