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疑惑。贾宝玉写姽婳词这一段,关于这个林四娘我一直都想不
红楼梦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0
乾穹- 楼主
有一个疑惑。贾宝玉写姽婳词这一段,关于这个林四娘我一直都想不到是哪一个典故或者类似的典故,在网上查了一下都说是明朝末年事,我不知道这个明朝末年是怎么得来的,如果是明朝末年的话,不就坐实了红楼梦是清朝事,这样的话开篇曹公写朝代不可考,不必在意朝代的意义是什么?这种错误曹公应该不会犯。但是如果网上的“明末”是臆想,这个林四娘是凭空杜撰的,那么曹公杜撰这个人物的意义又是什么?为什么又要把它和《芙蓉女儿诔》放在同一章里,还是这个林四娘与晴雯有什么联系?
2020年02月19日 14点02分 1
level 15
林四娘与晴雯没有任何关系,林四娘单纯是为姽婳词而杜撰,姽婳词一节单纯是为了展示诗词。
红楼梦并不符合西方戏剧观念,好莱坞电影就是西方戏剧的后继者,在好莱坞电影中,如果把某一个情节从影片中删去并不造成剧情明显松动,那么这一个情节不是影片的一部分。换句话说,西方戏剧/好莱坞电影中是找不到"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情节的。
但红楼梦不一样,红楼梦中这种“无头无尾”的情节比比皆是。
2020年02月19日 15点02分 2
所以姽婳词一节可以理解为是贾宝玉生活琐事中的一个小片段,与主线剧情无甚关系?
2020年02月19日 15点02分
level 10
乾穹- 楼主
又好奇,网上说林四娘是明末的这个观点又是怎么来的?
2020年02月19日 15点02分 3
回复 弦理论无法验证 :也就是说林四娘的故事确有其事?又或者说林四娘的故事至少在清朝就已经广泛流传了?如果真的有暗喻,那么暗喻的是晴雯还是黛玉?又想表达什么呢?
2020年02月20日 01点02分
level 15
名教罪人錢名世。錢某探花及第,探花杏林姓林,名世之謂四娘。
2020年02月20日 01点02分 4
level 15
名教罪人 王以安 撰
《紅樓夢》七十八回以姽嫿將軍林四娘隱寫雍正四年的錢名世「名教罪人」案件。「姽嫿將軍」讀作「鬼話將君」意思再明顯不過。作者家族飽受文字獄摧殘,除了「查嗣庭案」以外,收羅文字獄案件當作寫書材料,也是立此存照的意思存心。
錢名世,字亮工,江蘇武進人,康熙四十二年一甲三名探花。查慎行是同榜進士。《世宗實錄‧卷四十二》記載:(雍正四年三月壬戌)「大學士九卿等奏。食侍講俸之錢名世,作詩投贈年羹堯,稱功頌德,備極諂媚。且以平藏之功歸美年羹堯,謂當立碑於 聖祖仁皇帝平藏碑之後,甚屬悖逆,應革職,交與刑部從重治罪。得旨。向來如錢名世、何焯、陳夢雷等,皆頗有文名。可惜行止不端,立身卑污,所以 聖祖仁皇帝檳斥不用,置之閒散之地。而錢名世諂媚性成,作為詩詞,頌揚姦惡,措詞悖謬,自取罪戾。今既敗露,益足以彰 聖祖知人之明。但其所犯,尚不至於死,伊既以文詞諂媚姦惡,為名教所不容,朕即以文詞為國法,示人臣之炯戒。著將錢名世革去職銜,發回原籍,朕書名教罪人四字,令該地方官製造匾額,張掛錢名世所居之宅。且錢名世係讀書之人,不知大義,廉恥蕩然,凡文學正士,必深惡痛絕,共為切齒。可令在京現任官員,由舉人進士出身者,仿詩人刺惡之意,各為詩文,紀其劣蹟,以儆頑邪,並使天下讀書人知所激勸。其所為詩文,一并彙齊,繕寫進呈,俟朕覽過,給付錢名世。」
於是大學士張廷玉以下三九五人,各作詩一首敕編成書。凡作詩不力者,重則吳孝登著革職發往寧古塔披甲當差,輕者陳邦彥、陳邦直、項維聰三人著革職發回原籍,還有余甸、徐學柄、吳廷熙、莊松承、孫兆奎、王時濟六人著將原詩發還另作進呈。查嗣庭時官禮部左侍郎,也為賦詩云:「羞惡廉隅了不明,讀書堪笑負平生,眛心語已顏忘赧,悖理辭尤惡貫盈。一網開恩寬斧鑕,百年遺臭辱簪纓,從今負罪歸鄉里,掩口人慚道姓名。」雍正下諭「賜錢名世名教罪人四字,著伊製匾懸於居宅。又諭旨一道及諸臣所賦刺惡之詩,一併交與錢名世刊刻進呈。凡直省學校所在各頒一部以儆鑑戒。」
七十八回記載:彼時賈政正與眾幕友們談論尋秋之勝,又說「快散時忽然談及一事,最是千古佳談,風流雋逸,忠義慷慨八字皆備,倒是個好題目,大家要作一首輓詞。」眾幕賓聽了,都忙請教係何等妙事。賈政道:「當日曾有一位王封曰恒王,出鎮青州。這恒王最喜女色,且公餘好武,因選了許多美女,日習武事。每公餘輒開宴連日,令眾美女習戰鬥攻拔之事。其姬中有姓林行四者,姿色既冠,且武藝更精,皆呼為林四娘。恒王最得意,遂超拔林四娘統轄諸姬,又呼為姽嫿將軍。」
賈政又道:「誰知次年便有黃巾赤眉一干流賊餘黨復又烏合,搶掠山左一帶。恒王意為犬羊之惡,不足大舉,因輕騎前剿。不意賊眾頗有詭譎智術,兩戰不勝,恒王遂為眾賊所戮。於是青州城內文武官員,各各皆謂:王尚不勝,你我何為!遂將有獻城之舉。林四娘得聞凶報,遂集聚眾女將,發令說道:你我皆向蒙王恩,戴天履地,不能報其萬一。今王既殞身國事,我意亦當殞身於王。爾等有願隨者,即時同我前往;有不願者,亦早各散。眾女將聽他這樣,都一齊說願意。於是林四娘帶領眾人連夜出城,直殺至賊營裏頭。眾賊不防,也被斬戮了幾員首賊。然後大家見是不過幾個女人,料不能濟事,遂回戈倒兵,奮力一陣,把林四娘等一個不曾留下,倒作成了這林四娘的一片忠義之志。後來報至中都,自天子以至百官,無不驚駭道奇。其後朝中自然又有人去剿滅,天兵一到,化為烏有,不必深論。只就林四娘一節,眾位聽了,可羡不可羡呢?」後又載:賈政道:「昨日因又奉恩旨,著察核前代以來應加褒獎而遺落未經請奏各項人等,無論僧尼道與女婦人等,有一事可嘉,即行匯送履歷至禮部備請恩獎。所以他這原序也送往禮部去了。大家聽見這新聞,所以都要作一首《姽嫿詞》,以志其忠義。」
有道是「青錢萬選」,語本《新唐書‧張薦傳》「員外郎員半千,數為公卿稱鷟文辭猶青銅錢,萬選萬中,時號鷟青錢學士。」作者寫「青州」便釋出一「青」字。「選了許多美女」了釋出一「選」字。「姿色既冠」即是「萬選」,取其萬中選一之意。以上可烘托出一個「錢」字。「皆呼為林四娘」解讀為「名世」,意即名四娘也。這恒王最喜女色則可解讀錢名世之為「探花」。「風流雋逸,忠義慷慨」不外是反諷「名教罪人」。
所謂「恒王」者「恒亡」也。「恒」卦本義「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本有頌聖意味。既云恒亡則道「不恒」,是採取《易經‧恆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象曰:不恒其德,無所容也。」「無所容」者,謂「其所犯,尚不至於死,伊既以文詞諂媚姦惡,為名教所不容」。「或承之羞」者,為「朕書名教罪人四字,令該地方官製造匾額,張掛錢名世所居之宅。」
「大家聽見這新聞,所以都要作一首《姽嫿詞》,以志其忠義。」其實解讀「可令在京現任官員,由舉人進士出身者,仿詩人刺惡之意,共為
2020年02月20日 02点02分 5
level 8
明朝有衡王封在山东青州。这里不过是借用这个历史事件和人物,改为“恒王”
2020年02月20日 07点02分 6
level 15
这篇文章希望可以给你启发。
2020年02月20日 09点02分 7
level 15
2020年02月20日 09点02分 8
level 15
2020年02月20日 09点02分 9
level 15
2020年02月20日 09点02分 10
level 15
2020年02月20日 09点02分 11
level 15
2020年02月20日 09点02分 13
level 15
2020年02月20日 09点02分 14
level 15
2020年02月20日 09点02分 15
level 15
2020年02月20日 09点02分 16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