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发现的古代木质轨道应为主要运输矿石的轨道。理由如下:1.
二十四史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佳言许允 楼主
南阳发现的古代木质轨道应为主要运输矿石的轨道。理由如下:1.这种轨道在古代世界各文明中多次出现,用于建城、建塔等陆地运输较大块石头。2.南阳发现的轨道只有几公里,而且建于山区,大家都知道平原建轨道与山区建的差别,除非必须,是不会在山区建的。那建在这里是干什么的呢?运矿石!3.南阳在那一时期就是一个冶炼中心,战国末期已初步掌握了铁的原始冶炼技术,而这一时期南阳正是最大的冶炼中。冶炉不能总移位置而釆矿却越来越远,于是就在山区产生了这样一条轨道。
2020年02月04日 07点02分 1
level 15
介绍的内容不错,赞一个!但无图无真相![你懂的]
2020年02月04日 07点02分 2
我总不能发现代人制的模形吧[哈哈]发轨道的图片又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关于南阳是当时的冶炼中心,大家可以去百度。我说是运矿石也只是一种想法,只有几公里长而且没有其他地方的证明,我不敢说是中国的第几大工程[哈哈]而且这种想法更合乎逻辑[哈哈]
2020年02月04日 07点02分
@佳言许允 下次发贴别忘了标题与发贴格式,说不定吧务审核贴子优质会给你加精。[你懂的]
2020年02月04日 07点02分
level 1
佳言许允 楼主
说说网上广泛流传的说法:是秦的驰道。我很不以为然!驰道何时开修?统一后第二年。运兵?对楚在这个方向用兵发生的时间更早!从统一到天下大乱,才多久?统一后全国人口是多少?把原北方秦、赵、燕防匈奴的长城连接成一体,又有阿房宫之说、骊山大墓皇陵,这同时能把驰道修成轨道式的网络吗?我真的醉了。我发贴历来只为求真,不为虚名。
2020年02月04日 08点02分 3
level 15
《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汉书·韦玄成传》:“四方同轨,蛮貊贡职。”
颜师古 注:“同轨,言车辙皆同,示法制齐也。”《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
2020年02月04日 08点02分 4
历史学家早就说了: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轮距……这老兄是一个统一狂,连马车压出的印迹都要求在一车辙上[哈哈][哈哈]"一个比长城还大的工程,多少人伐木、恐路、运送物资?这样的苦难史上只字不提?这里的“轨”怎么解释还用我说吗?
2020年02月04日 08点02分
@佳言许允 不知何为“轨”?去査查不就知道了!
2020年02月04日 08点02分
@🐴老骥 人家都说同轨是车辙相同,怎么非要说是轨道呢?[哈哈][哈哈][哈哈]你去查吧[哈哈][哈哈]
2020年02月04日 09点02分
@佳言许允 试问没有相同的轨距,何来相同的车辙?(我正在炒菜,待会再议)
2020年02月04日 09点02分
level 15
秦始皇用“车同轨”让天下的车有了统一的规制,这就有效保证了秦帝国的经济和军事最有效的运转,为帝国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代的高铁、高速公路同理)
再朝前追溯,两千多年前的周王朝,马车作为身份等级的象征,对于什么人坐什么车有着严格的规定:“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逸礼《王度记》)”,就是说天子坐六匹马拉的车,诸侯是五匹马,依此类推,普通老百姓只能坐一匹马拉的车。
2020年02月04日 11点02分 5
level 15
当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大一统帝国的时候,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原来乘车的等级制度也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对天下的马车有了统一的规范:“舆六尺,六尺为步”(《史记·秦始皇本纪》),就是说车宽六尺,六尺为一步,尺和步都是当时的长度单位,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3.1厘米,也就是说车的宽度大约是1.4米,这可是全天下的人包括秦始皇自己都要严格遵守的。
那如何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不一样呢?“乘六马”(引文同上),就是说只有秦始皇的马车才能用六匹马拉,其他人的可以是五匹马或是更少。
2020年02月04日 11点02分 6
level 15
陕西兵马俑一号铜车马的结构示意图
2020年02月04日 11点02分 7
上图是铜车马,下图是结构示意图
2020年02月04日 11点02分
level 15
崤函古道上的古代车辙[酷]
2020年02月04日 11点02分 8
这是木质轨道留下的痕迹[哈哈][哈哈][哈哈]
2020年02月04日 11点02分
@佳言许允 古代车轮那个不是木制?
2020年02月04日 11点02分
@佳言许允 长期按同一轨距碾压,不留下痕迹?央视有个纪录片就是介绍这个的,有时间你去搜搜!
2020年02月04日 12点02分
@佳言许允 http://app.cctv.com/special/cbox/detail/index.html?guid=906475bbd1534a838c05b4f9fc87dae5&vsid=VSET100265502426 没时间细搜,给你搜了个百家讲坛,还有个探索发现栏目也有介绍
2020年02月04日 12点02分
level 15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当时没有沥青也没有水泥,所有的道路都是土路或者石头路。就算是秦始皇修的从咸阳通往各个地方的驰道(相当于国道),也都是用夯土夯出来的。再加上当时的车轮还全都是木质轮子,没有像现在的橡胶轮胎还有个缓冲力,久而久之,在木轮压过的地方就会留下深深的车辙。
如果大家的车子都是标准化的,不管你是拉人的还是载物的,虽然路面上有车辙,只要轮子刚好卡在里面,依然可以十分顺利地通过。
2020年02月04日 11点02分 9
level 15
[哈哈]话又说回来,在出土文物后那个文物部门不是用游客门票的收入来养护古迹?要长期靠国家拨款来养护古迹吗?那出土的意义何在?很多古迹得不到保护,不是消失就是破毁坏的比比皆是。
https://m.tiexue.net/touch/thread_13065426_1.html?mip
如果把经济与养护结合起来有什么不好?[滑稽]
2020年02月04日 11点02分 10
你说了那么多,有一件是轨道上跑的车吗?这些东西有一件是用来证明它们是跑轨道的吗?你证明事物的方式就是这样证明?你的历史发明在哪写着?在史书上?在科学论文上?你的发明只是抄的网文!
2020年02月04日 11点02分
@佳言许允 你去秦兵马俑看看吧,秦铜车马仅仅是用来摆设的吗?
2020年02月04日 11点02分
@🐴老骥 明明不存在“铁路网”还成了第二大伟大工程,现在又回到驰道是车马道上来吧?咱又开始说车了?我说有些人在没有充足证据的情况下,为利益就胡乱给遗迹贴上标签,你把它与兵马俑同比。你确定?
2020年02月04日 12点02分
@佳言许允 没想到你的理解能力那么差?没看见引号?
2020年02月04日 12点02分
level 1
佳言许允 楼主
好了,回你那去吧,最早提出这个说法的不是你,连你自己都说是同轨车轮了。我这里介绍的南阳木轨是运输矿石的,与网上说的木轨是驰道不是一回事,0k?你只是打个比方[哈哈]
2020年02月04日 13点02分 11
level 1
佳言许允 楼主
发一些网络神文大家看看。如果大家赞成我木质轨道只是运输矿石的工程,点个赞。不赞成,拿证据来,在我的文章里抠字眼也可以。
2020年02月04日 13点02分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