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易推,但根据搭配的不同,后期潜力储备或者说其本身蕴含的潜力发挥的余地较大;
----这个特性和它同母异父(同父异母)的兄弟榭兰图是差不多的,如果说它的前作T8ie是拜亚专门为艾利和的随身播放器所定制的一种声音,那么到了T9ie,这个特点已经变得不是那么明显了。我简单做了一些尝试和各家的便携播放器的搭配,除非是两者本身风格上确实不搭,一般几乎没有让人第一印象就不好的情况发生,甚至也有比艾利和自家AK系列更加出色的搭配方案。当然这个也不奇怪,比如隔壁索尼去年发布的几款新的旗舰耳塞说是为自家播放器量身定制,实际上真正能发挥其最大价值的也并不是所谓的官方西装套。当然这个只是抛砖引玉,而且也有很强的主观性,并不作为参考。
2.半入耳设计结合其专门设计的浅入耳式硅胶套佩戴舒适;
----这个是拜亚这一系列塞子的一个非常大的优点,浅入耳的设计可以使声音更多的在耳道壁反射而不是在更长的导管内,可以使得声音更加自然。但是对于部分人群来说也是缺点(比如我)。由于我两侧耳道口的结构并不太一样,右侧口径要大一点,一般的入耳式耳塞所采用的常规硅胶套问题不大,不过拜亚这个系列的设计对于我个人就有点不太友好了。佩戴总的来说也没什么大问题,无非就是有一侧隔音不那么理想。但是又不好换用其它的普通硅胶套,一换就没内味儿了,而换用两边不同size的套子又觉得怪怪的…总之我每次佩戴都需要花更长的时间调整放入的角度以达成最佳的隔音效果。总之这只能怪我长残了,怪不得塞子,所以也没多大参考价值。
3.标准的MMCX插针接口,使得喜欢折腾的烧友后期有更大的换线空间;
----这年头可换线这事对于稍微上点档次的塞子基本都是标配,从初代T8ie开始也沿袭了这个传统。应该给T8ie(或榭兰图)更换什么线材能够获得更大的听感上的提高也是很多烧友们津津乐道的一件事,不过我通过玩了这么些年的T8ie和榭兰图,换线这事我也没少干过,好听的不好听的线材搭配我也基本都尝试过。我的主观感觉就是别看这原线细细的一条,结合其佩戴的舒适性和声音来说,现阶段没个三千以上的线材预算还真不如不换,原线下的T8ie(榭兰图)在听感上是最趋于自然的,也是最为舒适的。虽然想部分或者整体提升个把档次的线材也不是没有,不过多半都比较贵。而这回T9ie原线本身就比前者提了一个档次,按说是更没多大换线的必要了吧?从我这个佛(qiong)系(b)烧友的角度来考虑,这是肯定的,就算是耳挂部分那根铁丝碍事吧,大不了动手能力强点的话,把它弄出来不就行了…不过偏偏我手欠,正好看到了beat audio专门为T9ie的声音特性定制的一条线,琢磨着试试就试试吧,遂借来一条。这条线beat audio官方命名为“银宝石”,和它家之前的那款“蓝宝石”外形上挺相近,都是八股的编制,看起来有那么点粗,不过却不硬,佩戴啥的丝毫不受影响不说,那根挨千刀的铁丝终于在这条线上不存在了。而且还很贴心的把MMCX插针换成了膨胀式的设计,终于可以避免以前T8ie和榭兰图插针接口松的弊病了(T9ie原线比前两个稍微好点,但是和同类插针产品比起来仍然算不得紧)。声音风格上在这条线的加持下,整体结像更为精致细腻,原本不算多的低频量感略微提了一点点。最重要的是这条线下的T9ie低频弹性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中频的氛围感得到了更好地展现,尤其是在部分人声向音乐的人声结像距离略微拉近了一点点,略微明显的线条感也被淡化了一些。如果说原线下的T9ie在同类型旗舰单动圈耳塞中的声音表现能够给90分的话,加上这条“银宝石”线后,我估摸着给个93-95分是问题不大的。定价方面5800的价格作为一款线材可以说基本上去了大半条塞子,若和T9ie打包入手的话如果折扣足够给力就冲这搭配的声音还是挺吸引人的,当然根据预算来说还是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