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汕臻先生
楼主
是经费。
教育是要钱的。就像你现在看深圳地区招中小学老师,一大批清华北大的学生都去,原因很简单,就是深圳经费多,开年薪30万。偏远地区经济差,经费少,所以没什么好老师愿意去,自然教育质量也不会行。
你给的钱越多,就能吸引越多的人才来教书。公立学校间的差别其实那么赤裸裸。
那么你觉得现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间的差别是什么呢?
还是经费。
不同的是公立学校经费拿的是拨款,私立学校是家长自己出钱。公立比较有钱的比如上海,人均中小学教育拨款长期都是破两万的。那么私立呢?学费很多都是二十万起。
我们没办法说二十万的教育质量到底比两万好多少,但是二十万能买到的教育和两万就是不一样的。
我们以前长期在舆论上是用阿Q精神解决问题,提教育从来不谈钱,就和你谈理念,谈体系。让你觉得普通人家读的普通公立,就是比人家私立牛。人家那些花二十万读书的孩子,就是因为家里有钱并且读不出书才去私立的。
像公立学校间的拨款不平等也很少会去碰。为什么有些地方确实是公立学校最好呢?不是因为这些公立学校有一种很特殊的,神秘的教学方法或者体制可以让学生变得极其优秀,而是因为他们有更高的拨款。像北京有些公立学校连马术课都开的起。私立很多时候都没这个经费。
教育是要花钱的,办好教育的前提就是教育经费,没有教育经费就不会有好的教育。因为实施教育的老师和你我一样都是普通人,人家也是要拿工资养家糊口的。就像你今天看见拿30万年薪的清华北大毕业的老师,过几年教的好了,成绩出来了,还是会被人用更高的薪水挖到私立里面去的。
所以教育这个东西从来不存在所谓的公平。教育公平就是阿Q精神。公立学校间差距都那么大,更何况公立和私立呢?连公立间都不会平等,你怎么指望有一种体制能让私立和公立在一条起跑线上呢?
当然你也可以继续相信民间那种口口相传式的“秘诀”,觉得某个公立学校教育质量好是因为他们有什么教育秘方,而不是因为他们比其他公立更有钱。
2019年12月17日 12点12分
1
教育是要钱的。就像你现在看深圳地区招中小学老师,一大批清华北大的学生都去,原因很简单,就是深圳经费多,开年薪30万。偏远地区经济差,经费少,所以没什么好老师愿意去,自然教育质量也不会行。
你给的钱越多,就能吸引越多的人才来教书。公立学校间的差别其实那么赤裸裸。
那么你觉得现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间的差别是什么呢?
还是经费。
不同的是公立学校经费拿的是拨款,私立学校是家长自己出钱。公立比较有钱的比如上海,人均中小学教育拨款长期都是破两万的。那么私立呢?学费很多都是二十万起。
我们没办法说二十万的教育质量到底比两万好多少,但是二十万能买到的教育和两万就是不一样的。
我们以前长期在舆论上是用阿Q精神解决问题,提教育从来不谈钱,就和你谈理念,谈体系。让你觉得普通人家读的普通公立,就是比人家私立牛。人家那些花二十万读书的孩子,就是因为家里有钱并且读不出书才去私立的。
像公立学校间的拨款不平等也很少会去碰。为什么有些地方确实是公立学校最好呢?不是因为这些公立学校有一种很特殊的,神秘的教学方法或者体制可以让学生变得极其优秀,而是因为他们有更高的拨款。像北京有些公立学校连马术课都开的起。私立很多时候都没这个经费。
教育是要花钱的,办好教育的前提就是教育经费,没有教育经费就不会有好的教育。因为实施教育的老师和你我一样都是普通人,人家也是要拿工资养家糊口的。就像你今天看见拿30万年薪的清华北大毕业的老师,过几年教的好了,成绩出来了,还是会被人用更高的薪水挖到私立里面去的。
所以教育这个东西从来不存在所谓的公平。教育公平就是阿Q精神。公立学校间差距都那么大,更何况公立和私立呢?连公立间都不会平等,你怎么指望有一种体制能让私立和公立在一条起跑线上呢?
当然你也可以继续相信民间那种口口相传式的“秘诀”,觉得某个公立学校教育质量好是因为他们有什么教育秘方,而不是因为他们比其他公立更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