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球的规律:好的感觉部位要弱化而不是强化
瓦尔德内尔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6
瓦杆 楼主
经过长期琢磨球后个人有这种体会:我们打球时经常可以找到一些好的击球感觉,提高了身体某些部位的控制能力或者说技巧,例如腿的蹬地感觉、顶胯感觉、转腰或腰发力、沉肩、收腹等等,一旦找对了某些部位的感觉,就能觉得动作变好了,发力变大了,涨球了。
2019年11月30日 16点11分 1
level 16
瓦杆 楼主
找到某个部位的技艺后,人的注意力往往更集中在这里,例如大腿发力好了,就多注重使用大腿、意识更刻意在大腿上,由于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某部位过于刻意,其他部位的注意力就减弱、虚化了,这样难免步入局部打球的瓶颈,下面进一步提高很困难,如果改用其他部位,新创另一种方法,又会推翻抛弃原来的技术,以前的功夫就白费了,这样也难有进展。
2019年11月30日 16点11分 2
level 16
瓦杆 楼主
人体打球象一台由若干部件组合的机器,全部多个零部件全部各自正确地运作起来,整个机器运作就顺畅,人也一样,功能不同的全身各部位运作起来综合组成一个整体动作,如果人的注意力是无限的,打乒乓球就很容易了,因为可以用注意力控制各部位组合出精密的动作。但可惜实际上注意力是有限的,这里多占用了注意力,其他部门就失去或减少注意,肯定形或局部打球现象,进入瓶颈难以进展。
2019年11月30日 16点11分 3
level 16
瓦杆 楼主
怎么解决?个人认为,琢磨球应全盘考虑,不应过于注重某些部位上,但这是原则性空话,技术已经到达高境界的人才有能力全盘分析,他对全身各部位的感觉和作用已经认识很深了。对于摸索阶段的爱好者,对各部位未有深入体会,往往仅注重某些部位,这是难以避免的。爱好者经常能够发掘出某部位的技艺而提高技术,之后容易走进局部,不要继续加强注意它,而是思考这个部位怎样和邻近的部位产生联系、互动,进而及远一些的部位怎样联系互相影响。一个注意力很强的部位是很难和其他部位联合的,把原来的部位减弱,但不是放弃,而是留住一些意识,它就容易和其他部位结合,这样就会进入全身考虑的可持续发展途径了,琢磨某个部位最好把与邻近部位怎么协调组合一起琢磨,由近及远。全身毎个部位的动作都是全部有联系的,牵一发动全身,找一个部位的问题往往不是从这个部位找而需改善相邻或附近部位,思考注意力的合理分配,有些注意多些、有些注意少些、有些不注意而是交给惯性或动作带出来,这样注意力刚好够用又不浪费,打球就既有控制性又自如了。
2019年11月30日 17点11分 4
level 10
不是童子功的人是一点一点融汇的,比如我个人,收臂的感觉半年,迎前的固定一年半,摩擦感觉一年,腰髋的使用3年才成型,就是一步一步做到的自然反应
2019年12月02日 10点12分 6
对,只要坚持长期琢磨,乒技的神秘、深藏不露就会一点点剥离展现出来。
2019年12月02日 15点12分
level 4
这个问题太深了,我考虑了10多年没想明白,毕竟是身在此山中~ 等和楼主单独交流下~
2019年12月03日 05点12分 7
好的,欢迎公开讨论,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2019年12月03日 06点12分
@二新开业 实现这个话题挺简单,概括地说就是打球技术动作不要局部发力和做动作,应运用更多肢体或身体部位来做合成。
2019年12月03日 06点12分
怎么公开讨论啊?就在这个回复贴里,接着说?
2019年12月03日 14点12分
@二新开业 是啊,欢迎吧里讨论[哈哈]
2019年12月04日 15点12分
level 16
瓦杆 楼主
一个人打球时注意力的分配情况可能是这样的,或者人与人之间有点差异:注意力分成三份,第一份:超过五成或六成注意力用在眼睛看球上,第二份:三成或四成左右用在对控制身体的动作主要部位即起驱动、控制、启动作用的部位上,可称为"主控区",例如胯腿或腰,第三份:最后一成用在起协调或联带性的次要部位上,例如左手的引、腿的找球、腰的弯度、或主控部分与邻近部位的互相联系上,这一成若即若离,但不可缺少。这三份把人的注意力占全了,但还有些细节不需占用注意力,比较明显的是收臂,虽然很重要,但只是由动作或惯性带来,不用人刻意去收,如果刻意去收臂了,挤占掉了那三份原本应注意的,动作就不好了。又例如正手拉的左手或左肩向左伸、或者打开动作,也不应刻意去做、占用注意力资源,而应交给身体的引拍动作带出来,是被动动作。
击完球后,即不在做动作和发力期间,捡球、擦汗等时间注意力归零,这时可以思考战术、观察对手、或来个思想放松等等,当又再击球,马上又集中注意力到那三份上,如果打球时注意力没有在三份,动作和发力将会打折扣。
2019年12月03日 07点12分 8
level 7
这确实是比较困惑的地方。就拿拉球来说,我刻意加强某个环节时,都会带来击球质量的明显提高。但其他环节就会忽视。如果我关注比较多的环节,占用的脑力就比较大。
2019年12月07日 03点12分 9
对,大脑确实只能控制少量部位,个人认为,只能同时控制两个部位,三个做不到。这两个部位也不能均等的,一个强意识部位,另一个为弱意识部位,做不到两个同等强度。在不同时间,意识可以转换为控制另外两个部位,例如正手拉转反手拉的时候。所以在不同时间,意识可以控制四个部位,
2019年12月07日 15点12分
在相同时间,意识只可以控制两个部位,即在做一个技术动作,意识只能控制两个部位,不管做什么动作,眼睛盯球都占去大量注意力,所以做徒手动作时,意识可以控制多于两个部位,但打球时只能控制两个,因此徒手时感觉很好的动作,上台时未必,必须通过上台验证,才能得知技术是否有实效。
2019年12月07日 15点12分
在可控两个部位里,重点是强意识这个。它不应仅只单一作用,那么其控制性就弱,它应该能够同时起多个作用,所以在位置上,它应该位于枢纽的中心部位,或重心部位,像八爪鱼一样,伸出几个触手控制几个主要部位,例如腿盘骨膝脚、身体躯干腰腹肋背肩、肢体肘臂等,每个触手能控制它所联系的部分,
2019年12月07日 15点12分
从而达到多功能,例如,正手拉球时,控制某个部位,对于腿,它能够使腿和重心下压、旋转、压缩,对于腰,它能使上体弯腰、收腹、也使左手向右伸和使右手鼻子充分后摆靠向侧腰,也能使左腿向右内扣下压,等等。这样一个多功能的主控部位,达到动作的大部分要求,再加以次要控制区和准备动作、惯性等,
2019年12月07日 15点12分
level 16
瓦杆 楼主
更简单地说,强化是指过用集中某个部位做动作和发力,所谓弱化是用全身整体综合做动作,不过份依靠某些个别部位。
2019年12月07日 16点12分 10
level 16
瓦杆 楼主
弱化后还需要改变以和整体和其他分部最佳协调化。
2019年12月12日 16点12分 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