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4
这种属于文字游戏,禅宗对答经常用到,因为凡是文字表达都会有漏洞。
所以你如果不是真懂,只是模仿别人的话语,那么在有人指出你话中漏洞时就会被问住,而真正懂的人不会被问住。
2019年07月26日 22点07分
4
请你回答一下其中矛盾,能吗?
2019年07月26日 22点07分
@吴兵72 矛盾就是语言的局限性,这就好比是说“不执也是一种执”,反过来就是“执也是一种不执”。
2019年07月26日 22点07分
level 14
比如你自己也知道悟空本身也是执,但是当你教别人如何破执时,依然会用到悟空这个词。而实际上
“悟空是执”与“悟空不是执”这两句话意思是一样的。这就是不二法门。
2019年07月26日 22点07分
5
level 10
世界是生于有,还是生于无?
宇宙是有边界还是无边界?
参。
2019年07月26日 22点07分
7
世界生于有,有生于无 宇宙是有边界的,只是它一直在扩展
2019年07月26日 22点07分
@time某路人 现在不是,将来或许会是。但你现在肯定不能认为它是,立足于现在
2019年07月26日 23点07分
@吴兵72 我指的是广义的宇宙,所有空间、时间、物质以及事物的总称
2019年07月26日 23点07分
level 14
区别就是太过与不足而已,比如吃饭,
吃饭有益
吃饭有害
两句话矛盾吗?
并不矛盾,只是表达不完善而已。这样表达
饿了吃饭有益
饱了还吃有害
是不是就容易理解多了。
2019年07月26日 22点07分
8
那你说下面二句不就对了,
2019年07月26日 22点07分
能不能,也改一下我说的那二句,让它们不予盾?
2019年07月26日 22点07分
@吴兵72 但是对于许多事来说并没有饿与饱的概念,所以表达起来会使人糊涂
2019年07月26日 22点07分
level 12
先不讨论其它的,就讨论悟空。到底哪句错,哪句对,应信哪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予盾。
2019年07月26日 22点07分
9
首先执着太过才需要破执的,如果执着合适是不需要破执的。就好比是饮食合理是不需要节食一样。
2019年07月26日 23点07分
@两者同出 这是儒家的中庸,和稀泥。说了等于没说。什么叫过?什么叫不过?
2019年07月26日 23点07分
@吴兵72 这样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判断了,外人没法具体指点,你自己饿不饿,需要吃多少饭,这需要去问别人吗?
2019年07月26日 23点07分
@两者同出 所以儒家的话没有实际意义。中庸就是一句废话,不是还是需要靠自己的感受去做的。
2019年07月26日 23点07分
level 11
行者悟空,空悟者行。知空不空,知色不色,故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妙哉!
2019年07月26日 23点07分
10
@吴兵72 山人这句句都是二律背反的大彻大悟,可惜你却悟不了。😄
2019年07月26日 23点07分
那这里是狗群。请说狗话,人话听不懂的。谢谢
2019年07月26日 23点07分
level 14
悟空和执有,这是二律背反,永不跟调和。老子云: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缴,二者异出而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019年07月27日 01点07分
12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2019年07月27日 05点07分
level 14
只不过现实的人的烦恼忧思恐惧,大多是执有过度所致,所以宗教提倡梧空。老子云: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人心是贪得无厌越多越好。所以修行的方向与常人相反,悟空的过程就是修行,孙行者。
2019年07月27日 01点07分
13
level 14
其实,从逻辑角度必然是空有不二,即心经所云色空不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2019年07月27日 01点07分
14
level 14
所以,从理止说,空有为一,都不可执;而从事上讲,人要悟空为主,退一步海阔天空,无欲则刚,有容仍大,看破放下,清静无为。
2019年07月27日 01点07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