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过往教育项籍粉的文字备份,编号随意,28
刘邦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劉太阁 楼主
汉五年正月,高帝大赦天下。
2019年07月12日 04点07分 1
level 1
劉太阁 楼主
编号28话题:针对韩信对项某【匹夫之勇】这一准确评价,小白项粉们总有不服,扯出各种奇葩言论,本楼俯视嘲笑之余,随手科普抽灭之:
没啥问题,事实么,项籍这货盲目迷信自身水了吧唧的所谓武勇,再加其天生的奸诈贼滑多疑,导致【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遇见群策群力的高帝,可谓失败固当。到后世领袖能求才任贤,已然是标配,必须有,其内涵曹操一语道尽:【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本质所指其实还是用人。
单独解析‘勇’的意义,那么与现代单一普遍的褒义不同,‘勇’在春秋战国含义则非常宽泛,涵盖褒义贬义中性等各类语境。
墨子:【勇,志之所以敢也。】
史记:【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墨子定义相当简洁准确:有了一想法、欲望、目标,马上就付诸行动,不管这欲望是善是恶,造成后果是善行还是恶行,完全中性化表述。李斯则从法家实用主义角度说明一些显见的因果关系,武器强悍锋锐则士兵作战勇敢,项籍这种货色与之雷同,都以物质为基础而建立起某种优势心理,继而产生所谓‘勇’。说白了,项籍顶个一米八几力能扛鼎的天生好身板儿,面对同时代普遍一米六甚至更低的人群,再披个精甲,产生些敢于残杀的暴虐之勇,实乃极为普通,庸常而丑陋的因果。以此低层次的匹夫之勇为出发点,此后也正是项某不断持勇逞强、卑劣无底线、【小人用壮】的野蛮乏味暴力史,紧随其后,也正是各类人间经典对项竖子极其精准的描述和预言。
老子:【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淮南子:【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吕氏春秋:【勇,天下之凶德也。】
国语:【夫勇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事之末也。】
左传:【夫小人之性,衅于勇,啬于祸,以足其性而求名焉者】
不多解释,尽在名言中,尤其左传一句,简直就是为项籍小人量身定做的盖棺级谶语。与之对照,高帝所独具坚毅、自我修正、不惧失败的伟大之勇,也就充分解释了高皇何以能得古今中外各领域无数精英之赞美肯定,并以其超凡的人生与各时空内最深邃的那些意识思想发生玄妙之共鸣: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淮南子:【乘众人之智,则天下之不足有也。专用其心,则独身不能保也】
丘吉尔:【成功就是不断失败,而不丧失热情。】
丘吉尔:【真正的才华体现在对未知、危险和矛盾的信息的判断之中。】
阿尔菲爱里:【勇气的考验通常不是去死而是活下来。】
叔本华:【勇气就是一种坚韧,正因为它是一种坚韧,才使我们具有任何形式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战胜的能力。因而,正是借助于这一点,勇气也就多少与德行发生了关系。】
后面自然的,即是高帝各种至真非凡之勇的厚重展现。
【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亭,止饮,夜皆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处大事,果敢而有担当,高帝游侠之豪气、之潇洒风度勇气化的表达。
【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羽怨秦破项梁,奋势,愿与沛公西入关。】
项籍之流,不过想报私仇而怒欲西向,高帝则是在诸将都怯意退缩的不利形势下,最先决定接受西向入关重任,其沉静之大勇气更在项某之上。
【汉王西过梁地,至虞,谓谒者随何曰:公能说九江王布使举兵畔楚,项王必留击之。得留数月,吾取天下必矣。】
其时高帝刚刚经历彭城大挫折,却毫无慌乱倦怠意,思路明澈清晰,战意凌厉,气魄辽阔宏大,真正展现了什么是帝王之识,王者之勇。
【上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疾。疾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上问医。曰:「疾可治。」于是上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疾,赐黄金五十斤,罢之。】
高帝时日无多下的问天之勇,看淡生死,敬从天命自始终,作为人间最高统治者,看重享受于游历、征服、苦乐之灿烂过程,一个必然的死的结果,早已不在意。
贵族、游侠气质终生沁润的一颗伟大赤子之心,对郦生,对韩信,对娄敬,对陆贾等等,各种承认己之短,各种坦然认错,能克服凡人之种种庸碌的傲慢、死要面子,高帝真正的自我修炼自我修正式的大勇已深沉合道于无穷,几近于神,让人且敬且惧。。。
2019年07月12日 04点07分 2
level 1
劉太阁 楼主
继续,对项籍小人所谓的‘仁’进行扒皮。
【韩信曰: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
参照高帝慢(傲慢)而侮(侮辱),项籍的所谓‘仁’与‘爱’也就仅为亲切亲密义,即《说文》:仁,亲也,并不具有现代通常所说‘仁爱’的那种崇高的道德含义。说白了,这话的意思无非是:陛下游侠浪漫随意心性,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傲慢无礼爱骂人,项籍这货则还有些破落家教,待人亲切虚伪有礼,仅此而已。而作为道德属性的仁爱,实际就是墨家的兼爱,是无差别的,普世的。项某此类只对亲近之人(下属或士兵)的体贴温暖,对天下对陌生人群的屠戮残杀,低等境界,特么差老远啦。为将者对下属士兵好点儿毫不稀奇,袁盎、段颎一样做到,又能说明个毛?以前拍各种吹项竖子道德的小白文时早就指出,项某的所谓爱,所谓仁,档次十分肤浅,韩信称之为妇人之仁,早就看透,说白了,项籍伪君子式的个体之仁,以天下的宏大眼光观之,虚伪低劣之流,毫无价值啦。
而韩信所谓‘请言项籍之为人也’,说的好像高帝并不了解项某人,实际呐,高帝会说:哥与项籍一起共事时,乃个小伙儿还在项梁手下混呐,项某人是神马玩意儿变的,哥很清楚啦。但从司马记述来看,高帝对韩信的说辞又很赞赏,说明了啥?显然,项梁死后才作项籍手下的韩信,为高帝提供的是新情报,即项籍在被怀王夺军之后的新作风新表现。一方面,项梁死,项籍需要以亲和态度柔软身段来吸收其叔父遗留的众多追随者,另一方面,不甘于被怀王夺军,唯有造反背楚一途的项某,想与楚王对抗,不仅需要军事胜利来控制军权,更需要伪善亲切亲密的待人风格来与芈心楚王族天生的厚重的吸引向心力相抗衡。后面项籍西进时才加入的陈平,看到的也正是项籍虚伪刻意做戏的这一面。而王陵高起二人是谁说了啥项籍‘仁而爱人’这种笑话,是不确定的,以项某烹陵母的恶毒来看,王陵撑死也就说个‘陛下慢而侮人’,后面的屁话,无疑应该是高起想当然的瞎嘚啵,如此解释,一切也就都明了通顺。
总之,项籍小人出于加强自身实力并与怀王对抗之目的,将自己伪装成一个虚假仁爱者,虽然目的最终达到,义帝被杀于江中,整个过程亦充斥着项籍式的虚伪奸诈、暴戾和狗屎运,项籍水货付出的代价也不谓不惨重:高帝尽得大义,项某不断承受来自众诸侯最多的敌意,甚至是项氏族人的不满和背弃,最后,更被正义之高帝消灭并打回原形:一个不入流却有极大野心的楚国次将,而已啦。。。
2019年07月12日 04点07分 3
level 1
劉太阁 楼主
关于王陵母:
忠贞与大义气节,在秦汉时代往往是能超越敌我之存在,如刘縯对岑彭、曹操对关羽,如田横自杀不降高帝,高皇反以王礼厚葬之,都是此种高层次观念共识之表现。反观项籍恶贼,王陵母忠贞不降而自杀,按上面各种高大上事例的处世待人水准哦,项籍就应当礼葬王母,送归故土,而真实中项籍小人反而大怒烹之,亵渎亡者遗体,其毫无气量之暴徒的卑劣残毒,令人发指,千载后读之,仍让人厌恶鄙视唾弃不止,而项籍这货最后自己也被彻底击败死尸被大卸八块,更可说是暴虐小人活该之因果报应,让人对不可测之天意剧本不禁拍案叫绝。。。
2019年07月12日 04点07分 4
level 1
劉太阁 楼主
继续常识。
如上科普,所谓勇,是分层次的,低等的基于物质,如项籍水货小人假借先天身体优势,敢于持强斗狠,幼稚庸常,根本也不算啥,哥如果加个20厘米,顶个2米多身高,一身腱子肉,在现代搞出些项籍之流的匹夫之勇,也不过是分分钟的事儿。
高等之勇则基于信念,跟强大弱小无关,所以往往表现为弱者的伟大抗争,例子身边无处不在,最具画面感的,哥认为可以是那张著名的【一手无寸铁之青年面对一群国家暴力机器之军警,头罩兜帽,骄傲的蔑视的张开双臂,竖起双V字】,与此等能真正展现人类伟大的英勇相比,项籍小人的匹夫之勇,境界低下渺小卑微,根本不值一提啦。。。

高帝,意志的巨人,故而能鞭挞天下扫灭诸丑,诸丑者,一如项籍小人这种精神上的侏儒、懦弱经不起失败的匹夫之流。。。
2019年07月12日 04点07分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