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几段三天三夜忽悠拳经系列,大家来侃侃,真的是汗颜,神吹无敌
格斗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13
修练五大误区
1、练肌肉。内家拳不刻意练肌肉,力量也不主要来自于肌肉。王芗斋说“意即力也”。内家拳打人的力量,核心是内劲,也就是孙公禄堂说的先天一气。这是精神层面。
物质层面,主要是筋膜带着肌肉催动全身骨骼的做功。所以说,意气君来骨肉臣。凡是练到肌肉上的最后都会走入不知内外的死胡同。
2、练硬功。内家拳的坚硬是身体自己生长出来的,而不是后天刻意排打出来的。当你练到长筋縢膜,特别是腾膜的阶段,周身如披铁甲,只要与人一接,对方的感受就是太硬了。这种硬度,核心的还是一气状态下本能激发,物质上是膜的作用。
3、迷信拳架。以为拳架子就是根本,拳架子里头出功夫。其实拳架子只是渡河之舟,一开始要多练勤练,规矩上身,内外相合,气血筋骨莫发育等等。
到了中后期,与先天本体的接续,内在气血的养育,就更为重要了。练拳架本身没毛病,毛病在于只有拳架而没有内在,则变成形意操。过去的前辈大师到了晚年就不练拳架了,基本就是站桩和走劲。当然,练也没问题,关键是把握内在的核心。有外而无内,都是无用功。
4、练丹穴经络内气。或以为脐下一寸三分或脐下三寸为丹田,时时意守丹田或气贯丹田。刻意追求大小周天,经络穴位,内气调整。执着于后天有形有相的气血运行,非但练不出内劲,还容易造成气血凝聚于上中下三个丹田,最后造成走脱走漏乃至心脑血管疾病。须知大道无形无相,后天气血服务于先天本质,先天有了后天就有,无需刻意为之。
5、以为怎么练就怎么用。拳法分练法和用法。形意拳过去没有演法,形意拳 不好看,只杀人不表演。练法是强壮身心,还有另一套打法。觉得怎么练就怎么用的,只要遇上练搏击的一伸手就挨打。因为练法的要素和用法的要素不是一回事。打不了人又去学搏击的打法,就又走到另一条弯路上去了。其实形意打法核心的,就是猛兽捕食。
2019年05月11日 08点05分 1
吧务
level 13
内劲是什么?内劲就是先天层面人自我保护的本能里头那个驱动因素。孙公简单称其为“一气”。核心是内劲,也就是太极,至于拳,则千变万化。大家都习惯了行云流水般的太极拳,其实那样的太极拳只不过是打慢了的套路而已。套路,只是记载一门武学技术的载体。
张三峰著名的那句话:“借后天之形不用后天之力”。明白告诉后人,我们不用后天之力。后天之力什么力?就是肌肉之力嘛。所以吴图南说“使劲的不是太极拳”。杨澄浦说“松,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过去的武术几乎都是用套路作为记录载体,但也有其独特的作用,不过具体练功上大都是用单式。
套路的连续,实际上是几个招式在应用上存在前后承接的关系。比如太极拳里搂膝拗步接海底针接扇通背,基本上就是三招一式,是前后承接的关系。因此在练拳上要眼前无人似有人,就是要有这个实战场景。但这个场景又不能在后天思维上去造作出来,而是要在先天神意上意无意,对于常人就比较难了。
不遇见明白人给你解扣一辈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东西不明白,就始终练在后天刻意上了。套路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其实是练出“身形应当似水流”,也就是“动中静”,全是道艺上的东西。这个没有明白人指点,估计靠自己想是想不明白的。
而道艺又是武艺的骨,骨头没有肉之焉附?因此孙公讲入门时有毫厘之谬,未来就是千里之远。道艺有了,接下来武艺,同样是一个套路一个架子或者同一个单式,道艺和武艺的练法又全然不同了,不然没法出功夫没法打人。道艺主要是转性命,武艺主要是技击。两个都有,才能说学的对练的对。
道艺上对了,才会有逆反回真身体的再发育,才能实现强欺弱。同时在武艺上发展,锻炼筋骨膜。接或者打的一瞬间实现如钢似铁,绝大多数时间又若肉无骨,这就和老虎豹子很像了。太极拳在应用上,只是一瞬间的事。
所谓“四两拨千斤”,并不是说太极拳可以以弱胜强,这些是太极拳手法上的事,是最聪明的打法。但是这种打法必须是在强过对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否则一动手你慢就接不住快,你力小就接不住力大,不挨打才怪了。如果你非得让人跟你学推手,然后在推手里较量胜负,那基本是离题万里,只能说是玩意,毫无实用处。
我老师李贵江说过一句话:“孙氏三拳,最高级的是太极拳”。但这必然是之前已经有了形意拳和八卦拳的基础,于内家已经融会贯通,那么再从太极拳上收口,无论是性命上的向上一路还是技击上的向下一路,就愈来愈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了。
因为太极拳确实巧,而且手极黑,各种下套,等着对方钻进来,然后要命一击。老辈人练一辈子拳,最后你看着的基本天天都是太极拳,可他的太极拳一出手就带着好几种拳法拳劲,你看着是太极,里头还有形意,身法上还有八卦,可能脚底下还画着圈留着绊,指不定还给你来一窝心脚,搏击上叫正蹬。
2019年05月11日 08点05分 2
吧务
level 13
站桩不是气功
站桩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我们想要通过站桩得到什么呢?这一点如果不明白,那么就会脱离了轨道还不自觉呢!
站桩,是通过外静内动的方法,来达到“抻筋拔骨”,“节节分家”,“骨肉分离”,气血充盈,内气饱满,然后再整合架构,练至“周身一家”,“肌肉若一”,“节节贯穿”,“意气力血”合一生成的内劲。
这里面就涉及到了“意和气”,而气功里同样是练意和练气。于是,相当一部分人就误认为气功就是站桩。
站桩真的不是气功。
气功同样有抗击打或气功移物等“功夫”,但是,气功和站桩所表现出来的抗击打,完全是两个概念。相反,通过站桩可以训练出不用的劲别来,如果用在技击中,那是相当可怕的。
站桩中的抗击打,完全可以不用运气的,谈笑间,运动中仍然带着自然的抗打功夫,而气功则需要一定时间来运气,中间就可能不允许再说话了。
站桩出来的架构,“周身一家”就是个整。是“一”,是击打或被打击都不会“散掉”的“一”。三体或浑圆桩一站,哪怕被击打飞出去,落地站住还是如一的站在那。
浑圆站桩首先出“棚劲”,是先把肌肉完全放松后,再把筋骨力调动开发出来的脊椎力。是自然而然的东西。搭手即棚,是本能,不是气功可以练出来的。“脊椎为龙,蓄发如弓”,平时可能是无精打采弯腰驼背,一旦搭手,脊椎会暴长身躯,俨然变了一个似的。
站桩出来的松沉劲,会给人的感觉是“肌肉松弛,骨质坚实”,整个一个“绵里藏针”。这也不是气功可以练出来的东西。不用意气,轻抬落下即是松沉。搭手便觉半边塌,只因为对方的胳膊松沉至极,若非用力根本就迎不住的。
再说“挨到何处何处发”,原因乃是“无处不弹簧”。
练到四稍才轻灵,听劲玄妙,拿打结合。气功同样是练不出来的。皮肤细腻如少女,吹弹可破,内力充沛惹人惊异。俨然就是逆生长。
气功只因过分强调了意气的训练,站桩中有说“练气的难免被气所伤”,“着意则滞”,就是说意气的训练,非但出不来站桩的东西,极有可能会走偏出差错的。
“百会会阴一线连”是中正,“肩井涌泉一线牵”是松沉到脚的功夫。都是自然而然,身死功失的功夫。
所以,莫把气功当站桩,站桩看似简单,可是等站进去,才发现越站越是“欲罢不能”,可站到最后呢,还确实就是那么简单。只因为,大道至简,犹如我们人生三次看山一样,山还是那座山,人也还是同一个人,只是经历了太多,感受便不一样了。
不要再把气功当成站桩了!
2019年05月11日 08点05分 4
情绪逐渐稳定。有个好心情,人都变漂亮了。[哈哈]
2019年05月12日 08点05分
摘一摘原文:站桩,是通过外静内动的方法,来达到“抻筋拔骨”……站桩这种一点伸展都没有的能伸筋拔骨,我信他个鬼啊。还有,咋叫骨肉分离?干脆说站到手足相残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好了。
2019年12月02日 00点12分
吧务
level 13
站桩得当的话还是可以开胯的,不过是需要建立在肩能够放到胯上的前提下,就可以站到胯的骨节分开,骨肉分离
一位威猛高大的镖师去拜访李亦畲,在前厅刚落座就有点不屑的问身量短小的李亦畲所谓太极拳怎么样?李亦畲说,那你尽全力打我一拳试试吧,这位镖师有些不好意思出手,李亦畲说,那你就不知道什么是太极拳了。镖师说,那好吧,得罪了,说完尽全力冲李亦畲打出一拳,说时迟,那时快,镖师还没弄明白咋回事,整个人就猛地冲向房顶,脑袋“咚”的一声碰到房梁落回原地,瞪大眼睛愣怔了一会儿,冲李亦畲一抱拳,转身走了。
孙禄堂先生也曾当众表演,把身体左侧全部紧贴到一面墙上,然后把右脚抬起来足有十秒钟。
什么是太极拳的劲?太极拳如何发力?作为太极拳要素之一,自然不乏其论!如:长劲、短劲、寸劲、分劲、化劲等等,三角、杠杆原理等等,想当然都很有道理和说服力并很吸引人。此小篇只想摒弃复杂细致,试图从根本上说明“太极劲”?这也应该是一个泛泛的概念。
一、换劲
玩太极拳之始,不论体质强弱,全身都会伴随不同程度酸、胀、麻、疼,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酸胀麻疼,一个程度有一个程度的酸胀麻疼。这是原来用不到的筋肉现在锻炼到了,必然疼痛,在拳来说就是换劲。
二、得劲
随着功力加深,打拳会越来越得机得势、圆转自如,谓之得劲。其实,现实生活中亦不乏太极劲,象卖油翁之“熟能生巧”、庖丁解牛之“因势利导”等都是太极劲。
三、出劲
炼得精气神满足,可能轻松拔起几百斤,但不一定把铅球扔得远,也不一定能把整体力送到一只拳头上,能够用身体的任何部位发出整体力在太极拳就是出劲。
四、炼劲
1、吨位较大的车辆用气压制动,原因是气压达到一定程度后,制动力大且灵敏快速;高压气枪很容易伤人,现在禁用;用火药的枪炮何尝不是利用火药爆炸形成的气压呢!等等。
2、《易筋经》是传统文化瑰宝,玩太极的朋友应该研悟参详。炼筋不如炼膜,炼膜不如炼气。
3、
正确的
拳架既是炼劲的不二法门。打拳须有丹田,须明开合张驰,须明导引之法,五弓齐备,丹田悬于体弓之上前后、上下、左右翻滚、鼓荡,撑筋拔骨,这好比拿自己肢体当做一架皮囊一边牵拉、揉搓、鼓荡,一边滋养,直到气到膜起,骨肉分离,力发于骨,劲蓄于筋,易骨易筋,筋韧骨坚,此时即为“太极松”,故炼气既是炼太极劲。
2019年05月11日 08点05分 5
站到肩能放到胯上…………就算把我两臂砍下来也做不到肩放在胯上啊[惊哭]
2019年12月02日 00点12分
吧务
level 13
把这些拳经研究透彻,并付诸实际练习,并练上20-30年,觉得自已已经是半神极别了,上台后,结果不会比雷雷再多好半分的。
2019年05月11日 08点05分 7
这是一种营销手段。告诉你有这么一种拳,不用汗流浃背,不用头破血流,没有伤病痛苦,只要意思到了二十年给你个绝世高手!你要不要练(ಡωಡ)
2019年05月26日 23点05分
level 8
我差点以为进了太极拳吧
2019年05月11日 08点05分 8
这些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真要跟你讲拳经,三天三夜都讲不完,然而拳经大神上台不会撑过5秒钟就被KO倒地。
2019年05月11日 08点05分
@行不更名更名😳 王大师,您已经修到了大罗金仙的金刚不坏之身,不用跟人动手,只要打个响指.......[哈哈][哈哈][哈哈]
2019年05月12日 06点05分
level 7
过了一年多,杨班候检查张信义的拳艺,功力与前无异,未见有若何进展,拳声不像雷鸣。杨班候亲做示范,在五丈外发劲送拳亲做示范,在五丈外发劲送拳击向土墙,土墙应声震动,摇摇欲坠!
杨班候向张信义指出:练拳下了功夫,但效果并不明显,可能是先天不足或沉溺于酒色之故。到底原因何在?必须反躬自问。张信义一时为之语塞,只好继续苦练,但仍是依然故我,岂无存进。以后,张信义不再向人夸说和表演这方面的技艺。
从以上记载中,足证杨班候的功力实在不可思议。五仗以外将土墙击得摇摇欲坠,发出雷鸣之声。这就是武坛后人所说的凌空劲。以今人眼光看来,是否有夸张的成分,难做定论。不过,按县志文体的性质,应是真实的。因为记载中没有“传说”、“据说”的词句。
[太开心]
2019年05月11日 10点05分 9
杨班侯当时少说了三个字,啊多根!!!
2019年05月11日 10点05分
天下武术之中,任你掌力再强,也决无一掌可击到五丈以外的。。。。见他在十五八丈之外出掌, 万料不到此掌是针对自己而发。殊不料萧峰一掌既出,身子已抢到离他三四丈外, 又是一招“亢龙有悔”,后掌推前掌,双掌力道并在一起,排山倒海的压将过来。
2019年05月11日 11点05分
天龙时代都没人掌劲能打到五丈以外,萧峰也只能三四丈射程。杨班侯比萧峰牛多了。
2019年05月11日 11点05分
当然萧峰能在十几丈之外开始发劲,然后拉近距离再叠掌劲推出去,这已经是搓能量弹的水平了,跟老杨各有千秋。但老金旁白实锤天龙时期天下无人能做到老杨五丈射程。
2019年05月11日 11点05分
level 10
事实不是他们说的,力量也是要刻苦练,不是啥静坐想想就能力大无穷
2019年05月11日 11点05分 10
level 12
你不得不承认,人家就是会忽悠,不懂的人就是觉得有道理,越发觉得高深莫测,拳击散打那种没有五行八卦理论支持的泥腿子懂这些?还有,真功夫都让老外学去了[冷]
2019年05月11日 14点05分 12
哈哈哈哈
2021年06月15日 04点06分
level 9
我以为是修仙内法呢哈哈哈
2019年05月11日 14点05分 13
level 12
[滑稽][滑稽][滑稽][滑稽]只有这个才能表达想法
2019年05月11日 16点05分 14
level 1
当癔病发展到中度以上都会出现楼主所说的那五大症状。
2019年05月11日 23点05分 15
level 10
[笑眼][笑眼][笑眼]三天三夜系列,,我表示,一句都听不懂,。吗,的,,这帮骗子真可以。
2019年05月12日 02点05分 17
他们说起拳经来三天三夜不带停的
2019年05月12日 02点05分
关键骗子们说的都是屁话,和能不能实战没有半毛关系[滑稽]
2019年05月12日 02点05分
@0 [你懂的][你懂的]极真的学员遍布世界各地,井底之蛙,我们的目标是世界各国,你们那?
2019年12月04日 04点12分
@0 骗子的遮羞布迟早会被扯下来
2019年12月04日 04点12分
level 7
当年就是深受这些神功异法,“高深莫测”的玄理毒害。。。。
2019年05月12日 03点05分 18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