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jaschin8888
楼主
BFR钢制下面级谁也不知道怎样,可能还是圆柱体, 下面是高压Raptor发动机,
但我对高压发动机一贯不感兴趣,因为对复用不利,对流水线化不利。
低压发动机很适合将管线部分3D打印,意味着大量流水化生产,
当然煤油结焦是个难题,如果将燃油中喷射进少量液氢,则问题解决
当然,最佳是煤油-液氢-液氧三组元发动机,使用液氢开式膨胀循环发动机
但是,问题来了,圆柱型下面级的底盘太小,放不下这么多低压小发动机,那么,使用圆锥体火箭就是当然的选择了,我一直提倡圆锥体火箭,这对于铝合金或碳纤维都不是友好的形状,但对钢结构是超级友好的形状.
钢结构,可以焊接,内部钢管支撑,外壳用滚锥机滚压钢板成型,然后焊接.
圆锥体的纵向承载力也比圆柱体更好,越下压力越大就越粗,装大量梅林发动机不是问题。
梅林发动机很容升级为燃气发生器循环的三组元发动机。
日本的氢氧发动机则很容易升级为开式膨胀循环三组元发动机,而且未来可以将涡轮泵排出的氢气,用电泵加压注入燃烧室,效率更高.
2019年04月17日 09点04分
1
但我对高压发动机一贯不感兴趣,因为对复用不利,对流水线化不利。
低压发动机很适合将管线部分3D打印,意味着大量流水化生产,
当然煤油结焦是个难题,如果将燃油中喷射进少量液氢,则问题解决
当然,最佳是煤油-液氢-液氧三组元发动机,使用液氢开式膨胀循环发动机
但是,问题来了,圆柱型下面级的底盘太小,放不下这么多低压小发动机,那么,使用圆锥体火箭就是当然的选择了,我一直提倡圆锥体火箭,这对于铝合金或碳纤维都不是友好的形状,但对钢结构是超级友好的形状.
钢结构,可以焊接,内部钢管支撑,外壳用滚锥机滚压钢板成型,然后焊接.
圆锥体的纵向承载力也比圆柱体更好,越下压力越大就越粗,装大量梅林发动机不是问题。
梅林发动机很容升级为燃气发生器循环的三组元发动机。
日本的氢氧发动机则很容易升级为开式膨胀循环三组元发动机,而且未来可以将涡轮泵排出的氢气,用电泵加压注入燃烧室,效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