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R下面级能否改用煤油 Merlin发动机?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jaschin8888 楼主
BFR钢制下面级谁也不知道怎样,可能还是圆柱体, 下面是高压Raptor发动机,
但我对高压发动机一贯不感兴趣,因为对复用不利,对流水线化不利。
低压发动机很适合将管线部分3D打印,意味着大量流水化生产,
当然煤油结焦是个难题,如果将燃油中喷射进少量液氢,则问题解决
当然,最佳是煤油-液氢-液氧三组元发动机,使用液氢开式膨胀循环发动机
但是,问题来了,圆柱型下面级的底盘太小,放不下这么多低压小发动机,那么,使用圆锥体火箭就是当然的选择了,我一直提倡圆锥体火箭,这对于铝合金或碳纤维都不是友好的形状,但对钢结构是超级友好的形状.
钢结构,可以焊接,内部钢管支撑,外壳用滚锥机滚压钢板成型,然后焊接.
圆锥体的纵向承载力也比圆柱体更好,越下压力越大就越粗,装大量梅林发动机不是问题。
梅林发动机很容升级为燃气发生器循环的三组元发动机。
日本的氢氧发动机则很容易升级为开式膨胀循环三组元发动机,而且未来可以将涡轮泵排出的氢气,用电泵加压注入燃烧室,效率更高.
2019年04月17日 09点04分 1
level 12
jaschin8888 楼主
简单讲,就是在保留高性能下面级的同时,开发一个低性能量产版, 搞科研的时候,越先进越好, 搞商业的时候,则越廉价越好
梅林一开始就是低性能的,结果马斯克头脑发热,搞高性能RAPTOR去了,我估计跟圆柱型火箭的设定有关,有限的底盘面,容纳的发动机空间有限,所以不能不高压化大型化,
钢结构圆锥形,底盘巨大,容纳大量发动机, 发动机采用不锈钢喷管和液冷, 便宜又有效。
2019年04月17日 09点04分 3
梅林发动机,采用低压,意味着管线增材制造可行,而且可采用不锈钢液冷喷管,更是便宜. 非常适合流水线化制造。猛禽的一套不适合流水线量产.
2019年04月17日 09点04分
@jaschin8888 如果重复使用,甲烷机更便宜[滑稽]
2019年04月17日 12点04分
@ddgs_wlz 如果甲烷机流水线化, 当然用甲烷机。现在用梅林凑合,只能用煤油.
2019年04月17日 12点04分
这图……N1在世??!
2019年06月28日 04点06分
level 12
jaschin8888 楼主
圆锥形火箭,不能利用苍蝇拍了,但下面面积大,空气阻力大,减速效果好,
而且外圈发动机距离重心远, 控制力矩大,更便于控制了.
这种显然不适合高轨深空,因为效率低,但对低轨道则非常合适。
进入低轨后,再慢慢用电推上去也不是难题
2019年04月17日 09点04分 4
发动机很多,则无须摆动也能控制,外圈发动机大外倾角固定安装,可以产生足够的侧推力且有备份.
2019年04月17日 12点04分
level 12
jaschin8888 楼主
BFR最危险的是猛禽发动机的 超音速燃烧爆震问题, 多个发动机爆震,导致共振是极危险的,
梅林就无此问题,因为室压低, 喷流连菱形波都没有, 机架也不共振,如此此问题严重.可能马上就上我这方案了,
2019年04月17日 10点04分 6
level 12
jaschin8888 楼主
发动机安装架用装甲板制造,多个发动机共用,所以每机的装甲重量有限。主要防止火灾,是防火墙性质的,难度不大。
多发动机共振,唯一想得到的就是发动机阻尼安装,而且阻尼方式多样化且不对称, 具体就是共振专家的事了。
猛禽这方面问题远比大量梅林严重, 只能先解决发动机的爆破音问题再使用了,降室压降推力是早期凑合事的做法。
猛禽共振问题,很可能导致延期。
2019年04月17日 11点04分 7
猛禽爆震,可能导致降压运行,届时LEO运力很低的, 早期凑合了.以后迭代发展吧
2019年04月17日 11点04分
level 12
jaschin8888 楼主
圆柱型加助推器,也可以用梅林,这样,长径比很小了。
5联装的话, 底盘面积也足以装梅林了
效率不如圆锥型火箭
这样的5联装梅林机, 大概是低轨比较合适的。
2019年04月17日 11点04分 8
level 14
为什么要改成梅林?嫌一级不够大吗?[滑稽][滑稽][滑稽]
2019年04月17日 12点04分 9
一是便于大量制造且廉价,流水线化; 而是室压低,噪声震动小,共振小。
2019年04月17日 12点04分
@jaschin8888 猛禽也大不了多少,推力大好多[滑稽]
2019年04月17日 14点04分
@ddgs_wlz 室压高,有超音速燃烧导致的爆震,共振问题不小。
2019年04月17日 15点04分
level 12
jaschin8888 楼主
有个问题,就是圆锥火箭不能用苍蝇拍,而且下重上轻, 维持姿势很难,这通过加尾伞可以
圆锥顶部返程时变尾部,张开伞骨,减速并维持姿态,
伞面采用开缝的碳纤维部条, 伞骨采用反骨伞形式,则可以维持姿态。
改变姿态用外圈侧倾火箭喷火.
2019年04月17日 14点04分 10
苍蝇拍不是为了减速,是为了导流,控制姿态。
2019年06月29日 04点06分
@贴吧用户_075b8e9712 苍蝇拍当然是控制用, 伞则可以两用
2019年06月29日 09点06分
level 11
思路很好,不过执行起来很难,太过复杂,老马的思路是简单易行,高可靠性,快速复用。
2019年04月17日 16点04分 11
level 1
你这个思路@发给老马看过吗?
2019年06月27日 20点06分 12
他表达过猛禽问题上自以为是了,也就是后悔高压路线, 自然会想到三组元 想到开式膨胀循环的,
2019年06月27日 21点06分
level 12
jaschin8888 楼主
液氢开式膨胀循环发动机, 升级为使用电泵将氢气送如燃烧室的,类似闭式膨胀循环机,则效率奇高
首先,液氢给喷管-燃烧室降温,这对于大量集中使用的发动机集群非常友好,因为无法用外部气流降温
然后, 液氢受热进入燃烧室,与煤油结合燃烧,可以消除硫分的影响,同时消除结焦,所以可以使用常规航空煤油,油价下降几倍。
最后,涡轮泵低压低温,对材料友好,便于使用中档不锈钢的,全钢发动机,流水线化,廉价化。同时寿命长,无须维护,尤其适合洲际航班。
2019年06月27日 22点06分 13
液氢给发动机降温需要设计换热系统,发动机重量必然增加,这个换热系统估计不简单[滑稽]
2019年06月28日 07点06分
@贴吧用户_0RAaAZt 膨胀循环机, 液氢被热端加热后冲击涡轮泵, 冷却是自带功能不是额外添加
2019年06月28日 12点06分
@jaschin8888 看喷嘴有一圈管道,为什么不多绕几圈呢,换热更好,压力更高
2019年06月28日 15点06分
@贴吧用户_0RAaAZt 温度过高氢会不会成等离子体,还会不燃烧啊,冲击涡轮泵已经是气态了吧
2019年06月28日 15点06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