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两篇对陈祥宝的采访报道
航空母舰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问:陈祥宝是什么人?
答:陈祥宝,男,江苏常熟人,1956年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硕,鲁汶大学博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现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院长,自然科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复合材料首席专家,总装备部先进材料技术专业组副组长,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航空航天领域专家,长期从事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科技成果获得多项国家奖励。2011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年02月12日 13点02分 1
level 12
第一篇是2017年3月13日,《中国日报》记者赵磊对陈祥宝的采访。
2019年02月12日 13点02分 2
标题:Stealth fighter soon powered by local engines——隐形战机将用国产发动机驱动
2019年02月12日 23点02分
level 12
第二篇,是《中国航空报》记者对陈祥宝的采访
2019年02月12日 13点02分 4
level 12
标题:中国航发航材院副院长陈祥宝:发动机研制必须遵循科学规律
2017-03-16 10:46 中国航空报 马倩 吴斌斌 高飞
“发动机不仅是飞机飞行的推动力,更是整个航空事业发展的推动力。其研制发展有自身的科学规律,没有捷径可走。”
3月10日,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发航材院副院长陈祥宝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尊重规律 发动机研制没有捷径可走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项目位列未来五年中国计划实施的100个重大工程及项目之首。陈祥宝认为,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决心和国家意志。组建中国航发,就是要尽快突破动力瓶颈,研制出独立自主、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发动机,使我国从航空大国成为航空强国。
中国航发成立至今,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瞩目。对航发人而言,这意味着压力,更是前进的动力。
“这是一个技术精深得使新手难以进入的领域,它需要长期的数据和经验积累以及国家大量的投入。”
陈祥宝坦言,一台发动机的成功研发,需要多轮设计优化,大量的零组部件和整机加工,建设各种试验设备,开展数十万小时的零部件及附件试验、上万小时的整机地面与飞行试验,还需要在使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在多年发展中,我国已经掌握了一批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建成了一批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试验基地,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研发和生产体系;科技的进步,也使得现在可以通过技术分析来模拟发动机在环境中应用的变化,能够一定程度上缩短考核与迭代的时间。
“在工业领域,大家都在讲弯道超车。但在发动机研制领域,并无捷径可走。我们正努力在现有基础上,集中资源、加大投入、提升能力,争取把从材料到试制品、再到产品的路程缩短一点,在弯道上比国外走快一点。”陈祥宝说。
创新、质量、人才三剂良药医“心痛”
“航空发动机研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最终成功不是系统各部分优良性能的相加,而是它们在复杂集成中互相角力的结果。”被问及我国发动机研制面临的最大问题,陈祥宝如是说。
作为材料领域专家,陈祥宝以发动机核心部件——单晶叶片为例进行说明:“其材料性能非常优秀,然而应用到发动机上并不总是十分顺利。”陈祥宝表示,单就设计而言,我们可以画出非常理想的发动机;但在现实中,还要考虑材料应用、加工制造等情况是否满足设计。在不断磨合和相互妥协中,材料与设计互相靠拢,实现最终的匹配。
“国外发动机研制同样走了很长的路。GE、CFM和罗罗有今天的成就并非偶然,那是几千台发动机、上万片叶片在天上‘飞’出来的结果。而我们现在已经在路上。”
创新驱动、质量制胜、人才强企,是中国航发根据目前短板制定的三大核心战略。“创新、质量、人才,这是航空发动机行业改革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陈祥宝说,未来,中国航发将全力保障重大专项和重点科研生产任务的完成,走完战略性、代表性产品自主研制全过程,实现向自主创新发展的战略转变;持续推进自主研发体系、质量保证体系、能力体系建设,加强全生命周期验证与成果集成,夯实自主创新发展的基础;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研发技术能力,塑造自主创新发展的精神特质;同时,还将切实力行军民融合,推进“小核心、大协作”模式建设,打造自主创新发展的协同新格局。
“我们会承接国家意志,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推动航空发动机事业稳步向前。”
整体提升“中国心”研发之外的意义所在
“我现在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将现有材料用好,以支撑发动机项目推进。”陈祥宝坦言,发动机研制不仅对材料性能有很高要求,更对材料使用的可靠性、可用性、工程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挑战。从单晶叶片到粉末涡轮盘,再到复合材料零部件,整个材料体系都存在挑战,这也是目前攻关的主要方向。
远望未来,更多前瞻性研究势在必行。陈祥宝说,从世界范围看,陶瓷基复合材料很可能成为下一代发动机减轻重量、提高推力的首选。因为它比重很低,耐受力又很高,性能十分理想。此外,耐高温材料也是目前国内外探索的热点。
在陈祥宝看来,许多基于航空发动机研制的高精尖技术正在不断向民用领域溢出,产生巨大的辐射效应。以复合材料为例,近十年来,碳纤维技术在航空装备研制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逐步渗透到轨道交通、汽车等诸多民用领域,一个大的产业正在形成之中。
“未来,我们将真正走出一条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到战略性产品研制全过程的自主创新发展道路,从而带动相关科研体系建设和整体工业水平的提升。我认为,这是制造‘中国心’本身之外,更重要的意义所在。”陈祥宝说。
方便手机看不到图的吧友
2019年02月12日 13点02分 5
level 13
[挖鼻]我不关心这个,让那帮人解释解释凭什么不允许中国改动发动机核心机,凭什么美国人可以只换燃烧室不换尾喷中国不许做?凭什么一款进口20年的东西连拆开换自己件的尝试都不许做?凭什么ws10就是从进口发动机换国产件作为技术起点而不许给al31换件?
2019年02月13日 03点02分 7
level 14
你跟暗星到底什么关系?很微妙啊。[滑稽]
2019年02月13日 05点02分 9
level 14
八股对八股[滑稽]
2019年02月13日 05点02分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