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的复仇
战国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0
冷血十三 楼主
在中国历史上,复仇的人物数不胜数,但为什么偏偏伍子胥的复仇故事让人津津乐道?
2018年12月03日 14点12分 1
level 8
因为伍子胥的复仇之路很艰难,值得人学习[滑稽]
2018年12月03日 14点12分 2
仇人楚平王死了,把仇恨洒到母国和同胞的头上,这种人哪里值得学习
2018年12月04日 09点12分
你们省长干了你麻麻,你直接灭了你的省
2018年12月04日 09点12分
@马鸣风萧萧-▫ 你的省长干了你麻麻,此仇你报还是不报?
2018年12月05日 01点12分
@马鸣风萧萧-▫ 如果你的省长干了你麻麻,你大可以跑到外省,带着其他省的人杀光他们,然后干你们省的麻麻。
2018年12月05日 04点12分
level 8
而且也教育别人人不能无乱欺负人,这就是常说的恶人自有恶人磨[滑稽]
2018年12月03日 14点12分 3
伍子胥这么牛怎么地位比不上屈原呀,怎么不评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呢[呵呵]
2018年12月04日 09点12分
想比而言申包胥才是值得后人学习的,你等秦吹世界观人生观紊乱。。
2018年12月04日 09点12分
@马鸣风萧萧-▫ 你人家只是述说自己的看法,你就没脑的乱扣别人帽子扣啦?你从哪看出别人是秦吹?这家伙跑到项沐猴吧发贴告我说我经常在战国吧黑项沐猴 还在战吧发贴说我是黑子 还发贴说我什么的 是秦吹会这样对我这样的楚黑?楚吹是不是只要不说楚的好话都是秦吹是吗?[吐]
2018年12月04日 18点12分
level 10
冷血十三 楼主
集体的复仇是战争。
个人的恩怨才是复仇。
往往强者以邪恶的面目出现,而正义往往站在弱者一方。
若大仇得报,意味着正义战胜邪恶;若失败,只能抱憾而终,成功者寥寥。
复仇很难,复大仇尤难!非仁人志士不可以言此,非刚烈丈夫不可以成此。
2018年12月03日 15点12分 4
[真棒]
2018年12月25日 22点12分
level 13
伍子胥是历史上复仇者最有成就感的,凭借我的能力,攻破楚都城,指挥吴军奸淫楚女长达10个月之久,后又挖起楚王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天三夜,虽然一路走来很艰难,但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滑稽][滑稽]
2018年12月04日 01点12分 5
齐襄公为人残忍,好战,乱伦。但是一战灭纪,复十世之仇,孔子春秋上“大之”,意思是孔子赞扬齐襄公的这个行为。 所以君子有仇必报,所以伍子胥的复仇也是正当的。
2018年12月04日 02点12分
@人墙寒冬1937 盛赞复九世之仇的是公羊,孔子好像没这么说过,而且孔子的春秋笔法貌似还为纪侯鸣不平,说他是个贤人。
2018年12月04日 03点12分
@盎然还古朴灬百花0 闲人也不行,祖上造了孽,后代要还[勉强]
2018年12月04日 04点12分
level 9
2018年12月04日 02点12分 7
level 10
冷血十三 楼主
孔子说:“危邦不居,难邦不入。”
《周易》说:“见机而作,不俟终日。”
孟子说:“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这是中国哲学的“忍让观”。对于小仇小恨,应抱以恕道,而对大仇,应极力避免,这样一来,何仇之有?
但是,并非人人都有孔孟这样的修养。更多的芸芸众生有着七情六欲,难以截止报仇的愿望。
甚至有人在出生前,就被命运赋予深仇大恨,无辜被株连,这时还谈什么忍让回避?
不是你去寻仇,而是仇从天降。
面对这种情况,软弱无刚者可能逃避,而血性之人则奋起反抗,于是所有的成功复仇者都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
2018年12月04日 04点12分 9
level 10
冷血十三 楼主
伍子胥血洗仇恨的特异之处,就在这种典范性。他的敌人是暴君奸臣,自己则完全无辜,道义在他这一边。
从双方的力量来说,仇敌是大国君王,自己则全家被杀,只剩孤身一人,更令人注意的是,他的报仇成功而彻底——攻下敌人的都城,几乎覆灭楚国,仇鞭敌人的尸体。影响历史进程。
正义性,困难度,大影响。这使他超越众多的复仇事件,成为古今复仇的典范。
2018年12月04日 04点12分 11
level 10
冷血十三 楼主
与后世相比,春秋时期的君臣关系相对平等。
臣子作恶,得罪于君,咎由自取。
为君不仁,被臣篡杀,也是理所当然。
于是就有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
诸侯奔走他国,不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的现象。
也是诸多国君被杀受驱,而人不以为怪的原因。
卫国逐献公,晋悼公谓师旷曰:“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
对曰:“或者,其君实甚也。夫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无使失性。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若雷霆。夫君,神之主也。而民之望也,天之爱民甚矣,岂使一人肆于民上,以纵其淫而弃天地之性乎?必不然矣。若困民之性,乏神之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焉用之?不去为何?”公曰:“善。”
可想而知,春秋时期君臣观念的对等性,有约束君王的特点,也为臣报暴君之仇提供了机缘。
2018年12月04日 10点12分 12
level 10
冷血十三 楼主
初,楚伍参与蔡大师子朝友,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也。伍 举娶于王子牟。王子牟为申公而亡,楚人曰:“伍举实送之。”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 言复故。声子曰:“子行也,吾必复子。”
  及宋向戌将平晋、楚,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令尹子本与 之语,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对曰:“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妃押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 晋实用之。”子木曰:“夫独无族姻乎?”对曰:“虽有,而用楚材实多。归生闻之: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赏僭,则惧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善人。若不幸而过,宁僭,无滥;与其失善,宁其利淫。无善人,则国从之。《诗》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无善人之谓也。故《夏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惧失 善也。《商颂》有之曰:‘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于下国,封建厥福。’此汤所以获天福也。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恤民不倦。赏以春夏,刑以秋冬。是以将赏为之加膳,加膳则饫赐,此 以知其劝赏也。将刑为之不举,不举则彻乐,此以知其畏刑也。夙兴夜寐,朝夕临政,此以知其恤民也。三者,礼之大节也。有 礼,无败。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所谓不能也。子丁之乱,析公奔晋。晋人置诸戎车之殿,以为谋主。绕角之役,晋将遁矣,析公曰:‘楚师轻窕,易震荡也。若多鼓钧声,以夜军之,楚帅必遁。’晋人从之,楚师宵溃。晋遂侵蔡,袭沈,获其君,败申、息之师于桑隧,获申丽而还。郑于是不敢南面。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雍子之父兄谮雍子,君与大夫不善是也,雍子奔晋。晋人与之蓄,以为谋主。彭城之役,晋楚遇于靡角之谷,晋将遁矣,雍子发命于军曰:‘归老幼,反孤疾,二人役,归一人。阅兵搜乘, 秣马蓐食,师陈焚次,明日将战。’行归者而逸楚囚,楚师宵溃。晋降彭城而归诸宋,以鱼石归。楚失东夷,子辛死之”,则雍子之为也。子反与子灵争夏姬,而雍害其事,子灵奔晋。晋人与之邢,以为谋主,捍御北狄,通吴于晋,教吴叛楚,教之乘。。。。。。
楚有一系列的复仇故事。
2018年12月04日 10点12分 13
level 15
伍子胥等了十年,楚平王已善终,费无忌已被子常刑办了。
伍子胥复仇的过程和结果,是刺杀吴王僚和公子庆忌,吴掩余降楚,吴烛庸降楚,王子建被杀,沈尹戌殉国,子常败逃,周西王被杀,越破吴都,吴阖闾败归,吴夫概降楚,孙武败归,白公胜返楚,阖闾被毙,楚灭唐国,楚灭蔡国,楚灭顿国,楚灭胡国,楚灭蛮氏国,楚灭夷虎国。。。。
2018年12月04日 10点12分 14
你这扯犊子呢,伍子胥报仇能痛快的对你的楚王鞭尸,你这无耻之徒还是觉得无所谓吗? 亦或楚人对鞭尸已经习惯了
2018年12月04日 23点12分
你这苍蝇无处不在阿[喷]喁喁
2019年01月03日 02点01分
level 1
[咦]伍氏的复仇还是差了点,不算彻底的成功,当了带路党,既没有杀死任何一个楚王,也没有灭掉楚国。
看看吕氏的复仇,吕齐后裔吕不韦和吕政彻底灭亡了齐国,还派了一个陈氏子孙(陈驰)去劝降了同为陈氏子孙的田建,又把田建饿死,既讽刺,又彻底。
2018年12月04日 14点12分 15
level 10
冷血十三 楼主
析公,雍子,子灵,苗贲皇均奔晋。
复仇的模式几乎都一样。
这符合楚国的国情。。。
2018年12月04日 15点12分 16
楚吹和韩国棒子一丘之貉,都是以当犬为荣
2018年12月17日 11点12分
level 3
伍子胥的复仇,不仅鞭尸,而且换种,楚国已被吴国绿帽改良换种,史载吴破楚之后以班处宫,具体的做法就是君舍于君室,大夫舍于大夫室,妻楚王之母也。楚人上下绿油油,所谓楚吹,实为吴人后代。
2018年12月24日 13点12分 17
不对吧,惠王他妈是越姬,句践的女儿,八成是昭王复国后娶进门的。
2019年04月15日 15点04分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