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设想的一些编制名字
军制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5
传统的编制名字基本都是翻译自西方近代编制。比如连,排,之类的。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比如现代战争都不再搞排队作战了,还是用排,连这样的名字,感觉很别扭。而使用我国古代用过的一些编制名字又不够精炼,不够简洁。尤其是什么镇台,团练等好几个字的名字 。还有一些诸如棚,镇之类的结构笔画很多的字。 假如我们穿越回古代,组建自己的军队。古代人识字率非常低。尤其古代的军队兵员素质更低。识字率更为稀有。 如果军队编制名字太复杂,写起来太麻烦 ,就很不利于兵员熟悉部队。
基于尽可能让编制名字简单,字体笔画少,方便容易认识等理由。我就想象了一套编制名字:
1.最基层编制——卒(相当于现在的“班”)。 选这个字的原因在于这是我国传统象棋里黑方最小的子。跟红方的“兵”一个级别,都是最低层级。取“兵卒一体”之意。也潜移默化的暗示了这个最小编制里的所有人,团结一致,十几个人如同一个兵一样共同进退,共赴患难。而我国即便古代,象棋也是很流行的。所以如果是穿越回古代,即便识字率低。大多数兵员学习认识象棋中的卒这个字也是相对比较容易的。而且这个字笔画少,外观简练,方便使用和学习。比起现在的“班”这个字,笔画少多了。
2.从下往上第二级编制——队(相当于现在的“排”)。“队”这个字是我国从古至今历来最常用的一个编制名字了。现在还有特战队这样的编制名字。不用我说,也能看出来。“队”这个字比“排”这个字笔画要少多了。而且看起来也很简洁,一目了然。
3.第三级——纵(相当于现在的“连”)。以前有过“纵队”的编制名字。虽然那个编制是个很大的编制。但既然那个大编制已经不用了 。不妨把“纵”这个字拿到现在来用。“纵”这个字同样笔画少,结构简单。它只是比“队”这个字多了一个“人”字部首而已。这样很简单的就表明了“纵”是“队”上一级的编制意思,很容易理解。
4.第四级——营。 这个跟现代编制一样。由于“营”这个字结构还是很简单的,笔画也不多。所以还是可以沿用现代名字。没有必要改变。
我个人设想的营级往上编制有两条路线。一个是营——旅——军。另一个是营——团——师——军。其中含团的叫师,不含团的叫旅。由于我个人认为“旅”这个字,结构太复杂了,笔画也多,所以想要换掉。而同时为了表明师和旅是同一个层级。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将师旅的编制名字进行统一。干脆采用历史上明朝的同级编制名“卫”。 事实上,历史上明朝的“卫”是个笔画很多的繁体字。不过,既然我们穿越了,也不必拘泥于形式。完全可以直接采用现代的简化字——“卫”。这个字笔画就很简单了,结构也很清晰,很方便学习与使用。
无论是下辖有团的师,还是不含有团的旅。都统一为“卫”。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迷惑敌人。敌人侦查情报中只能探查到我方的编制是“卫”。但却无法分辨“卫”这个编制里是直辖营的卫还是下辖有团的卫。一旦作战起来,我方实力就可以有非常大的区别,让敌方难以防备。而我方自己内部却可以用:“团卫”“直卫”的口头语言加以区分。
再往上就直接使用“军”这个字了。因为“军”这个字。结构还是比较简单的。笔画也少,没必要换。
再往上的编制。传统上常常用“集团军”“方面军”....之类的三个字的编制名了。还是太麻烦。 我觉得。干脆用清朝时的编制“旗”好了。 虽然“旗”这个字笔画比较多,结构也比较复杂。但这毕竟是大编制了。相较于集团军,方面军等这些三个字的编制名。只用一个字“旗”来做编制名已经很精简了。
我设想的编制体系和名字是:卒——队——纵——营——卫——军——旗。或者是:卒——队——纵——营——团——卫——军——旗。
2018年11月23日 07点11分 1
1